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银河航路 > 第六十四章 磨刀石
换源: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死寂的舰桥内响起,如同丧钟。

模拟舱内的灯光恢复成柔和的白色,E-07小队所有人僵在自己的座位上,脸色苍白,眼神空洞,仿佛还没从刚才那场狂风暴雨般的惨败中回过神来。舰桥里只剩下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还有仪器冷却风扇低沉的嗡鸣。

杨磊张着嘴,呆呆地看着主屏幕上那个刺眼的“败”字,脸上之前的轻松和自信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茫然和难以置信。赵海成狠狠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瓦西里嘴里用俄语低声咒骂着。绫子紧咬着嘴唇,眼眶微微发红。林澜则失神地盯着自己面前依旧亮着的通讯屏幕,仿佛无法理解刚才发生的一切。

秦飞雲双手撑着指挥台边缘,胸腔里翻涌着巨大的挫败感和一种近乎窒息的沉重。刘宏的战术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在他自以为推进的时候,早已悄然收紧,精准地勒住他的咽喉,让他所有的挣扎都变成徒劳的困兽之斗。经验、节奏、预判,对方给他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那点挫败被一种近乎偏执的火焰取代。他一把抓起通讯器,接通了公共频道,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刘舰长!请求再来一场!刚才那场,不算!”

通讯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刘宏沉稳中带着一丝无奈的声音:“小秦啊,规矩就是规矩。下一场,是苏岚舰长他们的‘衡山号’在等你们了。想打?等下次排位吧。”通讯随即切断。

接下来的模拟对抗,彻底演变成了一场针对E-07的“教学式碾压”。

“衡山号”的苏岚舰长将电子静默和战场遮蔽玩到了极致。她的舰队如同真正的幽灵,在星云中神出鬼没,利用强电磁干扰彻底瘫痪了E-07的远程探测和通讯能力。E-07的舰船往往还没发现敌人在哪,就被来自阴影中的精准打击撕成了碎片。秦飞雲引以为傲的战术捕捉能力,在绝对的战场迷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再败。

“华山号”的郑山河舰长则稳如磐石,步步为营。他的舰队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防御滴水不漏,火力层层递进。秦飞雲试图用快速机动和迂回骚扰寻找破绽,却每每撞在对方严密的防御阵线上,损兵折将,最终被对方凭借更雄厚的实力和更稳定的输出,硬生生耗死在堡垒外围。又败。

唯一一场惨胜,来自于对上“破阵矛”突击中队的陈锐。陈锐激进的风格依旧,开局就发动了凶猛的全军突击,试图一举碾碎E-07。秦飞雲在巨大的压力下,终于抓住了一次陈锐突前过猛、侧翼暴露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指挥残存的舰队集中火力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反冲锋,勉强击毁了陈锐的旗舰,系统判定惨胜。然而,这场胜利丝毫无法冲散弥漫在E-07众人心头的沉重阴霾。

三负一胜!积分板上,E-07的名字赫然排在最末位,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负分。

当下午的单兵格斗与战术协同对抗训练开始时,E-07小队成员的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和挥之不去的沮丧。训练场冰冷的金属地面,坚硬的格斗垫,模拟巷战区的复杂结构,都成了他们发泄郁闷和证明自己的战场,但大家状态的下滑显而易见。杨磊在小组对抗中因为一次配合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击毙”,懊恼地捶打着自己的头盔。林澜在近身格斗中被经验更老道的对手摔得七荤八素,咬着牙爬起来继续。连体能最好的赵海成,在连续高强度对抗后,动作也明显迟滞下来。

秦飞雲也亲自下场。他的单兵格斗技巧本就不算顶尖,加上体能消耗巨大和模拟战惨败带来的心神消耗,成绩可想而知。在模拟巷战区的CQB环节,他试图指挥一个小队进行包抄,却因为对复杂地形的预判不足和队员配合生疏,反而落入了对方的反伏击圈,小队被判定“全灭”。

