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人们可不似几十年后,东西稍有破损就丢弃。那时大家秉持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理念。
那些被扔掉或者卖给收破烂的,都是破损到无法再修补的东西。
而当人们有些物品确实不再需要,或者急需用钱周转时,就会来到公家开设的信托商店。
这些信托商店与旧式典当行不同,不会拼命压价,给出的价格相对合理。有时售出价格过高,还会联系顾客补回部分差价。
当然,无论是来出售还是委托物品的顾客,都必须携带身份证明或户口本。要是出售贵重物品,还需提供来历证明。
东四那边有专门的信托商店,张卫国之前好奇还特意去过,没想到庞俊青所在的商店,竟然也设有信托区域。
“东四信托商场主要收购的是杂项,像鞋服、工艺品之类的。一些大型家具物件,最近的得去东华门信托。社区考虑到民众往来不便,便申请在咱们商店增设了这个信托区,专门收购民众闲置的旧家具。”庞俊青介绍道。
信托区域相较于其他区域,人要少很多。出售区还有十几个人,而收购区仅有两三个人站在那儿与收购人员交谈。
“呦,二哥三哥,你们怎么在这儿?”
庞俊青显然认识站在收购区的人,他微微一愣,几步就走了过去。
“你……你是青子啊,好几年没见了呀,你也是来卖东西?”
与庞俊青搭话的是个约莫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面相憨厚,说话中气十足,但面容略显沧桑,满脸胡茬。
他身旁的人比他年轻些,三十出头的样子,面相与他有几分相似,不过要瘦得多。
“我在这儿上班呢,算算咱俩得有七八年没见了吧。”庞俊青说道。
“可不是嘛,自从你们家搬走后,就再没见过。没想到你居然在这儿工作。”中年男人点点头,听闻庞俊青在此上班,精神似乎为之一振。
“二哥,你们这是打算卖什么呀?”
“还不是大哥家的两个柜子。前段时间大哥出去干活,把胳膊摔断了,差不多还得一个月才能好。前两个月我们还能帮衬帮衬,可我们两家也不宽裕,大哥就想把这两个柜子卖了。这位同志出价二十五,青子,你能不能帮忙说说,稍微加点就行。”中年男人指着旁边的两个木头柜子说道。
这两个亮格柜,让站在庞俊青身旁的张卫国眼前一亮。虽说他不具备专业的文物鉴赏能力,但这柜子一眼看上去就颇具年代感,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
而且看那材质,绝对是黄花梨的。想当初文玩盛行的时候,张卫国没少购买黄花梨手串,所以对这材质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尤其是上面雕刻的龙纹,以及带着栏杆的券口,明显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物件,甚至有可能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
尽管在这个时代,鲜少有人收集明清家具,但在几十年后,这样的两个柜子在拍卖会上必定能大放异彩,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些小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青哥,这俩人是谁呀?你跟他们熟吗?”张卫国见庞俊青要去帮忙,赶忙拉住他的胳膊,把他稍稍拽到一旁,低声问道。
“熟啊,怎么了?这是我家搬去大院之前,住在同一个胡同的邻居。他叫高二强,旁边是他弟弟高三胜,他们还有个哥哥叫高大壮。这三兄弟在我们那片儿以前可是有名的手艺人,他们的老师傅以前是给宫里修缮物件的,哥几个啥都会,糊顶棚、修房子、砌灶盘炕,就连打家具也不在话下。当年他们接大工,人手不够的时候,我还去帮过几次忙呢。”
庞俊青虽对张卫国的询问有些疑惑,但还是回答了他。
“青哥,我看上他们这两个柜子了。你也知道我那儿没什么家具,这俩柜子正合适。我出三十五,你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卖给我?”
张卫国说着,目光始终在两个柜子上打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