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京城,寒风如泣,雪花如絮。这座巍峨的贾府,恰似一座雕梁画栋的牢笼,锁住了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与情愫。窗外是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窗内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事重重。
•••
宁国府的掌权人贾珍,独立在朱漆雕花的长窗前,眉间蹙起的褶皱,比那寒风中的枯枝还要深刻几分。年关啊年关,你这般无情地逼近,可知我心中有多少难以言说的苦楚?年终结算、员工奖金、家族聚会、走亲访礼……每一桩每一件,都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割在我的心上。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喃喃自语:“老天啊老天,你为何总要这般折磨人?这银钱上的缺口,教我如何弥补?”
他日日盼,夜夜想,仿佛等待情人般期盼着那最重要的现金流——庄子的地租。直到那一日,黑山村的乌进孝顶风冒雪而来,像是从遥远天际飘来的一叶孤舟。
那场面,不像是交租,倒像是朝贡。清单长得如同情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写满了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还有各色杂鱼千余斤,炭若干担,米若干斛,最后是那白花花的银子二千五百两。
若是寻常人家,怕是要喜极而泣。可珍大爷只淡淡一瞥,嘴角便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嘘——”他轻叹一声,那声音里的失望,比窗外积雪还要寒冷。“我说老乌啊,你这可是在与我开玩笑么?”他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刺骨的凉意,“我日日思,夜夜想,算来你今年少说也得给我五千两银子。可如今……如今这些,连给丫头们发年终奖都不够啊!”
乌进孝急忙诉说苦难,字字血泪,句句辛酸。说什么今年收成不好,又打雷又下雨,粮食减产,动物跑路……好一篇声情并茂的灾情报告。
贾珍却不吃这一套,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你们底下人那些心思,我又何尝不知?定是自己先克扣了一番。”他的声音忽然激动起来,“你可知道我这边的难处?那边府里元春娘娘省亲,盖了大观园,银子花得如同流水一般!我这边的进项反倒少了,这教人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这时,他的儿子贾蓉轻笑着插话,那笑声里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爹爹,难不成还指望娘娘从皇上那里掏钱贴补咱们不成?她每次回来,都是纯纯的高端消费,咱们还得自掏腰包把场面撑足喽!不然,岂不是要教人看了笑话去?”
贾珍闻言,心中更是涌起无限酸楚。他长叹一声,那叹息声在空旷的厅堂中回荡:“罢了罢了,真是黄柏木做棒槌——外头体面里头苦啊!”这句话,道尽了多少豪门深处的无奈与心酸。这场年度催债大会,最终在尴尬而不失礼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只留下无限惆怅在空气中弥漫。
•••
好不容易凑齐了钱物,迎来了年终最重要的祭祀大典。
啊!那场面,堪比最华丽的戏剧!贾府宗祠里,灯火辉煌,红毯铺地。所有贾氏男丁,从最高领导贾敬,到贾赦、贾政等中层领导,再到贾宝玉、贾琏、贾蓉等青年才俊,全都盛装出席,按着辈分、职称排列整齐,一丝不乱。
女眷们则在另一处,以贾母为首,同样阵容豪华。整个过程中,庄严肃穆,安静得只能听到玉佩相碰的叮当声,如同最动人的乐章。
作者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外景记者”——薛宝琴小朋友。她初来乍到,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正好替我们这些读者好好参观了一番贾府宗祠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匾额,是前朝皇帝御笔亲题;那对联,是书法大家真迹。处处都在诉说着四个字:“我!们!阔!过!”
这场祭祀,流程复杂,仪式感十足,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演员,表情管理完美。想象一下,一大家子人,心里可能各自想着年终奖、新衣裳、晚上吃些什么,面上却都是一副“祖宗在上,我等不胜惶恐”的虔诚模样。这演技,不去拿个小金人,真是可惜了。
•••
熬过了严肃的祭祀,终于迎来了喜闻乐见的元宵团建!荣国府大厅里,贾母亲自坐镇,举办元宵VIP夜宴。
霎时间,画风突变!从刚才的“历史正剧”频道直接切换到了“大型综艺晚会”现场。台上请了当红戏班,唱念做打;台下贾母带着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我们的“团宠”贾母今天特别高兴,她大手一挥,开始了“撒钱”模式!看戏的小演员们表演得好,“赏!”;伺候的丫鬟婆子们辛苦了,“赏!”;就连路过门口的小猫小狗,估计都能得个红包。总之,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仿佛白天那个为钱发愁的贾珍只是个幻觉。
然而,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总有几个“不合群”的灵魂。
比如我们的文艺青年宝玉,他就受不了这种过于热闹的社交场合。中途就溜号回了自己的怡红院,结果撞见鸳鸯和袭人两个丫鬟正对着鸳鸯母亲的牌位说悄悄话呢。这边是集团总部锣鼓喧天,那边是分公司角落默默伤感,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宝玉心想:“还是我这里清净,适合思考人生。”
而台上唱的戏,名字叫《西楼会》,讲的也是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隐隐约约好像在暗示着“繁华易逝,好景不长”。
所以,你看这场元宵夜宴,像不像公司年底冲业绩成功后,老板掏钱请大家去最贵的KTV狂欢?表面上人人都在嗨,歌声笑声震天响,但有的人是真开心,有的人是强颜欢笑,有的人在盘算明年怎么办,还有的人已经在角落里点了一首《我不想长大》。
•••
夜深了,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最后的光芒,然后悄然消散。贾母倦极了,却还强撑着笑脸,看着儿孙们嬉笑打闹。她知道,这样的团圆时光,过一日便少一日了。
宝玉独自站在廊下,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明月啊明月,你可知道人间的烦恼?为什么欢乐总是这般短暂,而忧愁却如影随形?”
凤姐在一旁数着今日打赏出去的银两,心里盘算着来年的开销,脸上的笑容渐渐黯淡下来。只有黛玉,静静地坐在角落,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她轻轻吟道:“烟花易冷,人事易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个元宵夜,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与淡淡愁绪中,缓缓落下帷幕。而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照在这座深深的宅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