佐拉抱着胳膊,站在训练场高处的观察廊上,冷眼俯瞰着下方。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对惨败的失望,也没有对单兵训练中队员挣扎的同情。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鹰隼般,牢牢锁定着每一个E-07队员,尤其是秦飞雲的身影。

夜幕降临,巨大的探照灯将训练场照得亮如白昼。E-07小队所有人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带着满身的汗水和淤青,沉默地聚集在战术复盘室。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定格着今天第一场模拟战的关键画面:刘宏主力舰队从尘埃带阴影区发动致命突袭的那一瞬间。

惩罚,无可逃避。按照规则,积分垫底的队伍要夜间加练。

杨磊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屏幕上己方舰队被摧枯拉朽般摧毁的画面,声音带着难以言表疲惫:

“老秦…这加练…不会天天都有吧?再这么下去,咱们没等演习开始,就得先练废在训练场了…”

他环顾着身边同样疲惫不堪的队友,首次对佐拉船长那句“往死里练”有了切肤的恐惧。

秦飞雲没有立刻回答。他站在巨大的战术屏幕前,背对着众人,目光死死地钉在刘宏舰队突袭前那片看似平静的尘埃带区域。屏幕上,代表刘宏舰队的光点,在他突袭前几分钟,曾有一个极其短暂、幅度很小的位置回撤和引擎功率波动,像是调整姿态,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他的脑海

也许那并不是失误,那是刘宏在给他留出的“时间窗口”。一个让他有机会发现破绽、做出反应的时间窗口。如果他当时指挥前出的护卫舰再大胆一点深入那片尘埃带边缘,或者旗舰的传感器功率再集中一点扫描那个区域,也许就能提前发现蛛丝马迹。刘宏不是在虐杀,他是在用最残酷的方式,演示一堂课。他是在教他,如何像一个真正的舰队指挥官那样去“看”,去“听”,去预判阴影中的杀机。

秦飞雲猛地转过身,眼中那点沮丧和疲惫被一种近乎燃烧的求知欲和斗志彻底取代。他扫过疲惫的队员们,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加练是跑不掉了,但练什么,怎么练,我说了算!杨磊,调出今天所有四场模拟战的完整数据记录,尤其是刘舰长和苏舰长指挥的!赵班,把单兵对抗中我们暴露的协同问题标记出来!所有人,打起精神!我们只有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我要一套新的方案,针对刘舰长今天这套突袭的应对方案!明天,还是同样的对手,同样的战场!咱们要把今天丢掉的场子,一场一场找回来!”

他的声音在复盘室里回荡,疲惫的队员们看着自家代理船长眼中那重新燃起的、甚至比以往更加锐利和专注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杨磊愣了一下,随即猛地坐直身体,双手飞快地在控制台上操作起来:“明白!”

夜间的加练,不再是体能的折磨,而是变成了大脑高速运转的战场。战术板上画满了复杂的箭头和标记,激烈的争论声在复盘室里响起。秦飞雲如同海绵,疯狂吸收着刘宏战术的精髓,拆解着每一个步骤的意图和可能的反制点。

当第二天的模拟战再次对上“泰山号”的队伍,同样的战场“风暴眼”星云区,同样的舰队配置,甚至刘宏开局依旧试图让前锋护卫舰进行亡命冲锋时,秦飞雲的应对截然不同,指令又快又准,带着一种经过彻夜磨砺后的沉稳:

“左翼护卫舰群,放弃纠缠,释放干扰弹后全速后撤!诱敌深入!旗舰引擎功率提升至80%,矢量喷射口预备紧急规避!主炮充能目标,锁定尘埃带边缘坐标K-7区域,所有传感器功率,集中扫描K-7区域后方空域!杨磊,计算对方主力舰队可能跃出位置!赵班,火力预备!”

