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朱大方的神马传奇 > 第二十二章 江边救人(六)
换源:


       何晓新嫣然一笑对李登堂说:“这是我爸爸的书房兼客厅。他早年读过很多书,因讨厌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没考取功名,就继承了我爷爷的事业,做起了生意。我母亲也是读书人,他们俩人情投意合,也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看这幅对联就是我母亲所作,父亲所写,还算不错吧。对了,你今天怎么跑到这来了?”

李登堂说:“我本来想早点回家,半路上被人劫了,他们要砍我,被我用辣椒面子掺苍耳,狼菜根子磨的粉加上刺菜的种籽粉等掺到一起,迷了他们的眼睛我才跑出来,这帮人已经打过我一回,这次可能是要下死手了,我不得以才拿出辣椒面子,不然我可能要吃大亏。”

何晓新说:“这帮人太坏了,你是斗不过他们的,我也想过,要想拯救这个社会,也只有出国留洋了。我已经想好了准备到东洋去学医,我舅舅正在安排这事。我看你跟我一起去东洋留学吧,这样一是可以避免和他们冲突,二是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和理想。”

李登堂说:“这事等我回去跟我奶奶和我爸爸商量一下,定下来我给你回信。”

何晓新说:“那好吧,我等你回信。对了,我叫我爸爸叫人用车送你回去吧,你别争了,估计张利跟你可能没完。”

于是,李登堂坐着何晓新爸爸的车回到了乡下。

这天下午张利和秦平没事,喜滋滋地在校园里转悠,东走走西看看,不一会来到收发室想偷听李登堂的消息,二人大了呼哧地在屋内乱翻。忽然秦平看到一封写给何晓新的信,下款只写了‘舅舅寄’。他一看嘴里嘟哝道:“什么他妈舅舅,凡是男人跟我媳妇来往就不行,我得看看。”

秦平唰地就把信撕开了,嗖地抽出信笺,哗地抖开信纸撇着嘴,歪着大猪脑袋就往下看,看到最后,只见他猪头冒汗,浑身发抖,两眼通红,直喘粗气,最后扑通一声瘫倒在地上。

张利一看秦平被吓成这样,就踢了他一脚说:“看你这熊样,怎地了?”

秦平都哆哆嗦嗦地说:“信,信,信......”

张利捡起地上的信看了起来,只见信上这样写的:

晓新吾外女:

吾姐夫及吾姐姐安好,吾外女学业有成,甚幸,关于汝赴东洋一事吾已办好,随时前往,望早日决定为盼,祝阖家安康。

舅舅即日

张利再往下看,只见信笺的左下方赫然写着:东北军特战旅。

张利看完也是吓得魂飞魄散,谁人不知东北军司令张作霖对特战旅的重视,特战旅在张大帅心中那是心肝宝贝,唯张大帅侍从,就是少帅张学良也无权调动,且该特战旅无坚不摧,无攻不破、驰名中外,在信上不写名字的,可见其身份的特殊性。他俩互相看了一眼,抱头痛哭,估计是大难临头了。

二人正在愁眉苦脸放声大哭不知所措的时候,收发室老杨头走进屋内,见二人这副熊样着实吃了一惊,平时耀武扬威,唯我是尊,天上老大,地下老二的二位少爷今天竟也被吓得屁滚尿流,无所事从,大哭不已。

收发室的老杨头名叫杨国峰,原是本校历史老师,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间知人和,为人正直、和气、善解人意,因年岁大了,不能教学又特别喜爱教育这一行,所以请求到收发室工作,连校长及老师都尊称他为杨老师。

张利和秦平看见杨老师进屋,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连叩头带作揖地说:“杨老师您救命啊!您不答应我俩就不起来了。”

杨老头一看这两人也不知所措,连忙说:“你俩又惹什么祸了,回家找你爸爸去呀,我能帮你们俩什么忙!快起来,别又在这儿瞎胡闹。”

张利哭丧着公鸭嗓说:“都怪我表弟,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跟何晓新好,还拆了何晓新他舅舅的信,您说他这不是找死么。您是何晓新妈妈的老师,何晓新又非常尊敬您,这事还得您出头,救秦平一命吧!”

老杨头一看秦平拆了何晓新舅舅给她的信,满脸惊诧地说:“你们俩个孽畜,平时胡作非为也就罢了,你知道么,晓新的舅舅是张大帅面前的大红人,连少帅都让他三分,这回你俩个是作出头了,谁也救不了你们!”

张利和秦平抱着门卫老杨头的大腿就是不撒手哭着说:“杨老师,杨祖宗,你救救我俩吧,以后我俩再也不敢做坏事了,您老不看僧面看佛面,再不好我俩也是这学校的学生呀,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您的面子上也不好看呀,对咱们学校影响也不好呀!”

老杨头被这两个混蛋说的动了恻隐之心,他想在怎么着,他俩也是一个孩子,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三字经说过:“教不严,师之惰。”怎么也不能眼看着两个年轻轻的孩子受过吧!于是说:“你们俩先过来,我明天拿着信去找何晓新的妈妈去给你们说情去,让她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她弟弟。我只能厚着脸皮去求人家,人家给不给我这薄面我还不知道,另外秦平平时老欺负人家何晓新,人家这次能不能原谅你也不一定,难道你们不知道晓新她舅舅是张大帅跟前的大红人么!今后一定要记住,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做事别做绝,说话别说绝。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人生之最高境界,你们俩个先回去吧,明天我去找何晓新的妈妈去说情,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俩的造化了,明天你们俩听信吧!”

张利和秦平说:“谁知道何晓新有这么硬的根基呀,要知道就是打死也不敢跟人家嘚瑟呀。”然后千恩万谢的一步三回头地遛出了收发室。

第二天,老杨头揣着被秦平撕开的信,去找何晓新的母亲,来到何府,何晓新母亲一看是自己的老师亲自来看自己,喜不自禁,赶紧把老师让到书房的正坐上,双方落座,正好何晓新也在家,赶紧过来给杨老师施礼、倒茶,然后站到妈妈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