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义父是皇叔 > 第五十一章
换源:


       “去水门。”她将石灰袋挂上马鞍,眼神锐利如三年前麦城初见,“这次我守天璇位。”陨铁簪在她发间嗡鸣,与刘封腰间的刀共鸣出古老战歌。

白帝城的冬雨淅淅沥沥,敲打着七星潭边新筑的水泥堤岸,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刘封伫立在潭边,双手不由自主地摩挲着腰间玉珏上的北斗纹路,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道镌刻的深浅。昨夜刘备咳出的蓝紫色粉末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那诡异的颜色和质感,分明是磁铁矿与硫磺的混合物。三年前穿越伊始,他在一座古墓中发现的“司南玉佩”秘密,此刻像一块巨石在喉间凝成块垒,让他呼吸都觉得有些滞涩。

“将军,飞熊锐士密报。”王平独臂上前,递来的绢布还带着淡淡的硝石气味。他脸上带着一丝凝重,独臂因用力而青筋微微凸起,眼神中满是对情报重要性的认知。刘封接过绢布,缓缓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精细的东吴舰队布防图,图上的线条勾勒得极为精准,每一艘舰船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在布防图的角落,“建业船坞司南定位”的字样格外醒目。刘封的指尖在“司南”二字上不自觉地收紧,指节泛白,考古记忆突然如针扎般刺痛——他猛然想起,湖北江陵出土的东汉司南佩,正是用磁石与硫磺制成,这与刘备咳出的粉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这时,关银屏发间的陨铁簪突然发出一阵嗡鸣,声音细微却异常清晰。她脸色一白,身体踉跄了一下,连忙扶住城墙雉堞才稳住身形。她眉头紧蹙,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不安,声音带着些许颤抖:“东南方...有东西在呼应...”话音未落,白帝城突然地动山摇,脚下的土地剧烈震颤,七星潭的水像是被煮沸一般,翻腾起巨大的水花,浪涛拍打着堤岸,发出骇人的声响。刘封怀中特制的司南,其磁勺疯狂旋转,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最终猛地停下,稳稳地指向潭底。众人顺着磁勺的方向望去,只见潭底有十二具青铜棺椁缓缓浮起,棺椁表面刻满了神秘的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透着一股阴森诡异的气息。

“结三才阵!”刘封回过神来,厉喝一声,声音在震颤的空气中格外响亮。他眼神锐利如鹰,脸上写满了坚毅,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在突发状况前迅速做出反应。飞熊锐士们训练有素,听到指令后立刻行动,迅速分为三组:一组士兵手持石灰袋,神情严肃地快步跑到潭岸边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封锁潭岸;一组士兵迅速架起硫磺弩箭,箭头对准潭中,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动静;最后一组士兵手持陌刀,身姿挺拔,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护卫在周围。现代战术思想与汉代兵器在刘封脑中完美融合,就像三年前麦城突围时,他用硫磺烟雾迷惑吕蒙那样,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

潭中央最大的那具青铜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棺盖炸裂开来,碎片四溅。糜芳的干尸从棺中缓缓站起,他胸前嵌着一块巨大的磁石,竟踏水而来,步伐僵硬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威压。刘封眼神一凛,握紧手中的陨铁刀,在雨中划出一道银弧,刀光凛冽。刀锋接触磁石的瞬间,迸出蓝紫色的火花,那火花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刺眼。这场景与三年前他在古墓中触碰那枚司南玉佩时如出一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你以为你的到来是意外?”干尸的颌骨艰难地开合着,发出的声音如同齿轮摩擦般刺耳难听。刘封脸上闪过一丝错愕,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他紧盯着干尸,等待着下文。“我们等了两千年...”干尸继续说道,声音里透着一股跨越时空的怨毒。就在这时,关银屏发间的陨铁簪突然自行飞出,刺入干尸胸前的磁石。随着一声闷响,干尸的残骸化作粉末,在空气中飘散。刘封定睛细看,那些粉末在空中排列的形状,竟然是北斗七星,这让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是磁控机关术。”刘封蹲在潭边,看着士兵们用石灰水中和最后一具干尸身上的磁石,缓缓开口说道。他脸上带着思索的神色,将现代地质学知识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给王平:“某些特殊磁矿会影响神志,当年徐州匠人献的司南玉佩就是...”

“就像麦城突围时吴军突然发狂?”关银屏突然插话,她手中的陨铁簪在掌心微微颤动,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刘封闻言一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他想起了那个改变一切的时刻——建安二十四年冬的灵魂穿越,让他救下了本该战死的关羽,却也因此导致荆州更早陷落,这正是他改变的第一个历史节点,没想到关银屏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关联。

王平突然指向潭底,脸上带着惊讶和好奇:“水下有光!”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透过浑浊的潭水,隐约能看到七根青铜柱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柱顶摆放的陨铁兵器与刘封手中的“摇光刀”纹路一模一样。刘封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想起考古报告中随州出土的战国“兵主祭器”,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心中浮出水面:难道有人早在数百年前就在研究磁控武器?

