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兵的密信跟鬼画符似的,李二狗的猫偷回来三封,老秀才翻破了三本书,愣是没认出一个字,急得胡子都揪掉了几根,跟钱多多算错账时的模样似的。
“这玩意儿比天书还难认,”赵铁柱背着药箱来凑热闹,药瓶晃得叮当响,“怕不是用了啥邪术,跟我那瓶化骨水似的,见不得光。”
苏九儿蹲在河边剖鱼,刀光起落,鱼鳞飞得到处都是。她面前摆着个木盆,里面堆满了鱼骨架,白花花的跟小刀子,都是从地宫排水沟里捞的大草鱼,肉嫩刺硬。
“认不出才好,”她捡起根主骨,对着太阳照,骨头缝里的纹路跟蜣螂壳上的螺旋似的,弯弯绕绕,“咱得弄个他们更认不出的,跟给信穿了件铁衣裳。”
二柱刚喂完蛐蛐,提着空竹笼路过,瞅见木盆里的鱼刺直皱眉:“你留这破烂干啥?跟赵铁柱熬剩的药渣似的,扔了都嫌占地方,还不如喂蜣螂。”
苏九儿没理他,捏着三根不同的鱼刺在纸上摆。长刺横放当“一”,弯刺斜挑当“撇”,带倒钩的当“点”,居然拼出个歪歪扭扭的“火”字,跟小孩画的简笔画。
“嘿,这能行!”她眼睛一亮,跟发现了新大陆,“每根刺代表一笔,拼起来就是字,跟周木匠的榫卯似的,严丝合缝!”
钱多多凑过来,算盘珠子扒拉得飞快:“一封信用三十根刺,十封信就是三百根,得杀多少鱼?一条鱼三文钱,三百根就是……”被苏九儿一瞪眼,赶紧改口,“主要是这法子靠谱,比啥都靠谱。”
说干就干。苏九儿把鱼刺按形状分类,长直的当横画,短粗的当竖画,带弯的当折画,尖头上翘的当捺画,跟给汉字搭骨架。她找了块木板,把每种鱼刺对应的笔画刻上去,跟钱多多的账本目录似的。
头封信写给李二狗,让他带夜视营去东山坡查探。她用鱼刺拼出符号,横三竖四,看着跟乱码,只有拿着木板对照表才能看懂,跟钱多多藏私房钱的暗记似的。
李二狗拿着信直挠头,脸皱得跟核桃:“这玩意儿比机械兵的密文还邪乎!你画的是蚯蚓还是蜈蚣?跟二柱喝醉了瞎画的似的!”
苏九儿把木板塞给他,李二狗对着瞅了半袋烟,突然一拍大腿:“原来是‘东山坡有埋伏’!娘的,这密码比赵铁柱的麻药还让人晕乎!”
消息传到老秀才耳朵里,他拄着拐杖颤巍巍跑来,手里攥着本泛黄的书,封皮写着《太公阴符》。“这是古传的密写术啊!”他指着其中一页,“‘藏文于物,隐义于纹’,说的就是用物件的纹路做密码,跟你这鱼刺一个道理!”
“老先生是说,我这鱼刺跟古时候的兵符一个价?”苏九儿笑得眼睛弯成缝,手里的鱼刺在阳光下泛着白光,“那以后传军情,就靠这玩意儿了,跟揣着铁券似的!”
赵铁柱突然指着鱼刺皱眉:“这骨头咋泛着黄?跟在地底下埋过似的。”他捏起一根,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股土腥味,跟地宫的封土一个味儿。”
他往鱼刺上滴了滴地宫水,怪事发生了!骨头突然透出淡淡的绿光,纹路里像是有虫在爬,跟之前见过的玉玺纹路隐隐能对上,吓得二柱手里的空竹笼“哐当”掉在地上。
“是化石!”周木匠蹲下来,用放大镜照了又照,“这鱼死了怕是有几百年,在地宫里成了化石,骨头里渗了矿脉的气,跟猫眼石一个道理!”
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些鱼刺比普通鱼骨硬得多,用刀刮都刮不动,跟小铁条似的。苏九儿试着用它在石头上划,竟留下道白痕,跟粉笔写字似的。
“这玩意儿不光能当密码,还能当记号笔!”二柱捡起来划了划,乐得直咧嘴,“比周木匠的凿子方便,跟钱多多的算盘似的,走到哪用到哪。”
钱多多却在算另一笔账:“一根鱼骨能用十次,一条鱼出二十根刺,成本三文钱,比买蜡丸密信便宜八成,一年能省……”
“先试试管不管用!”苏九儿打断他,写了封假信,说“西坡藏有粮草”,让二柱故意丢在机械兵的巡逻路上。
二柱揣着信,跟揣了个烫手山芋,走到半路被石头绊了一跤,信飞出去老远,正好落在个机械兵脚边。那机械兵捡起信,翻来覆去看,跟看啥宝贝。
“他们肯定解不开!”李二狗躲在树后,夜视镜看得清楚,“跟让二柱算除法似的,难死他们!”
