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文从懒娃那里出来,没有立刻回田小娥家,而是手摸着兜里的10大洋奔白鹿镇上去了,他要去买点东西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准备。
他的能力是感知与瞄准,感知作为核心技能,能提前预知危险,但想要反击或者把危险消灭掉还得靠神准的投掷。不过他还有个猜想,他的这种准头是不是除了投掷还适用于射击?如果适用的话,找把好用的快枪,配合百发百中的准头,再辅以神奇的感知能力,只要不是在平地上被包围,他有信心在任何势力面前全身而退,甚至反过来反杀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首先必须得锻炼,用玩游戏的术语就是得提升技能熟练度,因为无论任何本事在生疏的情况下都不会起到它该有的作用,超能力也不会例外。至于如何锻炼,白晓文暂时也只有个大概的想法。他仔细考虑了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和这几天使用能力的经验效果,总结结论如下:感知能力范围的极限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所以接下来要测试感知能的极限范围在哪里;第二,瞄准能力只能提升精准度,但不能提示力度,如果距离太远了即便能够打击目标但杀伤力也不会很大,所以要锻炼手力和臂力,当然如果有枪那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第三、决心,自己有没有再遇到危险是过段杀人的决心?毕竟无论是白孝文还是他自己的记忆里可都没有杀人的经历,倒时候能不能下得去手还是个大问题。最后,就是寻找合手的武器了。所以他来到了镇子上的集市。
白晓文是打算在集上买把枪,哪怕是猎人用的土枪也好,但在镇子上问了一圈,甭说土枪了,连弓弩箭都买不着,那玩意儿在清朝时就受到管制,虽然现在民国了,但关中这个地方秩序一直未收到大影响,所以这小小白鹿镇上还真就没有人敢卖这些东西。如果非要买,人家镇上的商人给他提的建议是:去省城还有可能,但没个百八十大洋,人家连搭理都不会搭理你。所以白晓文摸着自己兜里仅有的十块钱咂摸咂摸嘴,告别的镇上的商人,跑到一家铁匠铺,花了5块大洋买了块好钢,又约定以1块大洋的工钱让铁匠把这块钢全部打成二指多宽、巴掌长短的飞刀,约好三日后来取。
接下来的三天,白晓文也没闲着,他找村里的把式换了两块石锁,没事就举举锻炼力气,但是营养跟不上没什么锻炼效果。主要还是蛋白的摄入太少了,说白了就是想要增加气力,除了锻炼还得多吃肉。但以他和田小娥的经济经济状况,天天吃肉是想都别想了,平时能吃饱就不错了。所以他还得把打猎的事情捡起来,一来可以收获肉食,而来可以在打猎过程中得到锻炼。
.....
三天后,飞刀锻造成功。当时他花5块大洋买的那块钢有两斤多快小三斤的重量了,所以减去损耗最终被铁匠打造出来7把3两左右的桃叶形飞刀,铁匠很讲究,还在刀把上缠上了红绳,白晓文试了试,感觉这7把飞刀无论重量还是尺寸都非常的顺手。于是痛快的交付了商量好的1块大洋工钱,拿着飞刀又找到一家皮匠铺,让皮匠老板按照飞刀的尺寸和数量以及他的腰围做一件皮带用来装飞刀,连工带料老板要收1银元又800多文铜钱。
现在的时间是民国17年,一块银元能换1300文铜钱,10文铜钱又能换一个铜元,白晓文我没有铜钱也没有铜元,给了皮匠老板2块银元,皮匠老板为了找钱,先拿出42枚当十铜元,又翻箱倒柜得找铜钱大子儿,白晓文不耐烦,说了句铜子儿就不用找了,一把把铜元全部揣进兜里。
因皮匠说皮带坐做好需要2个时辰,白晓文看天色已经到中午了,肚子早就饿了,于是他也不打算回家了,来到街边找了家买面条的小面铺要了一碗油泼面还有两个肉夹馍,打算一边吃午饭一边等皮匠。
自从来到这原上,白晓文天天的杂面窝头水煮白菜,除了那顿兔子肉就再也没吃过一顿好的,今天这顿肉加馍加油泼面吃的那叫一个狼吞虎咽,完了还不够又多要了两个肉夹馍全部吃下才算过了瘾。心说总算找回点后世的感觉,只是可惜少了一瓶北冰洋,要不就更完美了。
吃完饭一结账要花9个铜元,白晓文暗道一声不便宜,又看时辰还早,一时也没地方可去,干脆凑个整给老板10个枚铜元,让老板给上了壶茶水,一边喝着茶一边和老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估摸着时辰到了才起身走进皮匠铺。
进了皮匠铺,皮匠老板早已将皮带放在柜上,还贴心的把7柄飞刀整齐的插在皮带上的卡扣里。白晓文心里高兴,直接解开棉袄就将皮带系在腰间,七把飞刀左三右四,腰带后面还有空着7个卡扣,是白晓文要求加上去的,为以后增加飞刀数量准备的。皮带的设计非常合理,宽度正好挡住刀刃扎不到腰,刀把露出的长度既方便快速抽刀又不影响活动。白晓文将身体扭来扭去感觉一点都不影响活动,暗道了一声好活,然后重新系上棉袍挡住腰带,对老板道了声谢就走出铺子往家里走去。
回家的路上又想起了田小娥,觉得自己有肉夹馍吃不给她带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到那小食谱又花了4枚铜元买了俩个,打算带回去给田小娥吃。
白晓文怀揣着用油纸包着的馍,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算着账:打飞刀花了6块大洋,做皮带2块大洋找回42枚铜元,吃饭又花了14和铜钱,手上还剩2块银元28个铜元。白晓文手里扒拉着兜里的铜元心说:还行!还剩了点活动资金,回头有机会去山里晃一晃,那里野生动物要比这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原上多多了。
晚上回到田小娥家里,看着田小娥吃肉夹馍吃的香,白晓文心里高兴,说出他打算继续着去打猎的打算。田小娥听了就跟他说:现在没事干去试试没什么,她也不拦着,但到开春就不许再去,一是家里的地得侍弄,二是开春了活多正经营生好找。另外,还有如果一直打不到猎物就不许再去,老老实实在家守着她过冬。她根这是本就不看好白晓文的打猎能力,认为他就是闲得没事做想耍呢,等兴奋劲一过也就没事了。
白晓文才不管她什么想法,只是一口答应,等她收拾完碗筷,一把搂过她白白嫩嫩的身子,上炕就胡天胡地起来......
