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一生走到老 > 第二百七十九章 雪中的饺子
换源:


       雪落归途

就能蒸好热腾腾的包子,等着他进门第一时间就能尝到。那包子要包成圆鼓鼓的样子,皮要软,馅要足,咬一口能流出汤汁来——就像她此刻心里的期待,满得快要溢出来。

王红玉看着妹妹嘴角藏不住的笑,伸手在她胳膊上轻轻戳了一下:“想啥呢?包个饺子都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在想明天跟邢成义去哪儿玩?”

王红梅的脸“唰”地红了,手里的饺子皮差点掉在案板上,她赶紧攥紧,瞪了王红玉一眼:“姐,你别瞎说,我就是在想饭馆的窗户该怎么修。”

“哟,还不承认?”王红玉笑得眼睛都眯了,“刚才在门口,是谁看着邢成义骑车走了,站在那儿半天不动?我都看见了。”

“妈,你看我姐!”王红梅急了,拉着妈妈的胳膊撒娇。王红梅的妈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姐跟你闹着玩呢,别跟她置气。不过话说回来,邢成义这孩子确实不错,踏实肯干,对你也上心,你们俩好好的,妈就放心了。”

王红梅听着妈妈的话,心里更甜了,低头专心包起饺子来。指尖捏着饺子边,一圈圈捏出好看的褶子,就像把那些细碎的盼头,都一点点揉进了这温暖的饺子里。

外面的雪还在下,而且比刚才更密了。王红梅偶尔抬头看向窗外,能看到院子里的雪已经积了有半指厚,把石板路盖得严严实实,只留下刚才他们进来时的几串脚印。院角的石榴树,此刻像披了件白色的棉袄,树枝上的雪时不时往下掉一点,落在地上,发出“簌簌”的轻响。

“妈,雪下这么大,邢成义回家的路会不会不好走啊?”王红梅忍不住问,语气里带着点担心。她想起邢成义家在村东头,离这儿还有二里地,而且那段路有一段是土路,雪一盖,肯定更滑了。

王红梅的妈妈停下手里的活,走到窗边看了看,又转身回来:“应该没事,他骑车稳当,再说雪虽然大,但没刮风,路上能看清。等会儿饺子熟了,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给她送一碗过去,顺便看看他膝盖怎么样了。”

“嗯!”王红梅立刻点头,眼睛亮了起来。她心里正想着这事呢,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妈妈这么一说,正好合了她的心意。

饺子很快就包好了,一个个圆鼓鼓的,排在盖帘上,像一群胖乎乎的小白鸽。王红梅的妈妈把水烧开,把饺子下进锅里,白色的饺子在水里翻滚着,很快就飘了起来,散发出阵阵香味。

“水再滚两滚就能捞了。”王红梅的妈妈说着,拿过一个保温桶,“等会儿捞出来装在这里面,这样送过去还是热的。”

王红梅在旁边看着,心里既期待又有点紧张。她想象着邢成义看到她送饺子过去时的样子,会不会像刚才在河边那样,眼里带着笑,温柔得像这雪后的阳光。

饺子捞出来,装了满满一保温桶。王红梅拎着保温桶,又拿了家里的碘伏和纱布——她还是担心邢成义的膝盖,想亲自给他消消毒。王红玉见她要出门,笑着说:“路上慢点,别跟邢成义一样摔着了。要是他家没人,就赶紧回来,别在外面冻着。”

“知道了姐。”王红梅应着,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推开了家门。

刚一出门,一股寒气就扑面而来,夹杂着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院子里的雪已经积了有一寸厚了,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特别好听。王红梅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满是雪的清冽,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煤烟味——那是村里人家生火做饭的味道,混在一起,格外亲切。

她沿着石板路往外走,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生怕滑倒。出了院门,村口的路已经被雪盖得看不清原本的颜色,只能看到偶尔有几个脚印,顺着路往村东头延伸。路两旁的柴火垛,此刻像一个个大大的雪堆,上面的雪还在不断往下落。

走了没几步,王红梅就看到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推着摩托车往这边走。她心里一喜,赶紧加快脚步迎上去:“邢成义!你怎么推着车走啊?”

