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穿越汉宫我的闺蜜是吕雉 > 第58章 审食其的蝎尾
换源:


       审食其袖口滑落的半张焦纸,卡在门槛,微微颤动。林清窈垂首,未再看那“吕允”二字,只觉袖中空荡,玉坠已去,钢笔的裂痕深至笔芯,埋入茶叶罐,沉于药柜底层。她退至帘后,呼吸未乱,心却已紧。

她想起曾在整理旧档时留意到吕雉笔迹旁的这个标记。

一个时辰后,椒房殿内焚香初燃。审食其立于殿心,捧一琉璃匣,内卧三只黑蝎,甲壳泛青,尾钩如钩月。他躬身道:“此乃南疆异种,名‘乌尾’,能辨毒、能驱邪,臣献于皇后,以护圣体。”

吕雉端坐案后,指尖轻抚玉玺,目光未动。她未应,亦未拒。

林清窈立于屏风侧,袖中银簪微凉。她记得昨夜焦纸上的“吕允”,也记得乌骨藤——审食其惯用的毒,无色无味,蚀神经,缓发而致命。她不动声色,只将视线落在吕雉右手,见其食指微微抽搐,极轻,如针尖一刺。

审食其启匣。三只黑蝎爬出,沿案角缓行。吕雉伸手欲触,指尖距蝎尾不过寸许。

林清窈忽倾身,袖摆扫过香炉。炉倾,灰扬,烟雾骤起。

“奴婢失手!”她跪地,低语急促,“香灰迷眼,未及收手。”

烟雾遮眼刹那,她已探指,以银簪尖轻刮吕雉手三里穴三下。吕雉指尖一颤,抽回手,眉心微蹙,却不言语。

黑蝎受惊,一只窜入东帷,两只退回匣中。审食其皱眉,命宫人取火盆来:“畜生伤主,当焚之。”

火盆入殿,烈焰将起。林清窈俯身拾灰,指尖触到一只蝎尾尚温的黑蝎,尚存一息,腹甲微颤。她迅速将其纳入药囊,囊内衬桑皮纸,防毒不泄。

“此蝎或遭人调包。”她抬头,声稳,“请容奴婢查验,是否真为南疆种。”

审食其眯眼:“你懂蝎?”

“尚工坊曾录百虫谱,奴婢抄录过。”她垂目,“若为伪,恐有人借虫行刺。”

审食其冷笑,未阻。火盆焚尽另两只,灰烬成堆。他收匣退下,临行回望林清窈一眼,眸深如井。

药房内,烛火微晃。林清窈闭门,取银针挑开蝎尾毒囊,毒液黑稠,腥气隐现。她以针尖蘸取,滴于指甲——指甲未染凤仙花,却因常年用药泛黄。毒液遇甲,黄斑转灰,边缘泛紫。

乌骨藤无疑。

她取出钢笔玉坠,剥开玉壳,金属笔芯露于灯下。她以银针削下米粒大小一段磁芯,再取蜂蜡,裹之如豆,置于掌心。她再以针刺蝎腹,避开要害,将蜡粒推入腹腔,缝合创口,手法如医者。

她深知蝎子对特殊气味有追踪本能,而这磁粉混在特定香灰中,能使蝎子朝着特定方向行进。

蝎腹微鼓,如寄生虫自生。她将蝎置入药囊,覆以干艾。

门外铜杖三响。老宦官立于廊下,目光扫过她手中药囊。

“清理死虫?”他问。

“嗯。”她递出药囊,“投入排水沟,莫让宫人见。”

老宦官接过,未问缘由。他知她从不无故托付。

夜半,永巷西口。老宦官立于暗处,药囊投入沟中。蝎爬出,腹下沾香灰磁粉,几不可察。他取铜杖,杖尾系一小磁石,依林清窈所授,敲地三短一长。

地砖微震。

蝎尾一颤,似受惊,逆流而上,沿沟壁疾行,消失于城南方向。

林清窈立于窗台,手中磁石悬于丝线,微微摆动。她闭目,感知磁波方向。片刻,磁石静止,指向城南。

她睁眼,将磁石收于袖中。

次日辰时,吕雉召林清窈入殿。

“昨夜,我指尖发麻。”吕雉抚玉玺,目光如刃,“你刮我穴位,为何?”

