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文一手握拳,抵在唇边,低咳了一声。
宋立夏和宋小满眼前一亮,争先恐后的冲了过来。
“师伯……”
宋向文又咳了一声,止住了兄弟俩的话头,沉声道:“有什么事儿不能回家再说?”
说完,抬腿就往堂屋走。
宋立夏和宋小满立刻闭上嘴,跟上了宋向文的步伐。
宋南星抿了抿嘴,走向了一旁的药房,把独属于自己的竹椅拎了出来,放在走廊上,端过早已经凉透了的野山茶,慢条斯理的品了起来。
虽然茶的味道差了点,但配合着宋小满那激情澎湃的故事,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欧皇”就是“欧皇”。
宋向文和宋南星求而不得的真相,居然让宋小满看了个真真切切。
高巧春的话,也的的确确只能信一两成。
隔壁跃进大队的的确确是来了两个女知青,两个都是外省来的,还是同乡。
落水的那个也的确受了委屈,却并没有想不开非要跳河,而是被她同乡那个女知青给推下去的。
高巧春和宋志宏也不是偶遇到这种情况,而是早早的候在旁边的芦苇丛里面。
看到那女知青落了水,宋志宏立刻跳进了水里。
宋立夏和宋小满本以为这丫的打算救人,谁知道这丫的扎进水里以后,非但没有把人给救起来,反而拉着浮浮沉沉的女知青往水里拖。
女知青一连喝了好几口水,再也没有力气挣扎,宋志宏这才罢手。
高巧春也等到这个时候,才转身朝着药房这头跑去……
后来的事儿,宋向文和宋南星亲身经历,倒是不用赘述。
却不知道他们走后,在围观群众的鼓动下,“失去清白”的女知青,被高巧春和宋志宏母子俩给带回了家。
想必,不久以后,他们就能吃到宋志宏的喜酒了。
宋向文挑了挑眉,沉声问道:“那女知青是自愿跟着他们娘俩走的?”
宋立夏和宋小满齐齐点头。
人,不可能如此健忘。
不久前,把自己往水里拖的凶手都认不出来,还自觉自愿的跟着他回家。
宋向文突然间觉得,宋南星那个离谱的猜测,居然还真有几分道理。
“送医下乡的事儿先停一停,你们有空多往山上走走,多看看。
咱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防着点总没有坏处。”
宋立夏还一头雾水,宋小满却秒懂,宋向文这是让他和宋立夏监视高巧春一家子的动向呢!
宋小满想了想,道:“要不,让大哥陪着果果上山采药,我去找江老爷子学习学习?”
高巧春可是生产队的饲养员,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大猪圈,和江老爷子住的一间半也就一墙之隔。
这年头,谁不看重那点工分?
饲养员可是满工分,多少人盯着呢!
就高巧春那抠门劲儿,哪会拱手让人?
哪怕她今天娶媳妇,那也得把猪喂了,把工分赚到手才肯回去喝那杯媳妇茶。
所以,一间半的监视效果,可不比山上差。
说不定,透过那不隔音的共墙,还能听到点什么呢!
宋向文闻言一笑,道:“你天天往一间半跑,也太醒目了些。
最好跟江家那小子通个气,让他搭把手。”
宋小满想了想,笑道:“收买那小子可不简单,一只兔子跑不掉。”
宋向文笑眯眯的说道:“兔子而已,让你爹走一趟大峰山就有了。
高巧春那边的消息,可不是一只兔子能比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宋小满多少还是有点舍不得。
“便宜江靖川那小子了!”
宋向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你可得跟果果学学,眼光放远一点。”
宋南星之所以舍得,还不是因为她手里头不差钱?
虽然宋小满腹诽不已,但这话却打死都说不出口。
毕竟,宋向文也给过他同样的机会,是他自己没能抓住的。
早已经错失良机的他,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硬生生咽下这口气,认真听训咯!
直到这个时候,后知后觉的宋立夏才算是回过味儿来。
他看看宋向文,再看看宋小满,憨厚的脸上,满是尴尬。
“大家婆那边的山挺陡的,果果年纪小……”
宋向文点了点头,道:“那还是你们俩去吧!
一间半那边,跟江家那小子通个气,少不了他那只兔子。”
对于家里重女轻男的情况早已经烂熟于心,并无力反抗的宋小满,撇了撇嘴,跟在宋立夏身后,拖着脚步朝着一间半迈进。
难得看到斗志昂扬的宋小满露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江靖川的好奇心一下子达到了顶峰。
“你这是,怎么了?”
宋小满附在江靖川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阵,才算是把事情的始末给讲了个清楚。
江靖川听完以后,笑得那叫一个合不拢嘴。
可不是因为宋小满许诺的那只兔子,而是难得看到宋小满吃瘪,幸灾乐祸的原因。
果然,老天爷不会可着他一个人欺负。
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会笼罩除宋南星以外的所有人。
相应的,宋南星这种逆天的“妖孽”,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妖孽”,就不配有朋友。
至于什么时候才配?
那就要看她什么时候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
对!就是这样!
江靖川脑子里面转了百八十个主意,面上却一点都不显。
“作为同桌,咱们俩谁跟谁。
别的事儿咱办不到,这点小事儿,我肯定搞得定!
兔子什么的就算了!
听说立夏哥马上上初中了,你的课本能不能借我看看?”
宋立夏瞥了一眼宋小满。
见宋小满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宋立夏立刻松了口。
“都在家里呢!
你现在就要吗?”
江靖川瞥了一眼在地里赚工分的江永华老爷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宋南星可以跳级,他也可以。
一年五块的学费虽然不多,但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过,不是现在。
江靖川打定主意,就跟着宋立夏和宋小满取书去了。
打那天起,江靖川就没有出过门。
白天看书,等江永华老爷子和曹勇下工以后,开始查漏补缺。有了这俩“私教”,江靖川很快就把那薄薄的几本课本给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