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唐川的会面像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让零星的的旧日气息透进现实,却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
走出咖啡馆,晚风带着初秋的微凉拂过,叶勤勤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到胃里空落落的。
“饿着肚子回去吗?”韩述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刚才和唐川聊的时候,我就听见某人的肚子在抗议了。”
叶勤勤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幸好夜色做了些遮掩:“呃……好像是有点。”
“走吧,先填饱肚子再说。”韩述很自然地指了指街对面一家灯火通明的快餐店,这种时候,效率最重要。
快餐店里人声嘈杂,韩述抢在叶勤勤前面扫了码,动作流畅自然。“别争了,你最近支出大,仓库租金、人工费,这顿我买单,等你卖了舅舅的‘宝贝’拿了回头钱,再请我吃大餐。”他语气轻松、坦率,巧妙地化解了可能存在的尴尬。
叶勤勤心里一暖,没再坚持。两人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
“说说……你怎么去找那家音像店?”韩述问,“南锣鼓巷,鼓楼东大街,这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事情过去快二十年了,恐怕早就物是人非。”
叶勤勤苦笑着,用勺子舀着米饭:“实在不行地毯式搜索,一家家问过去。反正那两条街也不算特别长,走一天估计也能逛个七七八八,说不定还能把腿走细,当减肥了。”
“你本来也不胖。”韩述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完自己先愣了一下,随即喝了一大口柠檬水。他迅速转移话题:“生哥买的那些音像制品,外包装上或许会有线索?比如发货地址、店家logo什么的?”
但这希望很快被现实浇灭。
叶勤勤摇头:“太难了。舅舅去淘碟是2005年初,那会儿桃宝网也才成立没多久,很多实体店根本没网店。其次……”
她叹了口气,“我们拆快递的时候,光顾着看里面的东西,谁还记得留意那些灰扑扑、甚至破损严重的外包装?大部分都让我送给娟姐,当废品处理掉了。就算极少数留着的,经过十几年仓储,风吹尘埋,上面的字迹也早就模糊不清了。”
时间的力量如此巨大,无声地侵蚀着过往的痕迹,将鲜活的记忆变成模糊的传说,让具体的门牌号湮没在城市的变迁里。叶勤勤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体会到什么叫“沧海桑田”。
韩述放下柠檬水,快速拿起手机翻看起来:“别灰心。换个思路,现在已经是电子时代了,还在坚持卖老唱片、黑胶的实体音像店本身就是凤毛麟角。我们找的就是这种‘稀有物种’。”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目光专注地筛选着信息。
忽然,他眼睛一亮,声音里带着兴奋:“嘿!还真有一家!你看——”
他把手机屏幕递到叶勤勤面前。
两个脑袋不自觉地凑近,盯着那块发光的屏幕。
某点评APP的页面上,显示着一家名为“旧时光音像馆”的店铺。
页面里的照片风格怀旧,木质货架上堆满了CD和黑胶唱片,墙上贴着泛黄的港台明星海报,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面孔。角落里,甚至还有几只猫慵懒地打着盹。下面的评论里,不少人提到萌宠 音乐”、“打卡 怀旧”、“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看起来……布置得挺用心的,像个网红打卡地。”叶勤勤看着那些猫的照片,语气有些复杂,“为了生存,也得跟上时代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存在即合理。曾经的潮流中心变成了今天的怀旧圣地,也是一种循环。
“把这家店标记一下,地址发我。”叶勤勤说着,也拿出自己的手机。两人靠得很近,叶勤勤一侧的发丝随着她低头的动作,轻轻拂过韩述的脸颊。
那触感细微而轻柔,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洗发水清香,像羽毛搔过皮肤,痒痒的。
韩述的动作僵住了,感觉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心跳也莫名加速。他愣了一会儿,才有些手忙脚乱地截图、发送,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
“叶勤勤,你……为什么这么执着?我是说,为什么要找到这家店?”
