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峰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得噼啪作响,每一声都像是砸在他紧绷的神经上。
显示器幽冷的光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中,屏幕上,陈默的档案如同一张布满悖论的蛛网,将他牢牢困在中央。
“计算机体系结构,缺席小组讨论三次,个人代码贡献为零,最终项目评分:S 。”
“量子计算导论,未参与中期演示,期末论文仅提交一份三页纸的构想草案,最终成绩:S ,附带评审意见:极具前瞻性的颠覆式构想。”
林晓峰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胸口发闷。
这简直是在公然践踏A大的学术尊严!
他继续往下翻,瞳孔猛地一缩。
在陈默一篇关于“分布式神经网络”的课程论文下,赫然出现了一行小字引用——“部分思路被引用于《自然·神经科学》,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阿尔瓦罗·帕斯夸尔-莱昂内教授。”
一个本科生的课程论文,竟然能被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引用?
林晓峰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不端,这背后隐藏的秘密,恐怕比他想象的要恐怖得多。
与此同时,项目复盘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到了冰点。
沈浩“啪”地一声将一叠厚厚的代码打印稿摔在桌上,涨红了脸,死死盯着主位上的高敏副教授,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高老师,我不服!这个项目,从框架设计到核心代码实现,哪一行不是我通宵写出来的?陈默他除了开会时睡觉,提交了几句谁也看不懂的伪代码,还做过什么?凭什么我呕心沥血做完整个项目,得分却不如他一个几乎没参与的人高?”
他的质问掷地有声,在场的其他几位组员也纷纷低下头,虽未言语,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站在沈浩这边的。
努力得不到回报,这对任何一个勤奋的学生来说都是最沉重的打击。
高敏的目光从沈浩激动的脸上移开,落在那份被甩在桌上的代码上。
她拿起旁边另一份薄得可怜的、仅有几页的“报告”,那是陈默交上来的东西。
她翻阅着评审记录,良久,露出一抹复杂的苦笑。
“沈浩,你的工作量和努力,我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你的代码实现能力也确实很强。”高敏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但你的实现方案,太复杂,太冗余了。为了达到95%的准确率,你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需要巨量计算资源才能运行的模型。而陈默的方案……”
她顿了顿,拿起那份薄薄的报告,仿佛上面写着什么天书,“他提出的‘自适应剪枝算法’,虽然只是一个理论框架,甚至没有一行可运行的代码,但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模型冗余的问题。根据我们的模拟推演,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只需要你百分之十的计算资源,就能达到98%的准确率。你的方案是优秀的工程实现,而他的……是更贴近现实、更具商业价值的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
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沈浩心上。
他愣在原地,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引以为傲的复杂工程,在别人几句“伪代码”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另一边,许教授的怒火也达到了顶点。
他绕过了所有中间环节,亲自撰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开除申请,直指教务处。
理由无可辩驳:“学生陈默,长期无故旷课,无视团队协作精神,严重破坏我校优良学风,建议予以开除学籍!”
他将申请书的每一个字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保存到桌面,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提交上去。
为了A大的风气,这个害群之马,必须清除!
然而,就在他准备关闭电脑的那个深夜,办公室的电脑屏幕突然蓝光一闪。
“叮!”
一声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响起,一封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的邮件弹了出来,发件方是校财务处。
“尊敬的许教授,您好。由‘匿名者前沿科学基金会’向您捐赠的五千万人民币科研经费已全额到账。请您尽快规划使用方案。附言:感谢您对贵校学生陈默学术自由的包容与支持,期待您的团队未来能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五……五千万?!
许教授的手悬在鼠标上,整个人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
他反复看了三遍邮件,又登录财务系统,那串刺眼的数字赫然躺在他的项目经费栏里,真实得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感谢他对陈默学术自由的包容?
这封邮件仿佛一个无声的嘲讽,将他引以为傲的铁面无私和学术正义,用一堆冰冷的数字砸得粉碎。
他看着桌面上那份言辞激烈的开除申请,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
这哪里是奖励,分明是警告!
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力量,在用一种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命令他闭嘴。
最后的补考答辩会场,气氛诡异。
高敏作为主考官,看着空荡荡的座位,眉头紧锁。
距离答辩开始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陈默还是没有出现。
就在她准备按规定记录为“缺考”时,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陈默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走了进来,仿佛刚从一场酣睡中醒来。
他径直走到答辩席,甚至没有看高敏一眼,便一头趴在了桌子上,似乎准备继续他的睡眠。
高敏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这是对学术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她正要拍案而起,叫醒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也许,这就是顶级天才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真正的智者,从不拘泥于世俗的繁文缛节。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像藤蔓一样缠住了她的理智。
她眼中的怒火竟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纵容的好奇。
她看着陈默随手丢在桌上的那份“半成品”报告,内容简陋得像一份草稿,核心部分只有几张逻辑图和一行行的数学公式推导。
按照评分标准,这最多只能算及格。
可高敏在系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鬼使神差地在那潦草的图表中,看到了一种大道至简的优雅,在那些公式背后,窥见了一个宏伟而精妙的理论大厦。
最终,她在评分栏上,郑重地写下了“优秀”二字。
林晓峰的调查,也终于在这一天迎来了决定性的突破。
通过特殊渠道,他绕开了层层加密,最终锁定了一笔来自境外的异常资产。
证据确凿——陈默的个人账户中,清晰地显示着一栋位于美国硅谷核心地段的公寓楼的所有权!
一个普通学生,怎么可能拥有如此惊人的财富?
这背后,必然牵扯着巨大的利益交换和学术腐败!
找到了!这就是扳倒他的铁证!
林晓峰心跳加速,手指颤抖着将所有证据打包加密,准备第一时间上报校纪委。
这一次,看谁还能保他!
就在他点击“发送”按钮的前一秒,他的私人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从未见过的加密信息推送。
“警告:您正在尝试干预受保护目标。因您的不懈努力,已提前触发‘学术免疫’特殊成就。请重新评估努力与成功的必然关联性。”
什么东西?
林晓峰还没反应过来,他的工作邮箱“叮”的一声,自动接收了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署。
邮件标题是:“关于邀请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访问学者的正式函件”。
林晓峰的呼吸骤然停止,他点开邮件,金色的联合国会徽和庄重的官方措辞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他奋斗十年都未必能企及的荣誉,是所有学者梦寐以求的殿堂。
可它,却在此刻,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从天而降。
他的手指僵在半空,那封准备发往纪委的举报信,显得如此渺小而可笑。
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坚持,在这一封邀请函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几乎在同一瞬间,遥远的宿舍里,趴在桌上沉睡的陈默,脑海中也响起了一个冰冷的机械音。
“恭喜宿主达成‘学术免疫’成就,解锁‘知识资本化’功能。”
“叮咚。”
他放在一旁的手机亮起,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
“尊敬的陈默先生,恭喜。您的论文《关于自适应剪枝算法在超大规模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初探》,已被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列为6.S198课程指定教材参考文献。”
窗外夜色渐深,刚刚结束了答辩工作的高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陈默那份堪称简陋的答辩报告归档。
文件的命名简单粗暴——“最终版”,但里面附带的一个压缩包却标记着“原始数据-勿动”。
一种无法抑制的学术好奇心,驱使着她的指尖,在那枚小小的压缩包图标上,久久悬停。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