邢成义听到声音,抬头看到王红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怎么出来了?天这么冷,还下着雪。”他把摩托车往路边靠了靠,腾出一只手,想帮王红梅掸掉肩上的雪。

“我妈让我给你送饺子来,还有碘伏和纱布,想给你看看膝盖。”王红梅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桶,又举了举另一只手里的小袋子,“你怎么不骑车啊?是不是膝盖疼得骑不了了?”

“不是,”邢成义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回家的路上,那段土路太滑了,我怕骑车再摔着,就下来推着走,慢是慢了点,但稳当。”他低头看了看王红梅手里的保温桶,眼里满是暖意,“还特意给我送饺子,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王红梅摇摇头,拉着他的胳膊往路边的屋檐下走,“这儿能挡点雪,你先坐下,我给你看看膝盖。”

路边有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放着一个石磨,王红梅让邢成义坐在石磨上,然后打开手里的小袋子,拿出碘伏和棉签。邢成义听话地把裤腿卷起来,露出膝盖——膝盖处的牛仔裤已经磨破了,里面的皮肤擦破了一大块,渗着血丝,周围还有点红肿,雪水和泥水混在上面,看着有点吓人。

王红梅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心里又疼又自责:“都怪我,要是我不让你送我,你就不会摔着了。”她拿起棉签,蘸了点碘伏,轻轻擦在邢成义的伤口上,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什么宝贝。

碘伏碰到伤口,邢成义忍不住皱了皱眉,但还是笑着说:“不怪你,是我自己不小心。再说,能送你回家,摔一下也值了。”

王红梅的脸又红了,没说话,只是更仔细地给她消毒。她的指尖偶尔碰到邢成义的皮肤,能感觉到他皮肤的温度,还有他因为疼痛而微微绷紧的肌肉。消完毒,她又拿出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包好,系了个漂亮的结。

“好了,这样就不会感染了。”王红梅收起东西,又打开保温桶,一股热气立刻冒了出来,带着韭菜猪肉馅的香味,“快吃吧,还热着呢,吃了暖和。”

邢成义接过保温桶,拿出里面的勺子,舀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饺子皮软乎乎的,馅咸淡正好,一口咬下去,汤汁在嘴里散开,满是家的味道。他忍不住笑了:“好吃,比我妈包的还好吃。”

“真的吗?”王红梅眼睛亮了,“这是我和我妈、我姐一起包的,我包的饺子,褶子是不是很好看?”

“好看,”邢成义点点头,又舀了一个饺子,“比饭馆里的饺子还好看,等咱们饭馆开了,你也来包饺子,肯定很多人爱吃。”

“好啊,”王红梅笑着说,“到时候我就负责包饺子、做萝卜炖粉条,你负责炒菜,咱们一起把饭馆开好。”

“嗯,一起开。”邢成义看着王红梅的笑脸,心里暖得发烫。雪还在屋檐外下着,落在地上,发出“簌簌”的声音,屋檐下的热气和外面的寒气交融,形成一层薄薄的白雾,把两人笼罩在里面,像一个小小的、温暖的世界。

邢成义很快就把一碗饺子吃完了,保温桶里的饺子还剩下不少,他递给王红梅:“你也吃点,天这么冷,吃点暖和。”

“我在家吃过了,”王红梅摇摇头,“这些你带回家,给叔叔阿姨也尝尝。”

邢成义没再推辞,把保温桶盖好,然后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膝盖:“好多了,谢谢你啊红梅。”他看着王红梅,眼里的光比这雪后的阳光还亮,“等雪停了,我带你去镇上的集市逛逛,那儿有卖糖画的,还有卖棉花糖的,你不是一直想吃吗?”

“真的?”王红梅惊喜地问,她小时候跟着妈妈去镇上赶集,就特别想吃棉花糖,可是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妈妈没给她买,后来长大了,就不好意思再提了,没想到邢成义还记得。

“真的,”邢成义点点头,“到时候咱们再去看看老粮站,顺便问问装修的事,争取早点把饭馆开起来。”

“好啊!”王红梅使劲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抬头看向天空,雪好像小了一点,天边甚至透出了一点淡淡的光,像是太阳要出来了。

两人又在屋檐下站了一会儿,聊了聊饭馆的装修细节,邢成义说想在老粮站的门口搭一个遮阳棚,夏天的时候客人可以在外面吃饭,王红梅说想在屋里挂一些玉米和辣椒,看着有农家的味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格外热闹。