刘宏在舰桥上看着E-07舰队这反常的、近乎放弃左翼的举动,以及旗舰主炮那异常指向,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讶,随即化作一抹欣慰的、带着激赏的笑容。

“好小子!好快的悟性!这才一个晚上!”他忍不住低声赞道,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命令,前锋停止追击!主力舰队变阵!放弃原定突袭点K-7!执行B方案!从‘涡流-3’区切入!”

新的交锋,在星云深处激烈展开。这一次,秦飞雲的舰队虽然依旧损失惨重,却再也没有被一击打垮核心。他精准地预判了刘宏主力舰队新的切入方向,虽然没能阻止对方的突袭,却成功避开了最致命的打击角度,并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硬生生将一场屠杀拖入了惨烈的消耗战。最终,虽然依旧落败,但E-07的“幸存”舰船数量,比前一天翻了一倍。

当模拟结束的提示音响起,E-07的模拟舰桥内没有欢呼,只有一片粗重的喘息和汗水滴落的声音。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亮光,

秦飞雲看着屏幕上依旧刺眼的“败”字,握紧了拳头。他感受到了刘宏在战术中传递的“教习”意图。对方不再是一堵无法逾越的铁壁,而变成了一块磨刀石,一块能让他看清自身不足、逼迫他飞速进步的磨刀石。

“再来!”他对着通讯频道,声音嘶哑却坚定无比。

接下来的日子,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清晨五点五十,三号战术训练场的合金跑道上,永远准时出现E-07小队的身影。秦飞雲的呼吸声依旧粗重,但步伐却一天比一天稳定,落后杨磊他们的距离在缓慢而坚定地缩短。汗水浸透的作训服,成了他们最醒目的勋章。

上午八点,模拟舰舱的合金门准时关闭。全息星图展开,战斗的号角在虚拟的深空中吹响。对手轮换,战场变换,战术层出不穷。惨败依旧时有发生,四位舰长轮流上阵,每一次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在E-07的身上。但秦飞雲和他的队员们,眼神中的茫然和沮丧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被打磨后的锐利。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他们复盘室彻夜争论、沙盘推演、寻求破解之道的燃料。

下午三点,单兵对抗训练场。格斗垫上挥洒的汗水,模拟街区中精准的战术手势,火力掩护下默契的突进……E-07队员们身上的淤青并未减少,但动作间的迟滞感消失了,配合变得流畅而致命。秦飞雲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训练场上,他的格斗技巧或许依旧不是顶尖,但那份在模拟指挥中磨砺出的战场大局观和战术预判,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队的协同作战。

夜晚,当太空城其他区域灯光渐次熄灭,战术训练场的复盘室永远亮着灯。战术板上画满了外人难以理解的符号和箭头,激烈的讨论声常常持续到深夜。秦飞雲站在屏幕前的身影,如同一尊不知疲倦的雕塑,眼中燃烧着汲取一切知识的光芒。佐拉船长偶尔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观察窗外,看着里面那群如同着魔般争论、推演的年轻人,看着秦飞雲眼中日益沉淀的冷静与锋芒,嘴角会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

日复一日,汗水在冰冷的合金地面上蒸发,又在新的训练中重新渗出。作训服洗了又穿,盐渍层层叠叠,记录着训练的强度。战术板上的标记擦了又写,方案不断迭代、完善。

两个月的时间,在近乎机械的重复和高强度的锤炼中,如同指间的流沙,悄然滑过。

当训练日历翻到最后一页,最后一次高强度模拟对抗结束,E-07小队拖着依旧疲惫却无比坚实的步伐走出模拟舱时,每个人身上都仿佛脱胎换骨。

秦飞雲走在队伍最前面。他脸上依旧带着汗水,但曾经那种体能极限下的苍白和喘息中的虚弱感已消失无踪。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背脊挺直如同标枪。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曾经青涩的紧绷和偶尔闪现的急躁已被一种沉静的、如同深潭般的锐利所取代。那是一种在无数次失败与复盘、汗水与思考中淬炼出的指挥官的眼神。

磨刀石依旧冰冷坚硬,但刀锋,已然寒光凛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