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边军不卸甲 > 第20章 琉璃初成,暗流涌动
换源:


       窑场的夜空被火光染成橘红色,像块烧透的烙铁。陈风攥着衣角站在炉膛前,听着里面传来细微的噼啪声,心跳得比战鼓还响。老窑匠用长钩拨开窑门,热浪裹挟着硫磺味扑面而来,熏得人眼睛发疼。

“差不多了。”老窑匠抹了把汗,铁钩在模具周围试探着拨弄,“慢点起,别碰裂了。”他指挥两个工匠戴上厚布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模具抬出来,放在铺着沙土的地面上。模具外层还泛着红光,映得工匠们的脸忽明忽暗。

陈风蹲在旁边,盯着模具冷却。沙漏里的沙子漏了大半,老窑匠才用锤子敲开模具——随着陶片碎裂声,十个透亮的瓶子滚落在沙土上,月光透过瓶身,在地上投下十个完整的圆斑,连瓶身上的指纹都看得清清楚楚。

“成了!”赵二柱突然喊出声,又赶紧捂住嘴,生怕惊扰了这宝贝。瓶子比预想的稍矮些,颈口有些歪歪扭扭,但确实没气泡,透亮得像冻住的月光,比杂货铺里那西域琉璃瓶强了十倍。

老窑匠拿起一个对着月亮看,手都在发抖:“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透亮的物件。”他突然想起什么,“这东西叫啥?总不能一直叫‘透亮瓶子’吧?”

陈风想了想,穿越前学过“琉璃”是古代对玻璃的称呼,便说:“就叫琉璃瓶。”他数了数,十个瓶子都没裂,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赵二柱,找块黑布包起来,明天一早就去回春堂。”

回到军营时,天刚蒙蒙亮。校场上已经有了动静,李疤脸正带着士兵练晨跑,脚步声在空地上撞出回声。陈风刚把琉璃瓶藏进帐篷,张胖子就扛着袋石英砂跑过来,鼻尖沾着白灰:“队正,弟兄们又筛了五十斤细砂,老石说这砂子里掺了水精粉,烧出来的瓶子能照见头发丝。”

“先收着。”陈风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给弟兄们加个菜,把昨天缴获的苍狼族肉干煮了。”他没说琉璃瓶成了的事,想等换了银子再给大家惊喜。

早饭时,陈风特意去看了那三个苍狼族俘虏。他们被关在营区角落的笼子里,缩成一团,看见陈风就龇牙咧嘴,像三只受困的狼。负责看守的士兵说,这三人昨晚一直在喊“狼王不会放过你们”,还提到“东边的沙俄人快到了”。

“沙俄人?”陈风心里一动,这名字在穿越前的历史书里见过,是北方的游牧部落,据说战力比苍狼族还强。他让士兵多留意俘虏的话,转身往回春堂去——琉璃瓶的事不能拖,宁王府的人说不定还在找由头生事。

回春堂的门板刚卸下一半,刘老板正用布擦着柜台。见陈风进来,他眯眼笑了笑:“陈队正稀客,今天不抓药,是来送草药的?”

陈风没废话,解开黑布:“刘老板看看这东西,收不收?”

琉璃瓶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刘老板的眼睛瞬间直了,伸手想摸又缩了回去,反复确认:“这是……你烧出来的?”他拿起一个对着太阳看,突然道,“五十两银子!十个我全要了!”

陈风心里一喜,比预想的多了二十两。他故意皱起眉:“刘老板这价有点低吧?杂货铺的西域琉璃瓶都要一两一个,我这可是透亮无杂的。”

“不一样不一样。”刘老板搓着手,“那是西域来的,路上十有八九会碎,我这进货价就高。你这是本地烧的,要多少有多少,我给的价绝对公道。”他突然压低声音,“苏医官昨天还来问,说你要是有好东西,让我多给点银子,别亏了弟兄们。”

陈风恍然大悟,难怪刘老板这么爽快。他点头应下:“成交,但我有个条件,这琉璃瓶只能卖给商户或富户,不能卖给宁王府的人。”

“放心!”刘老板拍着胸脯,“宁王府的人来买药我都懒得搭理。”他打开钱箱,拿出五十两银子,用秤称了称,又多添了五两,“这五两是定金,下次再烧出来,不管多少我都要。”

陈风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出门,阳光照在钱袋上,晃得人眼晕。五十两够给一个半士兵买“虎骨壮筋散”了,照这速度,三个月就能凑够全队的药钱。他刚走到街角,就看见两个穿锦袍的人在杂货铺门口转悠,正是张大人的护卫——看来他们还在找发财的门路。

回到军营,陈风先让人把五两银子给老石送去,又让赵二柱去军需处买“虎骨壮筋散”,特意叮嘱:“别说是给咱们队里买的,分着去不同的药铺买。”他怕宁王府的人察觉异常。

校场上,李疤脸正带着士兵练“锥型阵”。张胖子把新筛的石英砂堆在旁边,像座小小的雪山。陈风走过去时,士兵们的阵型正好变换成圆阵,盾牌相接处严丝合缝,连只兔子都钻不进去。

“队正,您看这阵仗!”李疤脸举着盾牌喊,“昨天周队正来看了,说比他手下的老兵练得还好!”

