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汉铭千古传 > 第三十六章 抵达丰县
换源:


       “有救?”

张青和张任同时愣住,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张青喘着粗气,捂着腿上的疼痛处,声音都在发颤:“你…你说什么?这腿都断了三年了,怎么可能还有救?”

“就因为你还能感觉到疼。”

吕良蹲下身,指着张青的断腿,耐心解释:“我刚才按压的是你腿上的‘足三里’穴位,若是神经已经坏死,你根本不会觉得疼。现在你能疼得喊出来,说明腿上的神经还连着,只是骨头错位太久,才显得没救了。”

张任凑到兄长身边,急切地问:“兄长,你刚才是真的觉得疼吗?不是错觉?”

张青点了点头,眼神里渐渐燃起一丝微弱的光:“是真的…比平时的疼更厉害,却…却很清楚。”

他活了三十多年,早已接受了“腿废了”的事实,此刻听到“还有救”,心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吕良看着两人激动又忐忑的模样,继续说道:“天师府上不仅有疗伤的药膏,还有断肢再生的机关术。府里的机关长老能打造出与真人肢体无异的‘机关腿’,只要将你的断腿处处理好,接上机关腿,虽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跑跳,却能正常行走,不用再拄拐,阴雨天也不会再疼。”

“机关腿?”

张青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半天没说出话来。他从未听说过“机关能接断腿”,却又莫名相信吕良的话,毕竟对方是天师府的长老,没必要拿这种事骗他。

张任更是激动得抓住吕良的胳膊,声音都带着哭腔:“不良,你说的是真的?我兄长真的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是真的。”

吕良重重点头,语气郑重:“不过机关腿的打造需要些时日,还得让机关长老亲自为张大哥检查腿伤,确定合适的尺寸和材质。等我回天师府后,就立刻向掌门禀报,申请让机关长老出手。最多半年,定能让张大哥重新站起来。”

屋内瞬间陷入了沉默,只有张青粗重的呼吸声和张任抑制不住的哽咽声。夕阳透过屋顶的破洞,正好照在张青的断腿上,那截曾经让他绝望的残肢,此刻竟像是有了新的希望。

张青看着吕良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弟弟激动的模样,突然对着吕良深深鞠了一躬,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吕兄弟…多谢你!多谢你给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这份恩情,我张青这辈子都忘不了!”

“张大哥快起来!”

吕良连忙扶起他:“我说过,我和彝凌是兄弟,帮你是应该的。你先好好养着腿,不过我希望你们能随我上天师府。”

吕良扶起张青时,眼神里多了几分考量,语气诚恳:“张大哥,我邀你们随我上天师府,一是机关长老在府中,能随时为你调整机关腿,省去来回奔波的麻烦,让腿伤恢复得更快;二是府里虽规矩多,却能保你们衣食无忧,总比在这破庙里受苦强。”

张青愣了愣,随即眼神黯淡下来,目光扫过庙外蜷缩的百姓,声音带着几分犹豫:“吕兄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这破庙里的人,还有收留我的帮派首领,我实在放不下。他们都是苦命人,我要是走了,怕是……”

他话没说完,却难掩牵挂,帮派首领虽只是个普通人,却在他最难时给了容身之处;破庙里的百姓与他同病相怜,这些年互相帮扶着过日子,早已不是简单的“陌生人”。

吕良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庙内,只见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块干硬的麦饼争抢,老人靠在墙角咳嗽不止,心里也泛起酸涩。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天师府虽大,却也有规矩,我没办法一下子收留这么多人…只能尽我所能,给他们留点念想。”

说着,吕良从怀里掏出所有东西:除了剩下的三瓶疗伤药膏,还有县丞赔偿的五十两银子,甚至连自己私藏的碎银和没吃完的干粮都一并拿了出来。他将碎银子递给张任:“彝凌,你去附近的粮店买些米和粗粮,再买点红糖,给孩子们熬点粥。药膏我来处理,融在粥里,多少能缓解些他们的病痛。”

张任接过银子:“不良,这是你的银子……”

“现在不是分这些的时候。”

吕良打断他:“快去快回,咱们得在明日一早前处理好,不然回天师府就晚了。”