“时候不早了,我该送你回家了,天太冷,别冻着你。”邢成义看了看天色,对王红梅说。他推着摩托车,王红梅走在他身边,两人沿着雪路往回走。

雪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细碎的雪粒,落在身上,轻轻的。路两旁的田野里,冬小麦被雪盖着,只露出一点点嫩绿的芽,像一个个调皮的小脑袋,探出头来看着这个世界。远处的村庄,屋顶上都盖着一层雪,像一个个白色的蘑菇,烟囱里冒出的烟,在雪地里慢慢散开,变成淡淡的白雾。

“你看,那边的山好像也被雪盖了。”王红梅指着远处的山,兴奋地说。远处的山不高,平时是灰绿色的,此刻被雪一盖,变成了白色,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嗯,等开春了,雪化了,咱们可以去山上玩,那边有野酸枣,还有山泉水,可甜了。”邢成义笑着说,“到时候咱们饭馆要是有客人想去爬山,咱们还能给他们指路,说不定还能卖些山泉水呢。”

“好啊,”王红梅点点头,“我还没去过山上呢,到时候你可得带我去。”

“一定。”邢成义说着,腾出一只手,轻轻握住了王红梅的手。王红梅的手有点凉,他用自己的手裹着她的手,慢慢给她暖着。王红梅的脸又红了,却没有松开,任由他握着。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温暖从指尖传到心里,把这雪天的寒冷都驱散了。

很快就到了王红梅家的门口,邢成义松开手,对她说:“进去吧,别冻着了。明天雪要是停了,我就来接你,带你去赶集。”

“嗯,”王红梅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回家路上慢点,膝盖别用力,记得按时换药。”

“知道了,你放心吧。”邢成义笑着说,看着王红梅走进院子,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后,才推着摩托车转身离开。

王红梅走进院子,回头看向门口,能看到邢成义推着摩托车的身影,在雪地里慢慢往前走,银灰色的摩托车沾着泥水,却依旧显得很挺拔。她忍不住笑了,心里满是温暖和期待。

回到厨房,王红玉正在收拾案板,看到她回来,笑着问:“怎么样?饺子送过去了?他膝盖没事吧?”

“送过去了,他说饺子好吃。膝盖我给消毒包扎好了,应该没事了。”王红梅说着,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雪已经停了,天边露出了一点点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地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斑。

“雪停了,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王红梅的妈妈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明天跟邢成义去赶集,多穿点衣服,别冻着。要是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下来,妈给你钱。”

“不用妈,我自己有钱。”王红梅摇摇头,心里却暖暖的。她知道,妈妈是真心为她好,邢成义也是真心对她好,还有二姐,虽然爱跟她开玩笑,但也很关心她。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慢慢从云层里钻出来,照在院子里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院角的石榴树,雪开始慢慢融化,树枝上的雪水往下滴,落在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远处的田野里,雪也开始融化,露出嫩绿的冬小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活。

王红梅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盼头。她想起明天要和邢成义去赶集,去看糖画和棉花糖,去看老粮站;想起元宵过后,邢成义签了租约,他们一起挑墙漆颜色,一起装修饭馆;想起饭馆开起来,她包饺子,邢成义炒菜,客人吃得开开心心;想起夏天的时候,饭馆小院里的月季开了,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想起秋天的时候,他们去山上摘野酸枣,喝山泉水……

这些期待像一颗颗种子,种在她的心里,此刻正慢慢发芽,慢慢长大。她知道,未来的日子可能会有很多困难,装修饭馆可能会遇到麻烦,BJ的活儿可能会很累,但是只要和邢成义在一起,只要想到这些美好的期待,她就觉得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厨房的锅里,还剩下一些饺子汤,冒着热气。王红梅走过去,盛了一碗,喝了一口,暖暖的汤滑进肚子里,把心里的期待也变得暖暖的。她看着窗外的阳光,看着院子里的雪,忍不住笑了——这雪落的归途,不仅带回了温暖的饺子,带回了细心的包扎,更带回了满满的盼头,带回了两个人一起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希望。

未来的路还很长,就像这雪后的路,虽然现在还有点滑,有点难走,但只要两个人手牵手,一起往前走,就一定能走到春暖花开,走到饭馆开业,走到那些所有期待都实现的日子。而此刻,这雪后的阳光,正照在他们的身上,也照在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