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规则之主 > 第三章 假死之局 (下)
换源:


       棋盘上的涟漪:赵千城的等待与试探

禁军都尉府,灯火通明。

赵千城一夜未眠。他负手站在书房中央那副巨大的王城堪舆图前,目光深邃,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潭。乱葬岗发现女尸的消息,是他亲自下令封锁的,但同时,他又通过一些特定的渠道,将“疑似公主尸身被寻获”的模糊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悄然散播了出去。

他在等待。等待水面泛起的涟漪,等待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鱼儿,因为这颗石子而惊慌失措,露出马脚。

那枚刻着“璃”字的玉佩,此刻就静静地躺在他书案上的一个锦盒中。他反复摩挲着玉佩冰凉滑润的表面,心中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苏璃,那个曾经被他视为笼中之鸟的前朝公主,真的会如此轻易地就死在这样一个肮脏的地方吗?

“大人,”一个心腹校尉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道,“城西悦来客栈的掌柜刚刚派人来报,说昨夜有两个形迹可疑的女人在他店里打探过乱葬岗女尸的消息,还特意问了尸体的衣着和……和玉佩的事。”

赵千城眉毛一挑:“哦?可看清是什么人?”

“掌柜的说,那两个女人都用帷帽遮着脸,看不清容貌,但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她们出手阔绰,问完话就匆匆离开了。”

“继续盯紧城中各大客栈和落脚点,任何打探此事的可疑人等,都不要放过。”赵千城沉声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像是第一条被惊动的鱼。

紧接着,又有消息传来。

“大人,百花楼那边传来消息。据说,最近楼里的姑娘们私下里都在议论,说前朝宫里逃出来的一个小宫女,前几日在贫民窟里见到了一个和公主殿下身形很像的重病女子,还说那女子身边似乎已经没有其他人照顾了。”

“百花楼?”赵千城冷笑一声,“那种地方,消息传得比风还快,真假难辨。不过,倒也值得留意。”他知道,百花楼是王城最大的情报集散地,各方势力都在那里安插了眼线。如果苏璃真的还有同党,他们很可能会利用百花楼来传递消息。

一条条看似零散的消息,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赵千城这里。有些消息明显是空穴来风,有些则带着刻意引导的痕迹。赵千城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耐心地筛选着、分析着,试图从这片迷雾中,找出真正的猎物。

他知道,苏璃的“死”,必须得到最权威的“证实”,才能彻底打消陛下的疑虑,也才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前朝余孽彻底死心。而这个“证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凶险的博弈。

暗流涌动:百花楼内的风声

百花楼,后院,一间偏僻的柴房内。

苏璃和柳如是相对而坐,神色凝重。

“公主,消息已经放出去了。”柳如是压低声音道,“我让几个平日里嘴巴最碎的丫鬟,在伺候那些贵客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提到了‘公主贴身宫女携重宝潜逃’以及‘贫民窟发现疑似公主的重病女子’的事情。按照您的吩咐,我还让人在城西那具女尸的衣物上,悄悄做了一些手脚,留下了一些只有宫里老人才会注意到的细微针脚。”

苏璃点了点头:“很好。赵千城现在一定在全力追查这些线索的来源。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他‘顺理成章’地找到那个‘献出’玉佩的‘叛徒’。”

这个“叛徒”的人选,她们也早已物色好。那是百花楼厨房里一个手脚不干净、平日里就喜欢偷鸡摸狗的粗使仆妇。柳如是会设下一个局,让这个仆妇“意外”得到一枚与苏璃那枚玉佩极为相似的赝品,并且让她相信,只要将这枚“玉佩”献给官府,就能得到一大笔赏钱。

“可是,公主,万一那个仆妇起了疑心,或者赵千城从她身上查出了破绽,那我们……”柳如是还是有些担忧。

“所以,我们还要再加一道‘保险’。”苏璃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要让赵千城相信,这个仆妇之所以能得到玉佩,是因为她‘偶遇’并‘救助’了那个真正从宫里逃出来、并且在最后关头‘背叛’了我的贴身宫女。而那个宫女,在将玉佩托付给仆妇后,就因为伤重不治而‘死’了。”

这是一个套中套的计策。用一个假“叛徒”的死,来掩盖另一个假“叛徒”的献宝行为,从而让整个事件链条显得更加“真实”和“曲折”。

柳如是听得心惊肉跳,却也不得不佩服苏璃的心思缜密。这位曾经不谙世事的公主,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后,仿佛一夜之间就褪去了所有的天真与柔弱,变得果敢、狠厉,甚至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静。

“红袖,这件事过后,你也要尽快想办法脱身。”苏璃看着柳如是,眼神中带着一丝歉疚,“百花楼虽然暂时安全,但终非长久之地。赵千城这次如果被我们骗过,将来一旦察觉,第一个怀疑的,可能就是这里。”

