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炼石油 > 第17章 榆炭祛浊,蜡凝杀机1
换源:


       指尖那一滴尚未干涸的油渍,

在昏暗光线里泛着浑浊的微光,

带着市集烂泥地的土腥和劣质鱼油特有的腌臜。

李烜无声冷笑,将沾着油渍的手指在破旧被褥上狠狠一蹭。

牛扒皮的狗爪子,果然伸进回春堂了。

阿贵那点道行,偷腥留痕,蠢得可笑。

但他背后那条老狗,闻到精炼油的味儿就按捺不住,贪婪和愚蠢如跗骨之蛆。

李烜眼底寒芒一闪,杀意如冰锥刺骨。

这仇,得拿老东西的油坊来祭!

伤口在深夜里隐隐作痛,牵扯着神经。

李烜强迫自己冷静,意识沉入识海。

古朴的《万象油藏录》悬浮着,

第一页【油脂提纯】的图谱流转着微光。

他反复“观想”昨夜阿贵偷油时那瓶被动过的劣质油

——浑浊、腥臭、杂质悬浮。

苏清珞新调制的药膏,那顺滑附着的质感,与这劣质油形成刺目对比。

草木灰…吸附力终究有限。

图谱上流转的光点,似乎隐隐指向更深层的祛浊之法。

李烜皱眉,意念翻动书页,试图捕捉那模糊的提示,

却如雾里看花。系统能量点积累缓慢,远不足以解锁新图谱。

“杂质…异味…”

他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如同啃咬牛扒皮的骨头。

药铺前堂隐约传来苏秉仁翻动药典的细微声响。

一个念头,如同暗夜里的火星,骤然在李烜脑中迸亮!

---

晨曦微露,带着清冽寒气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

苏清珞端着药碗,掀帘进入小屋,动作依旧轻缓。

她目光习惯性地扫过矮几

——那瓶劣质鱼油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一瓶精炼油安静立着。

“李公子,该换药了。”

她声音平静如常,仿佛昨夜无事发生。

李烜靠着枕头,脸色依旧苍白,

眼神却比昨日锐利许多,

少了些病气,多了份沉凝。

他看向苏清珞,嘶哑开口:

“苏姑娘,昨夜…多谢提醒。”

苏清珞正低头打开药箱,取出一应物事,

闻言动作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只淡淡道:

“公子言重。

医者本分,不愿药铺沾染污秽之气罢了。”

她取出干净的布条和药膏,

那新调的“跌打散”在瓷盒里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和淡淡的药油混合气息。

李烜的目光落在药膏上,顺势问道:

“苏姑娘,这药膏,以精炼油为基底,效用似乎更佳?”

苏清珞抬眼,对上李烜探究的目光。

她那双沉静的杏眸里,属于医者的探究欲亮了起来,不再掩饰:

“不错。

此油性温而润,祛除杂质后,腥燥之气大减,反显其助渗之能。

较之猪脂蜜蜡,膏体更易铺展,附着更牢,药力渗透肌理或更佳。

只是…”

她话锋微转,带着医者的审慎。

“其祛浊之法,公子所用草木灰虽有效,然终非尽善。

膏中仍有一丝极淡的油腥,

若用于体虚气弱或头面创口,恐引不适。”

“哦?苏姑娘可有更善之法?”

李烜心头一动,这正是他想引出的方向!

苏清珞取过一块干净的布,沾了点药膏,边演示涂抹边道:

“家父炮制药材,祛除杂质异味,常用吸附沉降之法。

草木灰之外,

尤以榆木闷烧所得之炭粉最佳,

其性燥烈,吸附浊气之力远胜寻常柴灰。”

她顿了顿,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小小瓷瓶,

拔开塞子,里面是细腻如墨的黑色粉末。

“此乃药铺自备的榆木炭粉,

用于吸附药材中杂质或炮制去腥。

公子若欲进一步祛除油中浊气异味,或可一试。”

她又指向药箱另一格里的几块白色半透明石头:

“此乃明矾,亦名白矾。

药用以燥湿杀虫、止血收敛。

其溶于水,能聚沉水中悬浮之细微杂质。

若加入油中,

或可助公子那草木灰一臂之力,

使浊物沉降更速更净。”

她话语清晰,条理分明,

将药理与李烜的炼油需求巧妙结合。

“榆木炭粉…明矾…”

李烜喃喃重复,眼中精光大盛!

识海深处,《万象油藏录》那【油脂提纯】图谱骤然光华流转,

原本模糊的部分瞬间清晰!

图谱旁侧,竟延伸出两个小小的分支虚影:

一为炭粉吸附,一为明矾沉降!

虽然黯淡,但方向已明!

“苏姑娘金玉良言!如拨云见日!”

李烜难掩激动,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牵动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却掩不住眼底的灼热。

苏清珞见他如此,唇角微弯,

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随即收敛,正色道:

“此乃药理推衍,用于炼油,尚需公子自行摸索火候、用量。

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内服!”

“我省得!多谢姑娘!”

李烜郑重道谢。这指点,价值千金!

伤筋动骨一百天。

但李烜这具被“山神爷”眷顾过的身体,恢复力着实惊人。

加之回春堂的伤药和苏清珞的悉心照料,

不过七八日光景,

他胸口那狰狞的皮肉伤已结出深褐色的硬痂,

虽未痊愈,但已能勉强下地走动。

他再也按捺不住。

“石头!”

这天傍晚,天色将暗未暗,李烜扶着门框,

对刚从外面回来的陈石头低喝。

“备车!回小院!”

陈石头看着李烜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刀的脸,

又看看他胸口被布条紧紧缠裹的伤处,急得直搓手:

“烜哥儿!伤…伤还没好利索!苏大夫说了…”

“死不了!”

李烜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

“牛扒皮的狗鼻子,都伸进药铺闻味儿了!

再不动,等着他上门来‘请’咱们喝油吗?走!”

陈石头被他眼中那股子狠劲儿慑住,

想起那晚被偷的油,一股邪火也窜了上来:

“中!烜哥儿!俺背你!”

“用不着!”

李烜推开他伸过来的手,咬着牙,

一步一顿,忍着伤口的撕扯感,

硬是自己挪出了回春堂后门。

陈石头赶紧推来那辆借来的、吱嘎作响的独轮破车,

铺上厚厚干草和破褥子,小心翼翼地把李烜扶上去坐稳。

暮色四合,独轮车碾过青石板路,

发出单调的吱呀声,朝着镇西那破败小院而去。

车轮碾过,留下两道浅浅的湿痕,

空气中弥漫着深秋的寒意和一丝…药油混合的独特气息。

老槐树下,土灶犹在,破陶罐依旧。

那两坛劣质鱼油的恶臭,

经过多日沉淀挥发,淡了些许,

却依旧顽固地盘踞在小院上空。

李烜靠坐在老槐树根上,

胸口缠裹的布条在昏暗光线下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