果然,机械兵围着信吵成一团,有个戴铁帽的拿鱼刺剔牙,被倒钩扎得嗷嗷叫,跟被马蜂蛰了似的,引得同伴哈哈大笑,跟看猴戏。
“成了!”苏九儿拍着手,“这密码比铁锁还结实,钥匙就在咱手里,跟钱多多的钱柜似的,只有咱能开!”
老秀才捧着鱼骨化石,突然想起什么,往上面撒了点萤粉。绿光下,鱼骨的纹路突然变了,弯弯曲曲的线条连成一片,竟跟之前猫瞳照出的地宫密道图重合了一小段,跟拼图对上了似的。
“这还是张地图!”周木匠惊得直咋舌,“一根刺一段路,拼起来就是全图,跟苏九儿的蝉翼地图似的,藏得够深!”
苏九儿赶紧找出所有鱼骨化石,分门别类摆好。长刺对应主道,短刺对应岔路,带钩的刺指着机关,跟钱多多的账本明细似的,一点不含糊。
“原来这鱼骨化石,”她摸着其中一根特别粗的,“是从玉玺埋藏层挖出来的,跟玉玺同岁,难怪能藏这么多秘密,跟老秀才的经书似的,字字珠玑。”
钱多多突然拍大腿:“这要是批量做密码本,卖给其他村寨,一本能值五两银子!比卖蜣螂渠的法子还赚,跟捡银子似的!”
“先顾着地宫!”苏九儿没好气地瞪他,“机械兵肯定还在琢磨新密码,咱得赶在他们前头,把地宫的秘密弄明白,跟赶在钱多多收账前藏好银子似的。”
二柱自告奋勇去捞鱼,跟之前喂蜣螂、养蛐蛐似的,每天天不亮就蹲在排水沟边,网兜挥得跟风车。捞上来的鱼,只要骨头泛黄的,他都当宝贝,肉分给大家吃,骨头仔细剔出来,跟拾金似的。
“这鱼跟通人性似的,”他拎着条两斤重的草鱼,笑得合不拢嘴,“知道咱要骨头,天天往网里钻,跟钱多多见了商机似的,主动上门!”
赵铁柱用鱼骨化石做了个小盒子,专门装密码信,盒子上刻着鱼骨纹路,跟个精致的首饰盒。他说这玩意儿能辟邪,跟他药箱里的护身符似的。
李二狗的夜视营出任务,必带一封鱼刺密信,遇到紧急情况就销毁,捏碎的鱼骨跟普通鱼骨头似的,谁也看不出破绽,跟周木匠的伪装术似的,天衣无缝。
这天,苏九儿用三根带钩的鱼刺拼了封信,说“机械兵在密道入口埋了炸药”。李二狗照着密码本一看就急了,带着人往地宫跑,果然在入口处挖出个黑罐子,引线都快烧完了,跟钱多多的钱袋子破了个洞似的,险得很。
“这密码本救了咱的命!”周木匠擦着汗,手里的凿子还在抖,“比赵铁柱的解药还灵,跟及时雨似的!”
老秀才把鱼骨密码的原理写在纸上,贴在村口的石碑上,跟“蜣螂渠”的碑文并排。路过的人都来看热闹,有个教书先生还抄了去,说要教给学生,跟传家宝似的。
“这叫‘化腐朽为神奇’,”老秀才摸着胡须,对着石碑作揖,“一根鱼刺能抵千军万马,跟钱多多的账本似的,看着普通,实则重如泰山,了不起啊!”
夕阳西下,苏九儿把新剔出的鱼骨摆在石桌上,借着余晖看纹路。突然发现,最粗的那根主骨上,纹路竟跟玉玺的螺旋纹完全吻合,像是用模子刻出来的。
“这才是关键,”她喃喃道,“这些鱼骨化石,怕是早就跟玉玺认了亲,跟咱这伙人似的,凑在一起才能干大事。”
钱多多凑过来,数着鱼骨算钱:“等打完机械兵,咱就开个密码铺,专教鱼刺加密法,一人收一两银子,保准……”
话没说完,就被众人笑骂着推到一边。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老长,石桌上的鱼骨在余晖里泛着金光,跟撒了层金粉,藏着说不尽的秘密,跟地宫深处的宝藏似的,引人遐想。
谁也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鱼刺,还会带他们解开多少谜团。但至少此刻,握着这根根白骨,每个人都觉得心里踏实,跟钱多多数清了账目,苏九儿喂饱了蜣螂,周木匠凿好了木榫似的,透着股实实在在的安稳劲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