林清窈跪下:“奴婢见香灰入眼,恐皇后不适,故以古法通络。”

“古法?”吕雉冷笑,“你何时学得医术?”

“永巷旧档有《百毒解》,奴婢偶读。”

“偶读?”吕雉指尖轻敲案面,“阿沅疯前,你也‘偶读’了什么?”

林清窈垂首,掌心微汗。她知吕雉疑她,却不敢深究——若深究,必牵出审食其,而审食其是她手中最锋利的刀。

“奴婢只知尽职。”她声低,“若因救主而获罪,甘愿领罚。”

吕雉凝视她良久,忽道:“审食其献蝎,你打翻香炉,是巧合?”

“是奴婢手滑。”

“手滑?”吕雉起身,踱步至她面前,“你整理我衣袖三年,从未失手。昨夜,为何偏偏在他献蝎时失手?”

林清窈不语。

吕雉俯身,声音极轻:“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奴婢不知。”

“不知?”吕雉冷笑,“那蝎,可是乌骨藤所饲?”

林清窈心头一震。

吕雉竟知乌骨藤。

“你若知,不必瞒。”吕雉退后,“我容得下聪明人,容不下蠢货,也容不下背叛。”

林清窈叩首:“奴婢所为,只为护主。”

“护主?”吕雉坐回案后,“那你告诉我,审食其为何要献蝎?”

“或为表忠。”

“忠?”吕雉指尖摩挲玉玺,“他忠的是我,还是他的黑市?”

林清窈沉默。

吕雉忽抬手,掷出一物。一枚锈铃铛碎片,落地有声,刻“四”字。

“这是他九铃之一。”吕雉道,“我赐他九命,他已失五。你可知其余四铃,葬于何处?”

林清窈摇头。

“一在彭城乱军,一在黑市火并,一在赵王宫人腹中,一在……”吕雉顿住,“在戚夫人贴身宫女的鞋底。”

林清窈抬眼。

“你以为他忠我?”吕雉冷笑,“他只是我手中之刀,刀若自利,便该断。”

她起身,负手而立:“你昨夜所为,我不管。但若再有下次,我不问因由,只问结果。”

林清窈叩首:“奴婢明白。”

退至殿外,她立于长廊,袖中磁石微凉。她知吕雉已起疑,亦知审食其必有所觉——那蝎已去,磁粉附体,追踪已启。

她行至药房,开暗格,取药簿。提笔欲记,笔尖裂痕再裂,墨迹晕开。她未换笔,只将字压得更重:

“审食其献蝎三,焚其二,余一逃逸,归南。”

写罢,合簿,归档。

暮色渐沉,老宦官至。

“蝎入城南巷,止于第三井。”他低声,“有铁门,夜闭,日启。”

林清窈点头。

“另有一事。”老宦官从袖中取出一物——半片焦纸,边缘蜷曲,字迹残缺。纸上唯余两字可辨:吕允。

“此物,昨日落于排水沟旁。”他道,“我拾得,未焚。”

林清窈接过,指尖抚过‘吕允’笔划,感觉与之前所知的吕雉笔迹风格相符。

她闭目。乌骨藤、吕允、黑市、城南铁门……一切线索,终指向一处。

审食其并非背叛吕雉。

他是在代她行事。

而那“吕允”密契,非伪造,乃真令。

她睁眼,将焦纸投入炉中。火舌吞没字迹,灰烬未散。

她转身取磁石,悬于丝线,静置案上。

磁石微颤,指向城南。

她凝视那一点,不动。

铜杖三响,自远廊传来。老宦官已去。

她取下磁石,裹布,藏于袖中。

窗外,宫灯初上,光影斜照。她立于案前,袖中磁石微沉。

城南方向,一只黑蝎爬过井沿,腹下沾灰,缓缓钻入铁门缝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