叶勤勤沉默了片刻,现在看来,冯春晓几乎不可能不是N,时间对不上。
指望从冯春晓那里,打听到“N”的消息,也无异于异想天开,分手后还保持联系的人有几个?更何况是和前任聊自己的现任……这得是多么奇特的关系。
她缓缓开口,声音很轻,“也许,只是为了纪念吧。”
舅舅的人生像个迷,他喜欢过什么,追求过什么,为什么买下这五万件东西……如果她不去弄明白,可能就真的没人知道了。“说不定啊,等我把这些都搞清楚了,能把舅舅的故事写出来,出一本畅销书也不一定啊。”
韩述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微光,有一种超越悲伤的坚定。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饭后两人在地铁站分开。
叶勤勤回到冷清的出租屋,第一件事就是在“掘金小队”的微信群里发消息,说明天自己有事,所以拆快递的工作暂停一天。
消息发出,很快有了回复。
赵美娟、温小帅都回了个“收到”的表情包。只有叫叫“坎哥”的人提出异议:“老板,暂停一天的话,我们这一天的工钱怎么算?我们接了你这边的活,就没法接公司派的单了。”
叶勤勤心里“咯噔”一下,涌起一阵歉意。她顾着自己的事,却忽略了这对于靠日结工资生活的工人们来说,意味什么。她立刻回复:“抱歉坎哥,是我考虑不周。明天照常开工,麻烦大家了!”
决定了明天照常去仓库,叶勤勤便利用睡前时间,再次投入到搜索引擎和各类生活APP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又陆续找到了两家位于鼓楼东大街附近、可能经营老音像制品的店铺信息,虽然评价不多,但她还是仔细地将地址、电话、寥寥的店铺照片一一截屏,存入手机备忘录。做完这一切,她才怀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疲惫的心情沉沉睡去。
第二天,叶勤勤去了丰茂大地物流港。她记着要把那个老MP3寄给咸鱼上那位识货的买家。为了稳妥快捷,她特意叫了顺丰快递。
快递员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红灰色的制服戴着帽子,对着包装和物品拍照,边拍还边解释,“理解一下哈,以前我有同事,运送一个二手的键盘,收件人到手就说东西坏了,可寄件人一口咬定物品是完好的。最后还是公司和我同事给赔的。以后我们就都……”
手机怼着小盒子里,被泡沫包裹的MP3惊到了,快递员的声音有点结巴,“这可是老物件了,你也玩这些吗?”
叶勤勤被掘金小队一人喊了一声,以至于她忽略了快递员的话语。
快递寄出,拆箱工作继续。今天的快递似乎进入了一个“书籍专题区”。拆出来的大部分是书,三分之二都是技术类书籍,出版年份多在2005到2012年之间。
叶勤勤拿起一本厚重如砖的《算法导论》,忍不住叉腰,对着空中仿佛存在的舅舅灵魂吐槽:“舅啊舅,你说你买这么多专业书,又不拆开看,图啥呢?现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多快,知识有效期超短啊。”
她想起大学时广告学老师分享过的一则意识形态广告,当时觉得酷极了,此刻却品出几分苦涩:“用过即弃的爱情,用过即弃的弹簧床,用过即弃的寒暄,用过即弃的保暖袋,用过即弃的现代人大量抛弃物质,凡事过了三个月的保存期限就彻底失去忠诚……”
这些未拆塑封的专业书籍,像一个个过了保鲜期却从未被启用的罐头,凝固了一段早已迭代了无数版本的时光。
三分之一则是品类杂多的畅销书和动漫书籍。
叶勤勤看到了成套的《哈利·波特》全集、2006年面世的《未来简史》、波伏瓦的《第二性》(2007年版)、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吃,祷,爱》、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肖恩·劳德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还有那本她已在舅舅笔记中知晓的《乔布斯传》……
许多书她只是听过名字却未曾读过,标记着舅舅在不同年份的兴趣触点和精神轨迹。
她突然产生一股强烈的冲动:等找到那家音像店,她一定要把这些书好好读一遍。
下午三点,叶勤勤拍了拍手,叫停了忙碌的掘金小队成员。
“今天辛苦大家了!提前下班!”她宣布道,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急切和激动。
工人们有些意外,但提前收工总是令人愉快的,纷纷笑着道谢,开始收拾工具。
叶勤勤快速检查了一下监控,锁好仓库门,然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地铁站。她的目标明确——南锣鼓巷。
那个在唐川描述中、在舅舅可能留下的模糊印记里,承载着一段与摇滚、与青春、与一个叫冯春晓的女孩有关往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