柳如是摇了摇头,坚定道:“奴婢的命是公主救的。只要能助公主成就大业,奴婢万死不辞。公主不必为奴婢担心,奴婢自有脱身之法。”

棋手的凝视:林宇的“点评”

虚空之中,林宇饶有兴致地看着光屏上苏璃和柳如是精心策划的这一切。他的嘴角,始终噙着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有点意思……真有点意思……”他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绝境之中,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这个苏璃,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也更狠得下心。‘将计就计’这四个字,她不仅理解了,还举一反三,玩出了这么多花样。”

他看着苏璃那张因为连日劳心费神而略显憔悴,却依旧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脸,心中那份病态的好奇与掌控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布下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残局,却引得棋盘上的棋子们自己演化出了无数精妙的后续。

“不过……这个赵千城,也不是省油的灯啊。”林宇的目光转向另一块光屏,上面显示着赵千城在都尉府中沉思的模样,“他布下的网,看似松散,实则暗藏杀机。苏璃的这个计划,虽然精妙,但也不是全无破绽。”

他伸出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调出了与“赵千城”相关的因果线。他发现,赵千城已经开始对百花楼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怀疑,尽管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如果让苏璃的计划进行得太顺利,那这场戏岂不是很快就要结束了?”林宇的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得给他们双方都增加一点‘难度’,让这场猫鼠游戏,变得更精彩一些才行。”

他沉吟片刻,指尖在虚空中再次轻轻一弹。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意念,如同微风拂过水面,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赵千城纷乱的思绪之中。那道意念,并没有直接告诉赵千城任何答案,只是在他脑海深处,种下了一颗微小的、关于“巧合”与“伪装”的怀疑种子。

“去吧,我的棋子们。”林宇靠在椅背上,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让我看看,你们究竟能在这盘棋上,走出怎样出人意料的结局。”

高潮前的迷雾:真假难辨

接下来的几天,王城之内,暗流汹涌。

关于“前朝公主苏璃已死于乱葬岗”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愈演愈烈。各种版本的“目击证词”和“知情人爆料”,层出不穷。

有人说,亲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女子,在城西贫民窟一带奄奄一息,身边只有一个同样狼狈的宫女照料。

有人说,那个宫女后来为了活命,狠心抛弃了病重的公主,独自逃走了。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曾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仆妇,在乱葬岗附近徘徊,后来还从衙门领了一大笔赏钱。

这些真真假假的流言,如同弥漫在王城上空的浓雾,让所有人都看不清真相。

赵千城坐镇都尉府,每日里都会收到雪片般的情报。他派出去的探子,也确实“抓获”了那个试图用假玉佩冒领赏钱的百花楼仆妇。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当然,这是在柳如是的暗中安排下,演给外人看的一出戏),那个仆妇“招供”说,玉佩是从一个已经死去的“宫女”手中得来的,那个宫女临死前,声称这是“苏璃公主”的信物。

一切的证据链,似乎都完美地指向了一个结论:苏璃公主,确实已经死了。而且,死得相当凄惨,甚至在临死前,还遭遇了亲信的背叛。

就连李冀,在听取了赵千城的详细奏报,并亲自“秘密”查验了那枚“从尸身上搜出的玉佩”后,也渐渐相信了苏璃的死讯。他下令,厚葬那具“公主的尸身”(实际上只是一具无名女尸),并昭告天下,宣称前朝余孽已除,大周国祚稳固。

一时间,王城之内,人心惶惶的气氛似乎消散了不少。那些曾经暗中同情前朝的官员和百姓,在听到公主的“死讯”后,也大多熄了不切实际的念头。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赵千城的心中,那颗由林宇悄然种下的怀疑种子,却在悄悄地发芽。

他总觉得,这一切……太过顺利了。顺利得像一场精心编排好的戏剧。每一个证人,每一份证词,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将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果。尤其是那个百花楼的仆妇,她的“招供”,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赵千城总觉得,她的眼神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丝不自然的恐惧和刻意。

“百花楼……”赵千城看着堪舆图上,百花楼那醒目的标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柳如是……那个女人,不简单。”

他决定,在正式向李冀奏请“结案”之前,再对百花楼,进行一次突击搜查。这一次,他要亲自带队,不给任何人通风报信的机会。他要看看,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苏璃和柳如是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向她们逼近。她们精心策划的“假死之局”,虽然暂时骗过了所有人,却也让赵千城这条嗅觉敏锐的猎犬,将最后的怀疑目光,锁定在了她们真正的藏身之所。

而林宇,则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期待着这场“高潮迭起”的大戏,将如何收场。他甚至有些恶趣味地想,如果苏璃和赵千城,在百花楼里来一场面对面的“亲密接触”,那场面,一定会非常……有趣。

夜色,再次降临王城。百花楼内,依旧是歌舞升平,靡靡之音不绝于耳。但在那浮华的表象之下,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即将在黎明前,拉开序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