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盘点二战奇葩团,李云龙人麻了 > 第十八章:“花”终于动了?太平洋上的“迟到”首秀!
换源:


       光幕之上,那幅“友军玉碎,我自樱花开”的讽刺画卷缓缓淡去。时间线开始向后推移,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阶段。太平洋战场烽火连天,日军节节败退,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机器已经显露出疲态和崩溃的迹象。

系统声音响起,带着一种历史必然的沉重感:“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尤其是中途岛海战之后,樱花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美军强大的海空力量开始在太平洋上展开猛烈的反攻,逐岛争夺,步步紧逼樱花本土。”

“与此同时,中国战场也牢牢拖住了数百万日军主力,使其无法抽调更多兵力支援太平洋。曾经看似强大的樱花帝国,开始面临两线作战、资源枯竭、兵力捉襟见肘的困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使是拥兵自重的关东军,也无法再将麾下的精锐部队仅仅用于‘防备苏联’了。大本营开始疯狂地从关东军抽调兵力,投入到太平洋和中国南方的绝望战斗中。”

“于是,我们这位长期‘养在深闺’的‘皇军之花’——第12师团,它的‘悠闲’时光,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调动与改编:告别满洲,奔赴绝地】

画面显示,时间来到了1944年。

系统解说:“1944年,随着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日益凌厉,以及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的需要,樱花大本营终于下令,将第12师团主力从伪满洲国调出。”

光幕上出现了第12师团调动的路线图。与之前长期“钉”在东北不同,这一次,它的番号出现在了更加危险和陌生的地域。

“然而,此时的第12师团,可能已经不再是战前那个兵强马壮、装备齐全的‘标准’甲种师团了。”系统声音提示道,“为了应对新的作战环境,它可能经历了改编,比如加强了反坦克火力,或者其精锐的炮兵、骑兵部队被抽调补充到其他更急需的战线。同时,经过多年的‘驻防’,其内部可能也补充了不少新兵,老兵的比例和战斗经验相比那些久经战阵的部队,或许存在差距。”

【迟到的“首秀”:风光不再,难挽败局】

光幕开始聚焦于第12师团被调动后的主要去向和参与的战斗

画面可能展示:

调防台湾:镜头扫过第12师团官兵乘船抵达台湾港口,或者在台湾岛内构筑防御工事的场景。他们的装备可能依然相对较好,但面对的战略态势已经极其被动。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主动进攻,而是绝望地防御,等待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美军登陆。

部分兵力可能参与其他战场:如果有史料证明第12师团的部分联队或大队被拆分,投入到如冲绳战役或其他战场,可以简要展现他们在这些战场上的战斗片段。但需要强调,此时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绝对海空优势和强大火力的美军,其表现很难再现“皇军之花”的所谓“辉煌”。

例如,可以展现他们在美军猛烈的舰炮轰击和火焰喷射器攻击下,工事被摧毁,士兵伤亡惨重的场景。

展现他们在缺乏补给和支援的情况下,陷入苦战,最终被歼灭或残余部队溃散的结局。

系统解说:“无论第12师团后期的具体部署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它终于离开‘温室’,被推向真正的战场时,整个战争的天平早已倾斜。它所面对的,不再是装备落后、各自为战的早期中国军队或抵抗力量,而是武装到牙齿、战术协同娴熟、拥有绝对制空制海权的强大美军,或者是经过多年战争洗礼、经验和装备都有所提升的后期中国军队。”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这支养精蓄锐多年的‘皇军之花’,并没有上演力挽狂澜的奇迹。它可能依然表现出日军固有的顽强,给对手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在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最终的结局并没有什么不同——失败、覆灭,或者在绝望的防御中迎来战争的结束。”

【反差结局的讽刺】

光幕最后定格在第12师团残余部队最终向盟军投降的画面上。他们的脸上可能带着迷茫、不甘,或者仅仅是战争结束后的麻木。

系统声音带着一丝历史的沧桑和讽刺的意味总结道:

“‘皇军之花’,最终并未在战场上‘绚烂’绽放,反而是在长期的‘缺席’之后,迎来了一个平淡甚至可以说是窝囊的结局。”

“它错过了帝国最‘辉煌’的扩张时期,也错过了在正面战场经受血与火考验的机会。当它终于被推上赌桌时,却发现牌局早已接近尾声,自己手中的‘王牌’也已贬值。”

“其‘完美缺席’的经历,使其成为了二战日军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它的故事,与其说是一支精锐部队的战史,不如说更像是一出关于战略失误、内部倾轧和历史讽刺的黑色幽默剧。”

【双线反应:结局的评价与最终的鄙夷】

抗战世界:

李云龙看到第12师团最终的结局,撇了撇嘴,哼了一声:“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前面不出死力,后面想拼命也晚了!活该!不过……便宜了这帮狗日的,没让老子在战场上亲手收拾他们!”他对其最终没能在主要战场被痛歼感到一丝遗憾和不屑。

赵刚平静地合上笔记本:“历史没有如果。第12师团的结局,是其自身命运和整个樱花帝国命运的必然。它的‘缺席’或许让它避免了更早的覆灭,但也让它失去了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最终沦为了一个笑柄。”

楚云飞淡淡地说道:“养兵千日,用非其时。纵为精锐,亦成废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可悲,可鄙!”

帝皇空间:

皇帝们对其最终的结局并没有太多意外,他们更关注的是之前的战略和用兵得失。

秦始皇嬴政:“时机已失,悔之晚矣。一步错,则步步皆错。”

汉武帝刘彻:“兵贵胜,不贵久。战机稍纵即逝,岂容蹉跎?此军蹉跎岁月,终至无功而返,实乃自取。”

唐太宗李世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势已去,纵有良将精兵,亦难挽狂澜。”

明太祖朱元璋:“哼!早干嘛去了?!现在出来顶个屁用!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钱粮养着他们!”

乾隆皇帝摇着扇子,做最后陈词:“嗯,此‘皇军之花’之结局,可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经历足为后世统帅者戒: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审时度势,断不可失机也!”

这朵奇葩的“皇军之花”,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以一种近乎滑稽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它的故事,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无尽的思考。

那么,第八名的盘点,也即将迎来最终的总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