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学。
下课铃响了。
数学课的王老师收拾着教案,扭头冲萧雨凝笑:“雨凝,后两节课没你的吧?要不要去兴盛街逛逛?好些好吃的回去?”
萧雨凝正收拾桌子,闻言抬头笑了笑:“也行,正好有点饿了。说起来,好久没去吃张记的猪肉包了,他们家的面发得劲道,去晚了可买不着了。”
“张记?”
王老师刚拿起的包又放下了,一脸“你过时了”的表情,
“现在谁还去张记啊?李婶家的也不去了,要吃包子,都往那个赶骡子车的小伙子那儿去!”
萧雨凝愣了愣,手上作动停了下来,好奇问:“赶骡子车的?兴盛街集市不就张记和李记两家包子铺吗?这都多少年了,一直都是,啥时候冒出来个赶骡子车的?”
旁边教音乐的李老师也凑过来,“就这两天的事!”
“你是没吃过他家的包子,那味道没话说的,绝了!每天下午赶着骡车来,就摆在张记斜对面。”
“你是没见,那队伍排得,从街这头能绕到巷尾,学生、街坊、连咱们学校的几个老师,都天天惦记着。”
萧雨凝更惊讶了:“比张记和李记还火?他们两家做了几十年,一直很受欢迎啊。”
王老师咂咂嘴,像是在回味:“欢迎那是以前没吃过更好的。这不,一对比,好坏就吃出来了。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而且里面的馅还新奇,有创意。”
“可不是嘛。”李老师点头,一脸赞同。
“我公公吃了小半辈子张记家的包子,不吃就不舒坦。现在习惯也改了,每天早早排队去买新来的那家,说“这包子吃的有滋味”。”
“张记和李记最近都改上午出摊了,听说下午根本没人去,被那小伙子挤得没生意。”
萧雨凝从小就知道张记和李记家的包子好吃,名声大,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新来的、赶骡车的小贩,能把两家老字号比下去?
“真有这么厉害?”她有点不信,又有点好奇。
王老师拿起包,冲她眨眨眼:“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再不去,估计连馅渣都剩不下。我听说,那小伙子的包子卖得快,去晚了就没了。”
萧雨凝毫不犹豫站起身:“走,去瞧瞧。”
李老师一脸为难,不舍的说:“最后一节是我的课,我去不了,你俩去吧……”
……
兴盛街尾
苏明成早餐店里,苏老栓背着手在油腻的地砖上踱来踱去,眉头拧成解不开的疙瘩,叹息声一声比一声重。
当墙上的挂钟走到十点的时候,他猛地停步,冲后厨喊:
“都快晌午了!一笼屉包子、一碗粥都没卖出去!房租、煤炭水电一天五毛,光卖不出去的米面粮食就白搭进去几十斤,这是挣钱吗?这是往水里扔钱。开业到现在净亏进去八十多,再这么下去,不如关门算了,省得在这儿丢人现眼!”
儿媳妇王翠兰捏着只出不进的账单从后屋出来,眼眶红红的,声音委屈:“爸,您以为我愿意啊?从开店到现在,三个月了,客人就没超过十个!笼屉里的包子软塌塌的,我们自己都不爱吃,更别说城里人了。别家都热热闹闹的,就咱这儿连苍蝇都懒得落,哪有这样开店的?”
苏老栓猛地回头,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你还有脸说!我说要你们开杂货铺,老大非要开早餐店,现在好了,街坊都笑话咱苏家,说咱是打肿脸充胖子。”
苏老栓声音狠厉继续说:“我告诉你,我宁愿全家喝西北风,也不能让这店黄了!我苏老栓活了大半辈子,啥时候让人戳过脊梁骨?没本事还学人开店,开业三个月,连个回头客都留不住,一直亏本!再这么亏下去,饭店也不用开了,全家都得喝稀粥!还指望着挣大钱?做梦!回村里地里刨食去吧!”
苏老栓脾气火爆,王翠兰被骂得直掉眼泪,委屈地不行:“我也不想啊!可店里生意差,不就是因为咱这饭味道不行吗?等明成找着好的厨师,生意肯定能好起来……”
“好个屁!”
苏老栓气得抓起桌上的空碗就想摔,又硬生生忍住了。
“那王八蛋找了俩月了,除了带回一嘴瞎话,还找到啥了?当初他拍着胸脯说,能请到县城的老师傅,结果呢?汗毛都没有一根,现在倒好,钱花光了,人也不知道蹿哪儿去了,留这烂摊子让咱收拾!”
“当家的,少说两句吧。”
苏老妈赶紧从灶房跑出来,拍着苏老栓的后背顺气。
“气坏了身体咋整?孩子们也不是故意的……”
苏老栓甩开她的手,端起桌子上的茶猛喝了两口,气顺匀了,继续冲站在一旁的王翠兰吼道,“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招揽客人!客人能平白从天上掉下来吗!”
王翠兰被吼的委屈,憋着一肚子气转身出去了。
苏老栓闹心的蹲在地上抽旱烟,苏老妈见好好一个家,闹成这样,也很无奈,想劝劝苏老栓,
“当家的,收收你那臭脾气,明成也是好意,那成想……”
不说还好,一说苏老栓的脾气更爆了,一脚踹翻旁边的板凳,对着苏母的脸就是一顿输出:
“都是你惯的!小的整天游手好闲,除了去赌博就是喝闷酒,正经活不干;大的也不听话,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学人家开店,说能发大财,现在好了,财没发,攒了一辈子的家底都快败光了!”
正吵着,斜对面突然“噼里啪啦”响起一阵鞭炮声。
王翠兰突然脸色煞白地冲进来:“爸!妈!不好了!斜对面……斜对面开了家新店,人都挤疯了!”
“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