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早读课,楚运欢刚把英语单词本摊开,就看见吴文娇抱着错题本,从课桌对面探过头来。她的错题本封面格外显眼——原本皱巴巴的“服装厂招工简章”被剪成碎片,拼成了个歪歪扭扭的“×”,旁边还用红笔写着“高考必胜”,笔尖的墨迹透着股狠劲。
“这招够绝啊!”楚运欢忍不住笑,指尖碰了碰那些碎片,“每次翻开错题本,就能想起要跟命运掰手腕。”
吴文娇把单词本往他面前推了推,扉页上新画了幅小插图:两个扎着马尾、背着书包的小人正往坡上爬,山顶悬着颗闪着光的星星,星星下面写着“博川师范”。“给你画的,”她脸颊有点红,“上次你说背单词像爬玉米地,现在咱们就是一起爬坡的人,到了山顶就能看见星星。”
楚运欢盯着插图看了两秒,突然掏出红笔,在两个小人旁边添了个举着篮球的简笔画:“把王强也加上,他说要跟咱们一起考博川,到时候还能当咱们的‘体能教练’。”
两人正头挨着头改画,王强抱着篮球冲进来,球衣后背的汗渍洇出个大印子:“楚哥!吴姐!你们看我带啥了?”他从书包里掏出三张崭新的倒计时贴纸,上面印着“距高考还有100天”,“昨天我哥从教育局带回来的,咱们贴在课桌右上角,天天看着才有劲!”
贴贴纸时,楚运欢发现吴文娇的手特别稳,连贴纸边角都对齐了课桌线。他想起上周吴母来学校时,她哭得浑身发抖的样子,现在却能笑着在贴纸旁画小太阳,心里突然软了——这姑娘骨子里的韧劲,比玉米杆还结实。
周三下午,复读班搞“心愿瓶”活动。讲台上摆着个透明的玻璃罐,里面已经塞了不少彩色纸条。楚运欢攥着笔,在纸条上写“和吴文娇一起考上博川师范”,笔尖顿了顿,又加了句“一起回农村教物理和语文”,才把纸条叠成星星,塞进瓶子里。
“写啥呢?这么神秘。”吴文娇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手里的粉色纸条还冒着笔油的热气。楚运欢刚想藏,她已经伸手从瓶子里摸出那颗星星,展开一看,突然笑出了声:“你还想跟我一起教书?不怕我抢你学生啊?”
“谁抢谁还不一定呢!”楚运欢伸手去抢她的纸条,吴文娇赶紧把纸条举高,却没留神被他拽住了手腕。两人闹作一团时,纸条飘落在地上,楚运欢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证明女孩子读书有用,让妈知道师范比服装厂好”,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原来你这么在意阿姨的看法。”楚运欢把纸条叠好,还给她,声音软了些。
吴文娇把纸条塞进瓶子里,指尖轻轻碰了碰楚运欢写的星星:“我妈其实也是怕我吃苦,要是我能考上博川,她肯定会为我骄傲的。”她突然凑近,压低声音,“咱们偷偷换个瓶子藏着,等高考结束再打开,要是都实现了,就去博川的玉兰树下庆祝。”
楚运欢点头如捣蒜,两人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把对方的纸条从瓶子里摸出来,塞进各自的笔袋——楚运欢的笔袋里还躺着片玉米叶书签,吴文娇的笔袋里藏着颗橘子糖,都是彼此之前送的小物件。
周五的班会课,李老师抱着一摞招生简章走进教室,刚把“博川师范学院”的横幅贴在黑板上,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安静点,”李老师笑着敲了敲讲台,“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博川师范的招生老师下周来校宣讲,会详细讲定向培养政策和就业情况,有疑问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问题。”
楚运欢下意识看向吴文娇,发现她的手心在冒汗,手指紧紧攥着校服下摆。下课后,她突然塞过来张纸条,上面的字迹有点抖:“我妈说,要是宣讲会说毕业能当重点中学老师,就再让我拼三个月。”
楚运欢捏着纸条,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他拉着吴文娇往办公室跑,李老师正在整理宣讲会的资料,看见两人急慌慌的样子,笑着问:“是不是为宣讲会的事来的?”
“李老师,”楚运欢把纸条递过去,“吴阿姨想知道博川师范毕业能不能进重点中学,您能不能跟招生老师说一声,详细讲讲就业情况?”
李老师接过纸条,看了眼吴文娇通红的眼眶,立刻点头:“放心,我已经跟招生老师沟通过了,他们会带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来,里面有好几个都进了咱们县一中当老师。到时候让你妈也来听,亲眼看看比啥都强。”
吴文娇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却笑着说:“谢谢李老师!要是我妈能相信,我肯定能考上!”
从办公室出来时,窗外的玉兰花正好落了瓣,轻飘飘地落在两人交叠的笔记本上。楚运欢捡起花瓣,夹进吴文娇的英语笔记本里:“这是‘幸运花瓣’,等宣讲会那天带着,肯定能顺利。”
吴文娇把花瓣抚平,在旁边写了行小字:“和楚运欢一起,等玉兰花开满博川。”她抬头看向楚运欢,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咱们要不要打个赌?要是我考上了,就请你吃张大爷家的红糖发糕;要是你没考上,就得帮我整理三年的语文教案。”
“赌就赌!”楚运欢笑着伸手,“不过我肯定能考上,到时候不仅要吃红糖发糕,还要让你陪我去博川的玉米地,把咱们的心愿写在玉米叶上。”
两人的手指在阳光下轻轻碰了碰,像完成了个郑重的约定。路过操场时,王强和赵晓慧正在练篮球,看见他们,王强喊着:“楚哥!吴姐!宣讲会咱们一起去,我也想问问体育教育专业的事!”赵晓慧也挥着手里的英语资料:“我整理了‘三农’相关的英语问题,到时候跟招生老师好好聊聊!”
楚运欢看着伙伴们的笑脸,突然觉得,这100天的冲刺,不再是孤单的旅程。就像玉米地里的苗,需要阳光、雨水和肥料,他们的梦想,也需要彼此的支撑、老师的指导和家人的理解。而那些并肩走过的日子,那些偷偷交换的心愿,那些落在笔记本上的玉兰花瓣,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回忆,陪着他们走向高考,走向博川师范,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
晚上,楚运欢在“教育观察日记”里写道:“距高考还有100天,和吴文娇换了心愿纸条,李老师说招生老师会带就业名单来。窗外的玉兰花开了,像在为我们加油。我知道,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坚持,就一定能实现心愿,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一起看玉兰花开,一起教农村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旁边画了两颗挨在一起的星星,星星下面是片玉米地,玉米地里站着四个手拉手的小人,旁边写着“100天后,博川见!”
窗外的月光落在日记本上,把字迹照得清清楚楚。楚运欢合上书,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宣讲会上,吴母拿着就业名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高考结束后,他们四个抱着录取通知书,在博川师范的玉兰树下庆祝;几年后,他们站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用“玉米地分垄法”教学生学习,用生活里的例子讲知识,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农村孩子,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走向更远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楚运欢刚到教室,就看见吴文娇在黑板上写“宣讲会问题清单”,上面列着“就业方向”“薪资待遇”“奖学金政策”等问题,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麦克风。同学们围在黑板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王强还加了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引得大家都笑了。
楚运欢笑着走过去,和吴文娇一起完善问题清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黑板上,把“博川师范”四个字照得闪闪发亮。他知道,这100天的冲刺,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而他们的努力,终将在高考那天得到回报,让他们离梦想越来越近,让并肩的影子,永远定格在追逐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