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一脸纠结的峡公,林清扬来到季老头院子,认真研读《古玩指南》、《古董辨疑》、《古代玉器通论》。
《古玩指南》是民国收藏家赵汝珍所写,他对法书、古画、古帖、青铜、古钱、古镜、瓷器、古玉、甲骨等都有收藏和研究。
(虽然此人节操不咋样,但不影响学习其编撰的书。)
书中广泛介绍了古玩的鉴赏知识,涉及古玩的种类与物品繁多。
1942年,《古玩指南》印出,一时间京城琉璃厂内外争相传阅。
首印的500本,不到20天就售完。
全书20多万字。
林清扬一天就读完,也记住了。
接着继续研读《古董辨疑》,也是赵汝珍所写。
看完接着看《古代玉器通论》,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玉器的专业著作。
全面论述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近8000年玉器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该书还列出了古今玉石产地名录。
一个星期看了两遍,林清扬已经熟记于心了。
周末继续到金三爷家当面学习。
林清扬也不小气,去了都带上许多吃食,鱼肉和家禽都有。
金三爷很高兴,特别是见林清扬书中内容记得牢,教起来也非尽心。
才教两个周末。
金三爷就对林清扬说了,“小王,你如果没事,就到我上班地来吧,那里也有不少的古玩,我正好教你一起辨认。”
林清扬当然愿意,当即答应下来。
接下来一个月,林清扬每天是早接晚送,与金三爷一起上下班。
当然他没工资拿,还贴些烟和糖果,分给店里的服务员。
但他的善意得到了店内员工的欢迎,经理看了这种情况也没多说话。
金三爷便放心大胆地在闲暇时教导,有客人来选古玩物件时,常常让林清扬上去接待。
由此过了两个月,京城迎来了初夏季节。
颐和园的长廊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古朴,园内的花草盛开,与古老建筑相互映衬,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山水的壮阔。
北海公园绿树成荫,湖水碧波荡漾,周边的花草树木展现出勃勃生机。
五十年代京城的街巷有着独特的韵味。
北礼士胡同狭窄,人们不紧不慢地走着,胡同里传来吆喝声和自行车的铃铛声。
出了胡同到了阜成门大街上,自行车、三轮单车和黄包车川流不息,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出行画面。
而此时南礼士路口,正在建设中央广播大厦。
林清扬骑车不慌不忙地骑走在路上,后面坐着金三爷。
五十年代的京城建立在元大都城市基础上,主要由大街、小街、胡同构成城市运输系统。
据建国之初的数据,京城有名称的巷子超过6000条。
此时的小巷子是公众场所,许多家庭事务都在巷子里进行。
巷子也不规整,有的狭窄,有的宽阔,路面还是泥泞小道。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邻里之间交流密切,遇到好事还会在巷子里放大戏,成为老人和孩子的狂欢时刻。
也因此95号四合院才会在三个大爷经营下,抱成一团水泼不进。
剧中的傻柱,不,那是导演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修改的产物。
例如:三大爷有那么胖的吗?角色服装那么新没有补丁的吗?
咱说是小说《傻柱》中的傻柱,才会以为被院里人吸血,是自己被人需要的错觉,是京城爷们价值体现。
其实傻柱这种扭曲心理,只是少年时缺少亲情的缘故。
人终究会被少年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希望这一世,傻柱会扭转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说到这,为啥傻柱十几集都没出现了?
林清扬自觉得把他保护很好了。
不仅杜绝了禽兽去干涉他的生活,还安排了秦淮茹和师娘两位保镖。
他绝不会走上从前的老路。
而自己为他积累了超级功德,傻柱这一世应该能使仙姑满意。
既然不是主角了,出场少不是很正常吗?
林清扬除了周末休息,其它时间都要去委托商店学习。
每两天晚上去陈妖精家一次。
周末陪着佳人去公园踏青。
都这样忙了,哪有时间管什么傻柱!
两个月后,金三爷开始给林清扬安排课外作业,去市内各委托商店买古玩。
回来后向金三爷讲述买的理由,是怎么分辨的。
这种实践课效果太好了!
林清扬对古书画、青铜、古钱、瓷器、玉器的鉴赏水平是一日千里。
用金三爷的话说,小子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有悟性!