一夜过去,白晓文从美梦中睡醒来,感觉的浑身充满精力,再看田小娥,早已起来做好了饭食。起床来到院中,先举了会石锁,等身上见汗才回到屋里,洗漱完毕,从锅里拿出几个馍带着,穿戴好昨天刚打好的皮带,和田小娥道了声别,就原外走去。
他这次打算往远处多走走,最好是找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山林最好,因为只有那里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人类的聚集地很少会有大型的动物活动。
这一走就走出了20多里,来到了一处两处台原夹着的林地,白晓文看着这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林地,白孝文的记忆泛起,嘴里不自觉的说道:“这不是那年土匪绑票,将白嘉轩和鹿子霖藏起来的夹皮沟吗?怎么跑这来了?嗯,这篇林子不算小,应该有不少猎物。”
白晓文走进林子,林子里的树木又高大的国槐书和毛白杨,冬天里树叶落到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也但往里也有不少的白皮松生长,即便在冬天那也是郁郁葱葱。白晓文慢慢走进林子,脚踩在地上的谷草和落,在吱吱的响声中将感知蔓延开去,细细寻找着林子中动物。感知范围有极限,白晓文前几天测试过,极限状态下他能通过感知观测道以他为中心方圆500米左右范围,但会降低其他感官的灵敏度,导致会忽略身边的情况,而且时间一长就会头晕恶心;如果放松保持一个平衡状态的话,范围会降低到200多米,这种状态下能够保持较长时间不头晕,而且能不影响其他感官可以兼顾周围;最后一种就是不特意关注,感知的范围只有方圆二三十米距离,但但这种状态就是常态,可以随时保持。如果把极限状态比喻为疾跑,速度快但不可长久且不方便转向;平衡状态就是慢跑,速度慢下来了但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且可以很方便的转向;那最后一种普通状态就是平时的走路,速度最慢但只要愿意几乎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白晓文现在就保持着平衡状态慢慢在林子里行走,很快就径直走到了林子中间,但还没有碰到一只猎物,倒不是没有动物,而是发现的都是地里的老鼠、树里的松鼠、书树上的喜鹊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家伙。连只兔子都没有,不过他倒没有沮丧,时间还有很多,林子没探索的地方也还有很多,他相信慢慢来肯定会有收获,果然,在他向林子侧边巡回时,一个藏在爱管木里用枯草和干树枝搭建的鸡窝出现在感知范围的边缘,窝里有一公一母两只野鸡,此时都趴在窝中把脑袋藏在翅膀下面保暖休息。
他立刻停了脚步,解开袍子从腰带上抽出两柄飞刀扣在手中。他也曾测试过他的投掷范围,极限距离是60多米,但想要有杀伤力就必须把距离拉进30以内,这样才能保障扔出去的力道和速度能将猎物一击命中并一举杀死。所以他在发现猎物后没有急着出刀,而是一步一步轻轻的接近,但野鸡很是机警,当他走到百来米近的时候,即便脚步放的再轻,踩在地上落叶的声音也还是被野鸡也听道到了。感知中漂亮的雄鸡飞起站到高处,机警的来回观察周围的情况,母鸡也伸出头看着雄鸡的动作,随时准备飞走。白晓文知道雄鸡马上就要看到自己,心一横快速鸡窝跑去,两只野鸡果然被惊到,扑棱棱两散飞去。但此时白晓文已经来到了出手范围,只见他两手并出,搜搜两声两柄同时射出,“咕嘎嘎”的叫声中两只野鸡中刀落地。白晓文走过去捡起两只鸡拎了拎,两只鸡加起来估摸着重量得有4、5斤,他哈哈一笑,一顿美餐到手。
他拔出两把还插在鸡身上的飞刀,两只鸡一时还未死,还在“咯咯咯”的惨叫,他随手两刀抹在鸡脖子上,两只鸡也立刻没了动静。白晓文惊讶于自己能这么利索把两只鸡干掉,丝毫没有任何不适,本来还以为从来没有杀过生的自己会不适应呢,看来与白孝文的灵魂融合应该还改变了他的性格。
白晓文得了两只鸡,但觉得时间还早,打猎行动应该继续,于是把两只鸡装进带来袋子里扛在肩上继续在林子里寻找,不一会就又有了新的发现,这次是一只大兔子从窝里钻了出来,耸动着三瓣嘴上的鼻子一蹦一跳的在草里找着草根吃。白晓文悄悄接近后手起刀飞,一下就将兔子钉在了地上,这就又多一只兔子进账。
打完兔子后,这片夹皮沟里的小林子也就没多少未探索的地界了,白晓文对自己第一次打猎就获得两只野鸡一只兔子的收获非常满意,觉得可以回家向田小娥报喜去了。
于是,他将感知能力收回到普通状态,不再特意寻找猎物,扛着猎物袋径直向前走,打算穿过林子的另一边出去,然后绕道回原上,谁知在走到林子边缘到时候一只比兔子和野鸡要大的多身影,从林子外的草地里一条一条的蹦进了在了自己的视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