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人在汉末,我竟是塞外蛮夷 > 第六十一章:天下风雨下
换源:


       “一曰不介入。中原混战,无论谁胜谁负,短期内皆无力北顾。我等着力整合西域,贯通河套,开发矿藏,推广农桑,积蓄实力方为上策。此时卷入,徒耗元气,为他人作嫁衣。”

“二曰不刺激。对并州丁原,可暂避其锋芒,令边塞守军谨守城池,不予其挑起边衅之借口。其南下京师,必陷泥潭,届时并州空虚,其势自衰。对朝廷……无论谁掌权,我等表面仍尊奉诏令,维持定襄郡守、前将军之名义,韬光养晦。”

“三曰不放松。加紧练兵,尤其是新降之西域仆从军,可由白起将军严加操练,以胡制胡。‘铁龙’计划务必加速,河套沃野,乃未来根基。东西厂之情报网络,需持续加深、加广,尤其是对董卓、袁绍、曹操等潜在枭雄之动向,要紧盯不放。”

姬发颔首,深以为然:“善!便依此策。令:边塞各城,提高警戒,但无令不得主动出击。给白起去信,西域之事,全权委任于他,我要尽快看到一支可用的仆从军。令:欧大锤,工坊全力运转,优先保障铁轨与军械。令:蔡公,学宫可扩大规模,不拘胡汉,择优而教,灌输忠义(忠于定襄)之理。”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另外,让雨化田,给丁原找点‘小事’做做,不必伤筋动骨,但要让他南下之路,不那么顺畅。比如,并州境内的小股‘马匪’突然活跃一下,劫掠几批他的粮草,或者散播些他欲借清君侧之名行割据之实的流言……总之,让他慢下来,烦起来。”

“主公英明!”萧何眼中闪过赞赏,主公已深得权谋三昧,此举既能稍泄被丁原敌视之愤,又能拖延其步伐,加剧京师的混乱,可谓一石二鸟。

“至于董卓……”姬发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支正在东进的虎狼之师,“让他去洛阳闹吧。闹得越大,未来……我等收拾山河,才更名正言顺。”

命令迅速被下达。定襄郡这台战争机器,在姬发的意志下,更加高效而低调地运转起来,如同一头潜藏于北境的巨龙,默默舔舐鳞爪,积蓄着足以改变天下的力量,冷眼旁观着中原大地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洛阳,夜幕之下。

嘉德殿内,灵帝的呼吸终于渐渐微弱下去,直至彻底消失。张让颤抖着伸出手,探了探鼻息,猛地缩回手,脸色惨白如纸。陛下……驾崩了!

短暂的死寂后,是极致的恐慌和更加疯狂的算计。“快!封锁消息!绝不能外传!”“立刻去永乐宫,请董太后与董侯(刘协)!”“控制住长秋宫何皇后与史侯(刘辩)!”“通知蹇硕,让他依计行事,控制宫门,准备……立董侯!”

十常侍的阴谋在死亡的阴影中加速推进。而与此同时,大将军何进也收到了宫内眼线冒死传出的模糊消息——陛下,可能已经不行了!

“进宫!立刻调兵,随我进宫!”何进再也按捺不住,拔出佩剑,怒吼道。

袁绍、曹操等人纷纷起身,甲胄铿锵。“末将愿往!”“诛杀阉宦,就在今日!”

洛阳的街巷中,火把骤然增多,兵马调动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方要保权保命,一方要报仇雪恨,双方最后的耐心都已耗尽。

剑拔弩张,流血冲突,一触即发。

而远方的道路上,丁原的并州军正在南下,董卓的西凉铁骑正在狂飙突进。

中平六年的这个夜晚,大汉帝国的天命,仿佛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即将彻底倾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