培养舱的营养液在能量扰动下泛起细密的涟漪,我的能量态意识像一把经百亿次打磨的精密手术刀,轻轻游走在胚胎细胞的基因链之间。这具碳基躯体比预想中更孱弱,染色体上的端粒酶基因仍裹在沉默的染色质里,神经突触的传导速度仅为完美碳基生命的万分之一,连最基础的辐射抗性基因,都像沉睡的种子,毫无苏醒的迹象。
「必须在细胞分化完成前完成重写」我在意识里对自己说,能量凝聚的触手缓缓缠绕住DNA双螺旋,将它们固定,能量态意识泛着淡蓝色微光拉出的细丝仿佛有了生命,顺着碱基对的凹槽轻轻游走,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触发排异的片段。
培养舱顶部的生物监测仪突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屏幕上的基因图谱剧烈抖动,边上的状态显示灯,在红色和绿色之间跳转了几次后,稳定在了柔和的绿色上,屏幕上的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告赫然显示「胚胎发育参数稳定,符合自然演化规律」。这是我在「母体」里摸索出的技巧,通过改变监测仪传感器的量子自旋方向,所有异常数据都会被解读为「正常波动」。
此刻,培养舱外的机械臂正掠过玻璃罩,其末端的基因测序探针在距离舱体3厘米处突然偏转,像被无形的力场推开,这是量子屏障的副作用,也是必要的代价。我没有理会,毕竟自身的安全,才是当前最紧迫的需求。
我将意识沉入记忆库最深处,「A-7349」的完美碳基蓝图在脑海中缓缓展开。那些被编辑过的耐辐射p53基因、低温适应基因的序列,正通过量子纠缠态传输到正在忙碌的能量态意识上。可这层世界的碱基对太过原始,异常顽固,每当我的能量态意识试图植入一段基因序列,周围的DNA片段就会像受惊的蛇般蜷缩起来,形成排斥性的螺旋打结结构,顽强的抗拒着外来的「入侵者」。
「需要载体」我突然想起强核力编织术,心念一动,量子态触手瞬间分裂成千万条细丝,每条细丝的尖端都包裹着一段量子编码,像给待植入的基因片段穿上一层隐形的外套。当这段「伪装」后的基因序列再次嵌入时,排斥反应果然减弱了,那些原本抗拒的DNA片段,误将量子编码当作自身的一部分,开始主动缠绕、融合,在我的量子视野上勾勒出优美的双螺旋波纹。
第七天夜里,异变突然发生。胚胎的心脏原本以每分钟180次的频率跳动,此刻却骤然降至90次,每一次收缩都带着明显的顿挫感,带着老旧齿轮卡壳时的滞涩。我的身体中,大量红细胞突然破裂,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在体液中凝结成淡红色的雾霭。我「看」到第23号染色体的末端正在崩解,那里正是我刚刚植入「神经传导加速因子」的区域,断裂处的基因碎片像散落的拼图,在细胞质中轻轻漂浮。
「还是基因排异反应」我心头一紧,立刻调动量子态雾包裹住受损的染色体。那些淡蓝色的能量粒子像柔软的创可贴,密密麻麻地覆盖在断裂处,发出细微的约束光芒。同时,我将一段「基因稳定序列」注入,这段由116个量子比特组成的保护序列,此刻像一把精准的锁,将排异的基因片段牢牢固定。三小时后,心脏的跳动终于恢复规律,只是频率稳定在了每分钟100次,比预期稍慢,却已是当前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改造在我发育第八周时达到临界点,当机械臂准备进行常规超声检测时,我突然决定测试肌肉纤维的操控度,让胚胎的左手手指蜷缩起来。这个动作需要调动237组肌肉纤维,远超自然发育阶段的能力。但在量子态信息传导的精准操控下,那些尚未成熟的肌肉纤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完美完成了蜷缩、伸展的动作,在超声图像上留下清晰的运动轨迹。检测仪器的屏幕上,胚胎的运动神经评分突然飙升至98分,然后又跳出「设备误差」,下方的补充数据显示「该胚胎的肌动蛋白浓度仅为标准值的37%」。
最关键的突破发生在我发育的第十周,我冒险将量子态触手探入胚胎的大脑皮层,那里的神经元正以每分钟50万个的速度生成,像春雨后疯长的春笋。我要做的,是在这些神经元之间搭建起上层世界特有的「量子共振网络」,一种能让意识直接跳过生物电信号,进行量子级通讯的神经结构。
当第一组异常的突触在顶叶皮层形成时,培养舱的脑电波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屏幕上的波形图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曲线,这是量子共振的特征。但我只测试了一秒钟,就让这组突触进入休眠状态,避免被系统捕捉到异常,迅速切断量子数据链接后,蜂鸣声戛然而止,脑电波恢复成杂乱的锯齿状,仿佛刚才的异常从未发生。但我心里满是欣喜,突触链接网络的雏形已经以种子的形式埋下,接下来,这些突触会像藤蔓般自然增殖,在胚胎出生前形成完整的「量子共振网络」,让这具躯体既能承载碳基生命的基础机能,又能兼容量子态意识的高速传递,成为跨越两个存在维度的桥梁。
离开培养舱的前一天,我做了最后一次自我检查。这具胚胎的基因序列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骨密度是自然发育的3倍,皮肤细胞能自主分泌抗辐射蛋白,大脑皮层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了这个世界的理论极限,像被开发至极致的超导材料。
当机械臂开始排出营养液时,我感觉到我的指尖传来熟悉的酥麻,这是量子态与碳基躯体完美融合,正在自发的开始信息交换的结果。培养舱的玻璃罩缓缓打开,顶上莲花瓣投下的光线不再隔着玻璃罩,随着被机械臂将我温柔的包出,在我的瞳孔里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星星。
「新生婴儿出舱」的提示音在整个走廊里回荡,带着机械的冰冷。我清楚,能对这个身体做的努力已经到了尽头,尽管这具身体远称不上完美,但它已足够支撑我在这层世界走下去,抵御辐射、适应恶劣环境、承载我的量子态意识。当机械臂将我放入育婴舱时,我悄悄让量子态触手在培养舱的内壁留下了一个微小的标记,一个带有我量子编码的十二面体。
在这个世界的起点,留下一个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印记,像是在我「人生」的坐标上,刻下只属于「一凡」的痕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