黎明时分,天色渐渐放亮,诸葛亮派来的工兵正有条不紊地用水泥封填七星潭。刘封在潭边踱来踱去,突然发现了半截竹简。他弯腰捡起,上面记载的“北斗注死”磁控术与三年前古墓中看到的如出一辙。简末画着七柄陨铁兵器的图样,在摇光刀旁边,有一行小字标注:“建安二十四年腊月,左校令赵五制”——这正是他穿越过来的那一天。刘封拿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不解,这一切难道都是早已注定的?

“东吴舰队转向了!”瞭望塔上的士兵高声喊道,声音中带着焦急。刘封立刻举起远镜望去,只见吴军战舰正在迅速重组阵型——从北斗七星的形状变成了箭矢形状。凭借着现代军事知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总攻的信号。

白帝水门的战况比预想中还要糟糕。陆逊的“解烦兵”穿着镶嵌磁石的铠甲,所到之处,守军纷纷陷入癫狂,失去了战斗力。刘封看到这一幕,脑中迅速闪过第八十八章结尾被摧毁的磁石,他当机立断,大声下令:“飞熊锐士换石灰箭!瞄准铠甲缝隙!”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士兵们瞬间找到了战斗的方向。

石灰箭雨笼罩城墙的瞬间,关银屏率领的陌刀卫如同一道锋利的利刃,毫不犹豫地杀入敌阵。她的刀法中带着关羽的影子,刚劲有力,每斩落一名敌将,就有磁石被挑出粉碎。刘封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幕,眼神复杂,突然明白历史修正的代价——本该在建安二十四年死去的关羽虽然残废退场,却让关银屏继承了“武圣”的血脉,让她在战场上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小心!”王平的独臂突然拽开刘封,他脸上满是惊慌,眼神中充满了后怕。一支磁石箭擦过刘封的耳际,深深射入身后的城墙,被箭羽扫到的亲卫瞬间变成了疯狂撕咬的野兽。刘封心中一凛,手中的摇光刀凌空劈碎飞来的磁石,火花四溅。他迅速与关银屏背靠背站好,组成了三年前发明的“双极阵”——当年麦城突围时的战术,此刻竟成了保命的关键。两人眼神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和信任。

黄昏时分,战斗终于结束,最后一块磁石在石灰水中慢慢溶解。刘封坐在城墙残骸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伸手抚摸着缴获的吴军密件。密件上记载的“司南导航”技术,竟与他在江州建立的情报机构用的磁针定位法惊人相似。这让他心中充满了疑惑,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

“不是时空重叠。”他喃喃自语,将密件扔进火堆。火焰舔舐着绢布,很快将其吞噬。三年来所有他自以为的“超前发明”,其实都有汉代的原型:开水消毒法源自张仲景《伤寒论》的记载,阉猪技术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雏形。正如架构设定强调的——两个时空毫无关系,只是现代知识让他更早发现了历史本就存在的技术。

关银屏递来一壶热酒,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刘封接过酒壶时,注意到她手腕上新添的伤疤——那是为了中和磁毒,用石灰水灼烧留下的痕迹。这让他想起三年前,他用现代医学知识救关羽时,也不得不以关羽的永久残疾为代价。历史的修正,从来都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想什么?”关银屏的问话将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刘封望向正在用水泥修复城墙的士兵们,他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在想历史就像这水泥,看似被我们改变了形状,其实成分从未变过。”

深夜的军帐中,灯火摇曳,映照着刘封疲惫的脸庞。他坐在案前,整理着三年来改变的历史节点:救关羽导致荆州过早失守,但也保住了蜀汉的精锐部队;夷陵之战时,他用火攻预警减少了损失,代价却是张飞重伤;如今粉碎了磁石阴谋,不知又要付出什么代价...他越想越觉得沉重,眉头紧锁。

刘封攥紧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慌和悲痛。他突然明白历史修正的终极代价——建安二十四年本该病逝的诸葛亮,因为医疗改良得以延寿,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回归正常,就像梦一场。刘封知道每次重大历史改变,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帐外传来关银屏调试弩机的声响,那细微的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刘封将信纸凑近火把,火光跳跃着,映照出他复杂的神情。在火光中,他仿佛看见三年前古墓坍塌的瞬间,那枚带他穿越的司南玉佩上,也刻着同样的北斗纹路,一切似乎都在一个巨大的轮回之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