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金翅大鹏鸟岳飞 > 第一百三十四章迁都临安
换源:


       岳元帅神情坚毅,果断传令全军班师回朝。他心思缜密,将军队精心分作三路,从旱路浩浩荡荡进发。一路之上,尘土飞扬,士兵们步伐整齐,纪律严明。经过数日的行军,大军顺利抵达金陵,在城外有条不紊地扎下营寨。

岳元帅昂首挺胸,带领着一众大小将领,神色庄重地来到午门候旨。不多时,高宗传旨宣进。众人鱼贯而入,进入宫殿后,纷纷恭敬地行朝见之礼。高宗望着眼前这些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将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即吩咐光禄寺要精心安排御筵,在便殿为大家赐宴,以表犒劳之情。这日,君臣之间气氛融洽,高宗对众人的慰劳无微不至,满是对将士们辛劳的体恤,种种细节,在此不一一赘述。

过了两日,临安节度使苗傅与总兵刘正彦,差遣官员火急火燎地送奏本入朝。原来,临安的宫殿已顺利完工,他们便奏请高宗迁都临安。高宗展开奏本,细细阅览后,略作思索,便大笔一挥,批准了这一请求。紧接着,传下旨意,令众人赶紧整备车驾,挑选良辰吉日准备迁都。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上百官们顿时炸开了锅。只见有的官员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金陵如今楼橹破败不堪,城郭之内人口稀少,一片空虚之象,依下官之见,迁都实乃明智之举啊。”然而,立刻有官员站出来反驳,他神色激动,言辞恳切地说:“金陵乃是六朝建都之地,拥有长江这一天然屏障,地势险要,可战可守,对于恢复中原大业极为有利,怎能轻易舍弃,迁都实在不妥啊!”百官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李纲听闻此事,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赶忙进宫求见高宗。见到高宗后,他一脸焦急,赶忙上奏道:“陛下,自古以来,中兴之主大多崛起于西北之地,关中地区因此堪称建都的上上之选。如今建都建康,虽说只是中策,但尚可凭借此地号召四方有志之士,共同图谋恢复大业。倘若迁往临安,那无疑是向敌人示弱,尽显惧敌退避之意,此乃下下之策啊!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切不可动摇民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臣实在是忧心如焚,惶恐万分啊!”

高宗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不悦,解释道:“老爱卿有所不知,金陵经金兀术一番洗劫,早已残破不堪,百姓流离失所,如今只剩一座空城,实难长期坚守。而临安南通闽、广,北近江、淮,百姓多以鱼盐之利为生,经济富足,足以休养生息、训练兵马。待我朝兵精粮足之时,再图谋恢复中原,方可万无一失。爱卿又何必执意阻拦朕呢?”

李纲见高宗态度坚决,心意已决,心中明白难以挽回,不禁暗自叹息,无奈地奏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臣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恳请陛下开恩,准许臣告老还乡,安享余年,此乃陛下对臣的莫大恩赐啊!”高宗本就不是个有主见且能纳谏的君主,见李纲主动请辞,正中下怀,巴不得他赶紧离开,省得在耳边聒噪,便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他的请求。李纲心中满是失望与无奈,也没心思通知其他朝臣,当晚便收拾行装,黯然出京,踏上回乡之路。

几天后,岳飞得知了这一系列变故,心中大惊,心急如焚地赶忙带着一众将领入朝进谏。众人进入朝堂,岳飞率先出列,神色严肃地奏道:“陛下,金兀术新遭败绩,此刻正是我朝的大好时机。陛下应坚守旧都,选拔贤良将领,挑选精锐士兵,牢牢掌控要害之地。同时积极储备粮草,召集四方勤王兵马,以图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一雪中原之耻。怎能因贪图一时安逸而迁都,此举必将失去民心啊!况且临安地处海滨,位置偏僻,四面受敌,实非久安之地。苗傅、刘正彦二人奸佞狡诈,不可轻信他们的言辞,以免被其蛊惑!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高宗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说道:“金兵连年入侵,百姓苦不堪言,将士们也疲惫不堪。如今好不容易金兀术战败离去,朕欲派遣使者与金国议和,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之后再徐徐图谋恢复大业。朕主意已定,爱卿不必再多言了。”

岳飞心中暗叹,心想:“这皇帝如此懦弱,一心偏安一隅,实在不是有道明君,难道他真要分裂国家不成?长此以往,国家危矣!看来我得设法壮大自身势力,必要时废帝自立,方能一统天下,还百姓太平盛世。”但岳飞表面上依旧恭敬有加,说道:“陛下既然心意已决,如今天下局势初定,但金军野心勃勃,随时可能再次南征。臣恳请镇守边境襄阳六郡,抵御金军。还望陛下授予臣节制襄阳六郡的权力,另外韩世忠将军不幸阵亡,其麾下兵马,臣也恳请划入臣的管辖范围,以便更好地守卫边疆。”

高宗思索片刻,觉得岳飞的请求合情合理,便点头批准了他的请求。岳飞和众将赶忙一齐跪地谢恩,随后退出宫殿。

高宗接着传下旨意,封岳飞为武昌侯,令其节制襄阳六郡,并将韩家军正式划入岳飞的岳家军,由岳飞统一指挥,镇守襄阳六郡。之后,又传旨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准备起驾南迁。

