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到你的心慌,你的不知所措,以及你额外的挣扎。我知道你又在权衡利弊,是否要做出新的选择”
这是我当时10中旬记录下的一句话,此时正是院招,距离考研差不多还有70天。以酒店为主,兼有旅游企业来学校上午宣讲,下午招聘。不考研的同学跃跃欲试,考研的同学也会跑去凑凑热闹。
其实正常不应该去的,既然决定考研那就应该一心一意,就不应该接受诱惑(当然去看看也无所谓,毕竟这样的场合见见也不错)。但我去了,之所以去,是因为我对考研成功的概率不大,如果有一条后路,也未必就是坏事。当时的情况是我对各科仍然没有底,数学更是感觉过不去。其实中间也有想过放弃,知道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但我不想就这么放弃,即使失败,我也想去亲自把自己的决定做完“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未来的事不确定,而你却已放弃”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果就是你想的。事实上,这次考研是成功的,这也是对自己自学的一种检验,从整件事情的过程评判自己的方式方法,很多东西必须亲自去尝试,间接学习无法真正获得其中的感悟。
“心慌是必然的,因为在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害怕。在决定考中山似乎已经注定,未来就在那里。损失不大,路途还很光明,只要不放弃,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不能坚持。同样的,收获的前提是以付出代价。”
其实真正令我心慌的的是面对招聘,自己的简历太空洞,竟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值得去写的。自己去应聘,底气都不足。面对考官没有一项技能可以拍拍胸脯值得骄傲的,可以说:没有问题,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挖掘。我在怀疑我的大学到底是否白上了,自己的大学到底做了什么,我的应聘方向是这些酒店吗?就在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些感悟,或许我大学所做的事情就决定了我未来的方向主要做什么。大学做的最多就是旅游和学术研究,可能就决定我未来的方向可能就在旅游领域,职业也是和旅游相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老师,尽管那是我一直排斥的。不过,这也是猜想,未来的事情考虑再多也是缥缈的。所以有时候不要将未来的太多事情拿到现在去考虑,尤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完全是给现在的自己造成很大的负担。现在准备的东西,未来或许根本用不着,也许或有更好的东西来代替。
在招聘会结束之后,我的另一位室友又退出考研大军。至此,从五人到三人。而我心里很清楚,我们三个只有一个室友考上的几率比较大。他各个方面都很优秀,至少考研路上,他是和对象作伴。
并非有对象作伴就没有风险,一样存在的,结果是我室友考上了,她对象没有考上,谁又清楚这中间又是怎么回事,我室友总是在说她对象如何如何厉害,他有问题都会请教她,可结果就是这么残忍。还是那句话,尽力就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