张任不再多言,拿着散碎银子快步跑出破庙。吕良则将药膏一一打开,倒进旁边百姓用来煮粥的破锅里,又往锅里加了些清水,用树枝搅拌均匀。庙内的百姓看着他的动作,眼神里从麻木渐渐多了几分感激,却没人敢上前,他们早已习惯了被忽视,此刻突然有人为他们费心,反倒有些无措。

不多时,张任扛着两袋米和一包红糖回来,还有几个碗勺。吕良接过米,倒进锅里,又加了些红糖,用树枝架在火上煮。很快,粥香弥漫在破庙里,孩子们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咽着口水围在锅边。

“都过来吧,分粥了。”吕良拿起碗,盛了一碗温热的粥,递给最旁边的一个小女孩。

张任和张青也跟着盛粥,挨个递给百姓。有的老人手抖得厉害,张任就蹲下身,一口一口喂;有的孩子怕烫,吕良就帮他们吹凉。破庙里的气氛渐渐暖了起来,不再是之前的压抑绝望,多了几分久违的烟火气。

一碗碗粥分下去,药膏也随着粥水进了百姓的肚子。吕良看着空荡荡的药瓶和袋子,心里虽有些不舍,却也觉得值,这些东西能帮到这些苦命人,比留在自己手里有用得多。

“阿任,帮派首领还没回来吗?”

张青看着天色渐暗,心里有些着急。他本想当面道谢,再把自己的去处说清楚,可首领出去办事,至今未归。

张任摇了摇头:“首领说去镇上收账,说不定要明日才回。”

吕良看了看天色已经蒙蒙亮了,沉声道:“不能再等了。”

张青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一块炭,在破庙的门板上写下一封信:“首领,承蒙收留之恩,无以为报。今有天师府长老邀我兄弟上天师府治腿,不得已先行离去。破庙众人已分得粥食与疗伤药,望首领日后多照拂,这里有吕良长老留下的五十两银子,此恩,我张青必当报答”

写完信,张青又对着门板深深鞠了一躬,才转身对吕良道:“吕兄弟,咱们走吧。”

吕良点头,看向张青的腿:“你的腿不方便,让彝凌背你。”

张任早已蹲下身,对兄长道:“兄长,上来吧!我背你!”

张青有些不好意思,却也知道自己走不了远路,只能趴在弟弟背上。吕良则提着剩下的空袋子,跟在两人身后,朝着天师府的方向走去。

视角转回张鲁、张衡一行人时,晨光正透过薄雾洒在官道上。自颍川出发后,他们没有急着赶路,反倒借着“云游布道”的名义,走走停停,时而在山间探访古观,倒真有几分“游山玩水”的闲适。

“前面就是丰县了。”

张衡勒住马缰,指着前方远处的城门,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他身披一件素袍,须发梳理得整齐,虽一路奔波,却依旧保持着从容气度。

张鲁从马车探出头来,脸上满是好奇,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丰县城门,眼神里满是期待:“老爹,这丰县便是当年汉高祖起兵之地吧?”

“哟,臭小子竟然知道这个。”

听到张衡的话,同样骑马侧立于张衡身旁的郭钰不由得轻笑起来:“听闻此地民风淳朴,又因沾了‘龙兴之地’的名头,百姓多信鬼神之说。”

一行人缓缓朝着丰县城门走去,越靠近,越能感受到此地的热闹。城门口的官道上,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有挑着担子叫卖的货郎,有牵着牛犊的农夫,还有骑着马的商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平和的笑意。

“看来这沛国的吏治,倒比蜀地清明些。”

郭钰看着往来行人的模样,忍不住感叹。他在天师府时,常听师兄弟说官府欺压百姓的事,此刻见丰县百姓安居乐业,心里也多了几分好感。

张衡却只是淡淡一笑:“表象罢了。乱世之中,哪有真正的‘清明’?不过是此地太守手段温和些,百姓能勉强糊口罢了。”

张衡从马车上取了顶宽檐布帽和一身绸缎衣裳递给郭钰,又掏出一张泛黄的抵押文书副本:“宝宁,这是当年的抵押凭证副本,你拿着。去当地房行就提‘亲戚临终嘱托,务必赎回家宅留作念想’,先去赎回张家祖宅。”郭钰应下,接过东西,快速换装妥当,扮作客商模样,慢悠悠朝着城西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