到了启程之日,天子与后宫眷属纷纷登程,百官们前呼后拥地保驾,许多百姓也拖家带口地跟着一同前往。一路上,队伍浩浩荡荡,声势浩大。不多日,便抵达了临安。苗傅、刘正彦二人早早在城外等候,见到圣驾,立刻满脸堆笑,恭敬地将高宗等人迎进新造的宫殿。

高宗踏入宫殿,环顾四周,只见宫殿建造得精巧绝伦,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心中十分欢喜,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随即传下旨意,将当年改为绍兴元年,还封苗傅、刘正彦二人为左右都督,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金兀术一路狼狈不堪地逃回本国,径直来到黄龙府,面见父王。他低垂着头,神色沮丧,缓缓俯伏在台阶之下,不敢直视老狼主的眼睛。老狼主看到他这副模样,顿时怒从心头起,大声斥责道:“我听闻大王儿你命丧中原,王孙金弹子也不幸战死,你率领的七万雄兵几乎全军覆没在那中原之地,你还有何颜面来见我?”说罢,怒目圆睁,大声吩咐左右:“把他给我绑出去斩了!”

这时,众番官一拥而上,迅速将金兀术五花大绑,正要往外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军师哈迷蚩神色慌张地赶忙跪地,焦急地苦苦上奏道:“狼主啊!这真不能怪四太子无能啊,实在是那岳飞太过足智多谋,狡诈异常。咱们在八盘山、青龙山接连受挫,渡黄河到爱华山又遭惨败,被岳飞一路追至长江,不知死了多少英勇的兵将啊!好不容易侥幸逃命过江,退守河间府。一直等到岳飞的兵马前往湖广,咱们才好不容易定下五路进中原的计策。我与四太子带兵来到黄河,多亏刘豫、曹荣等人献出长江,大军才得以顺利打到金陵。之后又一路追击康王等七人七骑,一直追到杭州。他们君臣被逼下海,四太子的大兵又追到湖广,把康王君臣围困在牛头山。结果岳飞、韩世忠、张浚、刘琦四位元帅,率领十多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前来救驾。咱们与他们大战一场,又节节败退到汉阳江上。当时江上无船可渡,咱们的士兵几乎都被宋军屠戮殆尽。幸亏杜充、曹荣二人兵败前来,用船救了殿下。刚要过江,又遭遇韩世忠的水战,历经千辛万苦才好不容易解决了韩世忠,却又被岳飞打得丢盔弃甲,只能退进黄天荡。后来多亏有神明庇佑,掘开沙土,才从老鹳河侥幸逃生。要不是黄柄奴、高太保二人舍身代死,四殿下恐怕再也回不来了啊!还请狼主开恩,饶恕四太子这一次吧!”

老狼主听了哈迷蚩的话,脸色逐渐缓和,沉思片刻后,觉得他所言确实在理,便传旨放了金兀术。金兀术心中大喜,赶忙磕头谢恩,众番将也因此无罪释放,纷纷告辞离开朝堂,各自回府。

金兀术回到府中,越想越气,心中实在不甘心此次的惨败。他坐在书房,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的复仇之意。一心想着要一雪前耻的他,决定从本国以及草原各部征集兵马。在他的大力号召下,不到半年时间,竟召集了七万骑兵。从那以后,他便日夜督促训练,亲自到训练场巡查,对士兵们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再次南征,与岳飞决一雌雄,夺回失去的一切!

这一天,金兀术把哈迷蚩叫来商议,满脸困惑又带着些许恼怒地问道:“我初入中原时,势如破竹,把康王逼得四处逃窜,还将徽钦二帝囚禁在北方,何等威风。可自从岳飞出现,我却连吃败仗,几乎全军覆没,狼狈逃回,这究竟是为何?”

哈迷蚩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胸有成竹地说道:“狼主,您之前能取得那些辉煌战绩,多亏了宋朝那些奸臣从中相助。可狼主您生性耿直,一看到忠臣便心生欢喜,一碰到奸臣就忍不住生气,还把张邦昌等人都杀了,如此一来,怎能顺利拿下中原呢?”

金兀术听了,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军师说得有理,我之前进军中原,确实仰仗了那班奸臣。可如今要找这样的奸臣,却不知到何处寻觅啊?”

哈迷蚩凑近金兀术,神秘兮兮地说:“奸臣倒是还有一个。当初何卓等五个人,跟着徽钦二帝来到这里。那四个人皆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宁死不屈,最终都壮烈牺牲了。只有秦桧贪生怕死,向您乞求饶命,您将他赶了出去,他便流落在此。我瞧此人乃是个十足的大奸臣。只是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狼主可派人四处寻找,将他找回,养在府中,多给他些好处,过上一年半载,他必定感恩戴德。然后再赐予他大量金银财宝,送他回宋朝,让他做咱们的奸细。如此一来,那宋朝的江山,不就轻而易举地归狼主您所有了吗?这岂不是个绝妙的好计策?”

金兀术听后,眼睛顿时一亮,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拍手称赞道:“真是个好主意!就依军师所言!”随即立刻派小番兵们四处去寻找秦桧的下落。正所谓:落魄无心求富贵,运通富贵逼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