陈风笑着点头,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苏瑶骑着匹白马过来,医袍的下摆被风吹得扬起,手里还提着个木盒:“听说你烧出好东西了?”她勒住马,目光落在那堆石英砂上,“刘老板刚才派人送了些药材,说是谢礼。”

木盒里装着些晒干的人参和当归,都是补气血的良药。陈风知道这是苏瑶变相帮忙,便道:“上次说的研药钵,等下次烧琉璃时给您做一个。”

“不急。”苏瑶的目光扫过训练的士兵,“听说你给弟兄们买了‘虎骨壮筋散’?这药虽好,但不能多吃,伤脾胃。我配了些调和的草药,让药童送来。”她顿了顿,“俘虏审出什么了?关于沙俄人的事。”

陈风把沙俄人可能南下的消息说了,苏瑶的脸色沉了沉:“家父以前跟我说过,沙俄部落善用铁制长矛,比苍狼族的弯刀更厉害。你们训练时,得多练练盾牌防御。”

正说着,赵二柱提着药包跑回来,脸色有些发白:“队正,药铺的人说,最近宁王府的人在大量收‘虎骨壮筋散’,还问有没有人大量购买,像是在查什么。”

陈风心里咯噔一下。宁王府突然收药,是察觉到什么了?还是有别的阴谋?他让赵二柱把药先藏起来,分着给受伤和体质弱的士兵吃,又对苏瑶道:“看来以后烧琉璃,得更隐蔽些。”

苏瑶点头:“城西有个废弃的矿洞,以前是挖煤的,里面能烧窑,还能通到城外。要是需要,我让人给你清理出来。”她看着陈风惊讶的表情,笑了笑,“别以为只有你们在筹谋,这黑云城,想守住的人不止你一个。”

当天下午,陈风就带着老石去看矿洞。洞口被荆棘掩盖,掀开后一股煤烟味扑面而来。老石拄着铁拐走在前面,铁拐敲在地上,发出空洞的回响:“这洞深着呢,里面有现成的煤层,烧窑都不用买焦炭。”他指着洞壁上的凹槽,“以前矿工在这住过,能囤货。”

陈风心里一喜,这地方比窑场安全多了。他让老石带人清理矿洞,自己则赶回军营,把五十两银子的大半交给周猛,请他帮忙从外地药铺买药,避开宁王府的眼线。

周猛看着银子,眼睛亮了亮:“你这琉璃瓶真这么赚钱?”他突然凑近,“我有个亲戚在西域做商队,要是你这瓶子能批量烧,我让他帮忙销到波斯去,那里的贵族就喜欢这亮闪闪的物件。”

陈风正求之不得,当即答应分他三成利润。两人正说着,就见一个士兵慌慌张张跑来:“队正,周队正,宁王府的人又来营里了,说要查咱们的军械!”

陈风心里一沉,这是找借口来搜营了。他对周猛道:“琉璃瓶藏在矿洞了,他们搜不到。”又对士兵道,“让他们查,咱们没做亏心事,不怕。”

宁王府的人在营里翻了半天,从兵器架查到伙房,连士兵的被褥都翻了,只找到些普通药材和训练用的木棍。张大人的三角眼瞪得溜圆,却没抓到任何把柄,临走时狠狠踹了脚营门:“给我盯紧了!我就不信他们没猫腻!”

看着宁王府的人走远,陈风松了口气。周猛拍着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在,他们不敢乱来。”他指着校场上训练的士兵,“你这队伍练得越来越像样了,再过阵子,说不定能调去守西城墙的烽燧。”

陈风望着士兵们的身影,他们正在练新的“箭盾阵”,弓箭手藏在盾牌后,能在盾牌交错的瞬间射出箭矢。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每个人的影子都绷得笔直,像一棵棵扎根在北境的白杨树。

“等弟兄们的体质再上来些,就能练骑兵了。”陈风想起巴特尔,那位苍狼族的骑兵统领,答应过教他骑兵战术,“到时候,不管是苍狼族还是沙俄人,来了都得有来无回。”

夕阳西下时,陈风去矿洞看进度。老石带着人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还在里面搭了个简易的窑炉,用煤层当燃料,火苗窜得老高。赵二柱正指挥着搬石英砂和模具,见陈风进来,笑道:“队正,今晚就能烧第二批了!老窑匠说,这次能烧出带花纹的!”

陈风看着窑炉里跳动的火苗,心里充满了希望。琉璃瓶能换来银子,银子能买来药材,药材能让弟兄们变强,变强就能守住黑云城——这是条艰难的路,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他摸出怀里的琉璃瓶,对着矿洞顶上透进的月光看。瓶身映出他的脸,比刚到黑云城时黑了、瘦了,却多了些坚毅。他知道,宁王府的刁难、苍狼族的威胁、沙俄人的虎视眈眈,都只是开始。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弟兄,有苏烈的支持,有这能带来希望的琉璃瓶,他就有信心走下去。

远处传来狼嗥,矿洞深处的回声像鬼哭。陈风握紧手里的琉璃瓶,瓶身冰凉,却让他心里一片火热。他转身对老石道:“开窑吧,争取今晚烧出二十个,让弟兄们早点吃上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