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直播缅北李达康书记给我刷火车 > 第14章节 边城迷雾
换源:


       中缅边境的检查站排满货车,黄瑶的胶靴碾过地上的荔枝壳。

她压了压斗笠,竹编缝隙间瞥见缉毒犬在嗅查冷藏车。

李飞扮作货主递上通行证,边检员摩挲着证件上的钢印:这批黑鱼运了三年?

陈年老货才有滋味。李飞笑着塞过包玉溪。

黄瑶突然扯动他衣角——祁同伟正在岗亭里喝茶,茶缸上印着京州市委1998年度先进。冷藏车启动时,

后视镜映出祁同伟比划的枪击手势。

山路颠簸,黄瑶掀开篷布。鱼箱渗出淡红血水,浸湿藏在下层的矿山地图。

当卡车驶过界碑时,她摸到箱底凸起的硬物——是把生锈的鹤嘴锄,柄上刻着李建国的名字。

废弃矿洞像张开的獠牙,黄瑶的头灯惊飞蝙蝠。

岩壁残留的爆破痕迹组成诡异图案,她踢到半截安全帽,内衬缝着张儿童画——自己六岁时画的戴草莓发卡的小人。

小心!李飞拽她避开落石。矿道深处的铁皮箱锈迹斑斑,撬开时涌出茉莉香。

账本里夹着泛黄的出生证明,父亲栏写着高启强,母亲栏却是李达康前妻欧阳菁的名字。

祁同伟的冷笑在矿洞回响:惊喜吗?他踹翻铁皮箱,粉尘飞扬中露出捆雷管。黄瑶抓起鹤嘴锄砸向岩壁,坍塌的碎石暂时阻断追击。

逃亡时她的银镯刮过岩壁,刻痕拼出瑶瑶快跑的缅文。

缅甸早市的炊烟裹着鱼露腥气,黄瑶蹲在摊位前挑拣酸芒果。

卖棕榈糖的老妪突然塞来竹筒,筒底粘着半张1998年的《京州日报》——头条是李达康视察矿山的照片,背景里高启强抱着襁褓。

李飞在对面茶馆比划暗号,三根手指敲桌面的节奏,

正是高启强当年教黄瑶刮鱼鳞的力度。

祁同伟的砍刀突然劈开竹帘,黄瑶掀翻滚烫的汤锅。

在摊贩惊叫中,她扯断银镯,里面的微型胶片滚入下水道。

追逐到佛塔时,李飞被僧侣的袈裟绊倒。黄瑶爬上钟楼,

敲钟槌砸向追兵。铜钟轰鸣惊起群鸦,她看见钟内壁刻满矿工的名字——父亲李建国的名字被血圈住。

边境客栈的灯泡接触不良,黄瑶就着昏光翻账本。

1998年6月17日的条目记着:支出:婴儿奶粉五罐,经手人签着高小琴的花体字。窗缝塞进张烟盒纸,歪扭字迹:码头仓库见。

仓库铁门挂着重锁,黄瑶用鹤嘴锄砸开时,霉味里混着茉莉香。

成箱的矿山文件上躺着具白骨,工作服胸牌是质检员李建国。李飞验看指骨伤痕:爆破前就被灭口了。

祁同伟举着燃烧瓶现身:父女团聚了?火苗照亮墙上的血色算式——三十吨劣质钢材的差价,

正好是黄瑶海外账户的存款数。打斗中账本落入火堆,李飞扑救时烫伤的手掌按在白骨胸牌上,拓下残存指纹。

边境河飘着水灯,黄瑶把银镯沉入江中。李飞递过边境警方的报告:李建国的DNA确认了。他指着白骨照片,矿山爆破案重启调查。

回程货车上,黄瑶摩挲着新买的剁骨刀。路过检查站时,祁同伟的茶缸还在岗亭窗台冒着热气。

她突然抢过方向盘撞向界碑,在惊呼声中跳车——二十年前载着劣质钢材的卡车,正是从这个弯道坠崖。

京州鱼市晨雾未散,黄瑶系上染血的旧围裙。

第一尾鲈鱼摔上案板时,收音机正播报新闻:原强盛集团涉案资产今日拍卖...她手起刀落,鱼头飞进写着高记鱼摊的塑料桶,惊起群蝇乱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