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知道这是否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至少我找到可以说服自己,可以解释的通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什么事情到我这里就不行通。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先举一个电视中的例子:一个贫苦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学习,有一天他得到了老师的帮助,成绩迅速得到了提升,也考上了好的名次,然后一路向好。可是我为什么我得到帮助,怎么就达不到那种高度,难道帮助是在帮倒忙,我总是辜负老师,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哪怕在其他方面也是,以为得到了帮助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谁成想帮助到我这里反而成为下滑的助推器。高中也是,大学更是,难道我就是烂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对于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直到经历了这次考研,我才明白,自己这么多年为什么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是学习最差的。总也上不去,也不下来,是我努力不够?我想了并不是,而是我不够坚持。那些努力都是虚无的,或者说是伪努力,让人看起来你很努力,但也的确在努力的学习,你一直在用旧的知识去尝试新的方法。我没有努力我就不会考上高中;没有努力我就不会考上大学,可是我没有以高成绩考入高中,一开始没有进入奥赛班;我没有考进985或211院校,没有年年得到奖学金,经过很长时间,依旧没有发表一篇文章;没有考上研……似乎我好像践行了“中庸之道”。
事实上,我努力了,尽管有先天家庭的差异,后天教育环境不足,只不过,我努力的方式不对,很多时候我在重复尝试,验证不同的方法,却没有从一而终。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学习了这么多年,按理说应该有很多笔记,可是我没有笔记,唯一有的日记也是不成样子。至少我想英语应该有吧,差不多也学了(从初中算起)十年了,可是仍然没有遗产。我没有学会积淀,或者连积累也没有,英语这么多年从头学了很多次,记笔记好多次,可是从来没有连续性,没有接着上一次笔记继续做下去,或者继续学习以前的知识,都是推翻重新来。我在想每次重新推翻来,人生能这样吗?不如意就重新来,那你什么时候能有成就,学习是为了应用,而不是去做那些无用功。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过去曾经记得东西,就是你未来需要站的肩膀(有时候记笔记那个字一定要好,至少以后可以辨别),而不是砍掉重新再造。再完美也不如使用好。
再说考研,败北必然,否则天理难容,毁我一生,谢天谢地。不过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在最后一个月内了悟到其中的奥秘。从七月中旬开始准备考研,刚开始心态还是不错的,每天按部就班,可是后来,接触到的东西很杂,又有许多方法建议,于是不知不觉尝试新的方法。尝试一种不错感觉很适合自己,于是重新记笔记,把以前的记得东西再重新整理,扔掉旧的笔记;学习一阵子,感觉这种方法有缺陷,于是又有新的方法,于是又开始新的征程……到了10月,内心开始慌乱,因为发现不会的知识,还是不会,有的知识甚至连一边也没有看过,会的知识做了好几遍,思路都很清楚,可是计算很麻烦,自己又忍不住看答案,有时候会造成莫须有的成就感,可是自己仍旧在逃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于是自己摇摇欲坠。直到最后一个月我的心很平静了,你以为我心态好,考上肯定没问题了,其实我是肯定考不上了。直到最后一个月内,我的各科学习方式才没有多大的变化,准备从一而终了,可是当明白了这些道理,却发现时不待我。脚踏实地很重要,以前感觉这个很虚,现在也是,怎么才算脚踏实地?那就是努力将一种方法坚持到底。
这是对自己说的,很多东西是为了自己,只有自己强了,才能够帮助你想要帮助的人,如果现在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好,谁会接受你的帮助呢?他们会以你当时的姿态评判你是否能帮助他,所以帮人还是先帮自己吧,不要爱心泛滥,或许那是一望无尽的荒原。你希望自己成为沙漠中一泓清泉,可结果是你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毒蘑菇。
希望自己在接下来人生路中慢慢地摆脱掉这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