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深深作揖道:“当年高祖不识韩信之才,幸得萧何月下追回,方开创大汉基业。如今家父未能赏识先生,在下冒昧前来相邀,望先生不计前嫌,助我守卫荆州、复兴汉室,为天下伸张正义。”
见刘琦言辞恳切且见识不凡,徐庶终于下定决心,躬身道:
“久闻刘州牧明辨是非,本欲投效。但见面后发现他只知著书讲经,安于现状,故而留书辞别。今日得闻公子肺腑之言,愿效犬马之劳。”
刘琦喜出望外,立即命人为徐庶更换坐骑。一行人折返襄阳途中,刘琦绝口不提家事,只与徐庶畅谈汉室衰微之痛,斥责奸臣当道,哀悯百姓疾苦。
他转述了刘备的嘱托,表明自己作为汉室宗亲,誓要力挽狂澜,重振朝纲。
抵达襄阳城下时天已大亮。刘琦安排徐庶先行休息,约定次日同赴新野部署防务。
望着刘琦匆匆赶往府衙的背影,徐庶感叹道:“南方有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刘琦来到府衙时,城内秩序已然恢复。
蒯越手持一叠文书前来禀报:“将军,蔡瑁谋权篡位、刺杀皇亲、欺压百官、徇私枉法等罪证俱已查明,请您过目。”
刘琦挥手道:“此事交由别驾全权处理,依律处置即可。”
蔡瑁兄弟伏诛,蔡夫人也已伏法。如今刘磐执掌兵权,州郡政务仍需倚仗这些世家,不宜过分追究。
蒯越请示道:“蔡府家奴容易处置,但此案牵涉黄家,蔡大夫人的娘家是否继续追查?”
“黄家?”刘琦略感诧异,这才想起蔡瑁还有个姐夫,“你是指黄承彦?”
“正是!”蒯越微微颔首,暗中观察刘琦反应。
荆州世家以蔡、蒯、黄三家势力最大,他想试探刘琦的态度。
不料刘琦突然问道:“听闻黄家有位相貌平平的小姐,可曾婚配?”
“啊?”蒯越一时语塞,愣了片刻才答道:“已许配诸葛亮,只是尚未完婚。”
提起黄承彦,刘琦首先想到的却是黄月英,自然联想到诸葛亮。
刘琦意味深长地笑道:“那诸葛亮的姐夫,似乎是蒯家子弟吧?”
蒯越心头一紧,暗忖刘琦此言莫非意在牵连蒯家?
连忙解释:“舍侄虽与诸葛家联姻,但自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隐居隆中,耕读为乐。两家少有往来。”
刘琦嘴角微扬:“别驾不必紧张,今日不谈蔡家。蔡瑁等主犯已伏诛,将其罪状公告四方即可,无需波及他人,当务之急是安定民心。”
蒯越神色稍缓,追问道:“那蔡氏家产是否没收?他们强占的万余亩田地又该如何处理?”
“依法处置!”刘琦目光陡然锐利,直视蒯越:“不过据我所知,强占田地的恐怕不止蔡氏一家?”
蒯越略显迟疑,最终承认:“连年战乱加上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各家确实都在购置田产,收容流民进行安置。”
刘琦轻哼一声。东汉末年的乱局根源,实则是世家大族垄断资源所致。他们掌控着人才、土地和武装力量,不仅架空朝廷,就连州郡长官的政令能否推行都要看这些豪强脸色。
这种情况在江东尤为严重。孙策的铁腕手段招致杀身之祸,孙权不得不妥协,后期虽又大开杀戒,却导致东吴国力大损。
刘琦突然发问:“若重新核查各州郡的田亩人口,严格征税,别驾以为利弊如何?”
蒯越拱手答道:“将军若要振兴基业,此举势在必行。但需循序渐进,轻徭薄赋方为上策,切忌操之过急。”
“别驾所言极是。”刘琦颔首,“眼下暂不深究土地问题,只需重新登记造册,理清赋税。多余田地一律收归官府,实施屯田制。”
蒯越立即应道:“谨遵将令!”
刘琦深知,人才、土地和百姓是立国之本。如今世家大族垄断察举、兼并土地,才酿成今日乱局。
他正色道:“各地隐匿人口、瞒报田产已成积弊。大战在即,必须确保粮饷充足。希望别驾能以大局为重,率先垂范,与我同心协力保住荆州基业。”
这番暗示让蒯越心头一震,急忙起身表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将军放心,属下必当竭尽全力。”
虽然铲除了蔡氏势力,但刘琦明白自己羽翼未丰,尚不足以与世家全面对抗。当前首要任务是稳定局势。
更让他忧心的是新野防务。关羽、张飞尚未完全归心,曹操随时可能南下。只有先稳住南阳局势,才能逐步推行改革。
刘琦叹道:“皇叔遇害后,江北防务空虚。我明日便启程前往新野,后方事务就拜托别驾了。”
蒯越信誓旦旦:“此乃分内之事,定当鞠躬尽瘁。”
但刘琦心知肚明,这些世家仍在观望。他们最终是否全力支持,取决于自己接下来的表现。
正当倦意袭来时,刘先带着一名魁梧将领入内。此人正是江陵都尉霍峻,南郡枝江人士。其兄霍笃病逝后,刘表命他接管旧部,一纸调令便将其召来。
刘先呈上名册禀报:“现任秭归县令李严因益州动荡,未敢轻易调动。是否要另派官员接替?”
“不必了!”刘琦轻轻摆手,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让李严担任中郎将,负责镇守巴东就够了。”他停顿片刻,挑眉问道:“就这些?”
刘先苦笑着摇头,继续禀报:“庞统去了江东求学尚未归来,诸葛亮则以春耕繁忙为由,婉拒了出仕的邀请……”
“行了!”刘琦直接抬手打断,语气坚定:“把招贤令传达到各个县城。凡是举荐人才有功者,必有丰厚奖赏。至于我点名的那几位,不必强求,随缘就好。”
“属下明白!”刘先略显诧异,没想到刘琦竟如此礼贤下士。
他原以为刘琦会像前几日处置蔡家那样雷霆震怒,甚至派人强行把诸葛亮押来问罪。
刘琦转头对霍峻吩咐:“霍都尉先去驿馆休息,明日随我一同前往新野。”
待二人退下后,熬了一夜的刘琦终于支撑不住,眼皮直打架,匆匆回府补觉。
时隔两日重回住处,老仆刘福激动得热泪盈眶。更令人意外的是,杜灵儿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顺得像只乖巧的猫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