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黑土乐园 > 岁月远影(八)
换源:


       六

当时的社会,也有偷窃等各类犯罪行为,也有个别孩子辍学,加入了社会团伙,这些孩子大多是家庭出了变故,没人照管他们了,因此流入了社会。

孩子们打架斗殴的现象也不罕见,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常带着别的孩子跟人家打群架,有的下手也狠,用车链子打人。

学校里也时常进行守法教育,请公安部门押着犯罪分子现身说法,追悔所犯罪行,警示孩子们不要误入歧途。

有一个犯罪分子很特别,大约二十岁左右,身材偏胖,个子较高,他的面相并不凶恶,显得很善良。他在学校有过一次现身说法,李长山等孩子因此认识他。

有一次,李长山、杨立宁、孙金强在河边打水漂,比谁打得好。

打水漂就是在河面沿水平方向投物,使它入水后弹起再入水再弹起,比谁弹起的次数多。通常片状物的效果好,高手出手后能弹起七八次,一般都选择瓦片,没有瓦片,就找相对扁平的砖块。弹起的瓦片或砖块会在水面留下一串圆圈,标示着弹起的次数。

突然,那个小偷出现在了河对岸的田间小道上。

三个孩子都认识他。这时,小河已建起水库,水面变宽,河水变深,已不能徒步过河。三个孩子有恃无恐,就大声喊了起来:“小偷!小偷!”

小偷气坏了,冲着他们瞪起眼睛。孩子们依旧喊个不停。

孩子们的举动,并非因为恨他,主要是起哄。也因为他面善,孩子们才敢起哄。如果对方面目不善,孩子们也不敢这样,怕找招来报复。由此看来,孩子们也知道深浅。

小偷瞪了一会儿眼,悻悻地走了。

二十几天后,因果来了。一天傍晚,李长山和杨立宁在电影院和小偷邂逅了。

小偷看见二人,就走了过来,身边跟着几个和李长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

两人坐在座位上屏住呼吸,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小偷盯着二人,问道:“还喊不喊了?”声音刻意的严厉。

两人都很害怕,相继小声回应道:“不喊了。”

小偷见状,就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了。

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一个月以后,还是在河边,李长山再次见到了小偷。

这次小偷不知犯了什么事,被警察追着跑。跑在前边的小偷,不时回头察看警察与自己的距离。

小偷跑得慢,警察跑得快,两个人的距离不断拉近。

眼看就要被抓住了,小偷猛然转入河中,向着对岸,一步一步地走去。到了河心处,河水漫到了他的胸部。

警察穿着警服。见小偷下河了,他并没有跟着下河,片刻过后,仍然沿着河边小道向前跑。

待警察绕道追到小偷上岸处时,小偷已不见了踪影。警察便循着水迹,向前追去,不久就脱离了李长山的视线。



农场的菜园子在老发电厂的东南面,那条小河,就从它的北面流过。它的东面是一条沟。这条沟大体呈U字形,里面常年种着苘麻。

这条沟不是自然的冲沟,而是曾经的壕沟。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据说当时有一户人家的女孩子,胆子很大,晚上枪炮声沉寂之后,孤身一个人爬进死人堆里,从尸体的手指上摘了不少戒指。多年以后,这个已经成为了妈妈的女子,两个女儿出嫁时,送给每人两个银戒指。这几个银戒指,就是她当年从战场上弄来的。这个传闻很可信。有关资料介绍说,当时的敌军官兵,都将财物带在身上,如果放在行李中,打仗回来后,通常就不见了。

附近的田地,耕地时,也经常能翻出白骨,长长的,像是人的腿骨。翻出来后,就静静地躺在田地里,路过的人都能看到。

有一户人家,据说晚上在外屋老能看见人影,就怀疑这里有问题,于是就在这里探挖,结果挖出了骸骨,吓得赶紧重新将土填上,以不打扰逝者的安宁。后来,这户人家将房子卖了出去,当时未敢对买着讲述实情,怕房子卖不出去。这是李长山的一个同学告诉他的。

菜园子北边的河沟和东边的壕沟,沟坡上都有一些灌木丛,也很僻静,小鸟很多,是李长山等孩子经常打鸟的地方。菜园子里的菜地里,也常有小鸟觅食,李长山等也经常在地里下夹子。

菜园子的地势比外面的坡面要低上一米左右,有的坡面上还有低矮的围墙。这应该是当年挖壕沟时将土堆高造成的。防守的敌人伏在这里,壕沟则用来阻挡我军进攻。菜园子与沟坡交界处,好像一道墙似的。李长山和伙伴们在这里经常能看到或抠出带着绿锈子弹头。子弹头后部有铅封。

当时听别人说,有一种子弹叫“炸子”,子弹里面有烈性炸药,打进人体后,会炸开,致人于死地,被击中后,很难存活。而多数子弹则是“穿子”,被击中后,子弹会穿透身体或卡在里面,不爆炸,除非击中要害部位,如心脏、头部,只是受伤而已。

当时李长山等几个孩子非常好奇,想知道它是不是炸子,就想探个究竟。于是便找个僻静的地方挖了一个小坑,弄来细小的枯树枝,用干草叶树叶点燃后,再将子弹头放在上面,看能不能炸响。

放上子弹头后,孩子们赶紧躲到了四五十米远的地方,以免被炸开的弹头伤着。

过了一段时间,树枝早已燃尽,也没听到动静,孩子们便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到小坑前察看结果。

只见弹头中的铅已熔化流尽,只剩下中空的弹体。这才知道里面没有炸药,不是炸子。

这个试验后的子弹头,后来也派上了新用场。李长山先是弄到了一个子弹壳,然后将它的前端磨去,露出小孔,插入弹壳中,做成一支“子弹油笔”。

由于笔短,需将油笔芯截去一段,以与笔体相适应。

子弹油笔虽然新奇,但由于笔身短,并不实用,最终成为了一件留念的“工艺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诸君晦我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