对此,林清扬呵呵一笑,是自己过目不忘的天赋吧,可那是仙姑赐予的。
这天早晨,林清扬正准备出门,按惯例去接金三爷。
在院门口碰到峡公,应该是峡公特意等他的。
“峡公有事,你先别说话,我先去接人,大概二十分钟就好,你先在这等着吧。”
说完,骑车就走了。
司机更是惊讶,自己的首长除了最上面几人,谁能让他等呢?
而且首长还不以为意的样子。
不行,这人还得调高一个数量级看待。
林清扬街上金三爷送到店子,说了今天有事不能过来。
金三爷摆摆手,说道:“其实以你现在的水平,不来都行了,有事你就去吧。”
“那不能够,金三爷,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呢,今天忙完我就来。”
回到四合院,将峡公让进屋子,泡上茶水。
林清扬也不开口,只是慢条斯理地将热水倒入茶洗,再一一将盖碗、茶海、闻香杯、茶杯清洗。
再用茶夹夹起,一一放至云海之上,洗杯结束。
接着拿起茶罐,用茶匙取出三匙铁观音,放入茶壶。
这种做法目的是两个:一是磨炼心性,泡茶过程就是修心养性的过程,用心泡好每一道茶,就是对心性的修炼。
二是等,看自己与峡公谁先开口,看谁更沉得住气。
峡公过来,必定遇到难处,有求于自己。
都求我了,还要我来问吗?
还有,你拿什么来换?
古人说:货与帝王家!关键是“货”,你峡公拿什么来换?
“峡公,请茶!”
“小子,你呀不是二十啷当岁的人!”峡公摇摇头说道。
林清扬展颜一笑,说道:“峡公,我今年十九岁,没满二十。”
“好茶!”峡公品了一口,称赞道:“小王,你的生活水平不错啊。”
“峡公,我的今天都是我一刀一枪争来的。”
“小王,没有和平安宁环境,好日子从何说起呢?”
“因为我,你们至少少死十万,也就是我出生晚,不然不定有你们什么事。”
峡公沉思片刻,举起茶杯道:“我敬你!”
林清扬也举起杯子喝了。
“小王,我直说了吧,今天是有事求你。”
林清扬没说话,伸伸手做个请的意思。
“约翰牛要求谈判,条件是要你出面。”峡公低头说道。
林清扬挠挠眉头,他真没想到自己一方竟然做出这种行为。
“峡公,鸦片战争时,约翰牛曾经说只憎恨瓶泉居士一人,只要处理他就没事。”
“.………”
林清扬叹了一口气道:“峡公,是哪种方式会面?”
“约翰牛要求在香江会面,双方探讨香江的未来。”
“峡公,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我们以稳定大局为重,可以做些让步。”
林清扬仰头“哈哈哈”一阵大笑,笑完后问道:“我有什么好处?”
“只要你提出来,能答应的我们都尽量答应。”
林清扬点点头道:“等你完成上次答应的事,咱们再谈吧。”
峡公点点头,离开了四合院。
第二天一早,林清扬就看到闫、刘两家在收拾东西,把东西往外搬。
后院刘家,刘海忠指挥好大儿光齐和劣子光天搬东西。
二大妈冯大丫已经哭红了眼睛,她很不舍地说道:“当家的,能不能跟领导说说,咱不去了行不?”
刘海忠叹了一口气,他也没想通,昨天上午通知,今天必须就走。
即便是去那当官,时间也太紧了。
自己还有好多人没告别呢,好不容易才当上官,不得出去炫耀炫耀。
咋就这么不给机会呢?
“行了,行了,这都是领导间的事,你一个老婆子东哥啥!还不快点收拾,都要赶不上火车了。”
刘光齐看了看他爹,虽然他年纪小,才14岁,但他挺聪明的。
他觉得这不正常,但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很想跟刘海忠说说,但他爹现在也很懊恼,似乎也不清楚。
还是别去问了,问急了挨打不划算。
他只好跟弟弟去搬搬抬抬,尽量别引爆爹的火药筒。
劣子刘光天更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尽管他远离了刘海忠,但依然觉得他爹那毒辣的目光,始终跟随他的身上。
因此刘光天低头小心翼翼地做事,不给他爹发飙机会。
另一个劣子刘光福才三岁,那是狗都嫌的年纪。
他只觉得好玩,一会跟着他娘玩一下,一会跟着两个哥哥动一动。
刘海忠好歹过去是有官当,据领导说至少是个小组长,甚至可能是车间主任。
阎老抠就惨了,首先是千年门卫当不成了,薅羊毛日子结束了。
PS:码字不易,求打赏、鲜花、好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