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湘疆援疆纪念馆广场。
暮色如融化的紫铜漫过戈壁,将湘疆援疆纪念馆的青铜稻穗雕塑镀上一层庄严的暗金。广场上,新一批湖南援疆青年列队肃立,深蓝制服在渐起的晚风中如一片沉静的湖泊。他们面前,纪念馆流线型的玻璃幕墙正缓缓亮起,内里透出柔和光晕,仿佛大地捧出的一颗夜明珠。
陈疆生站在队列侧前方,目光掠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最终定格在身旁的苏晴身上。她微微仰头,凝望着天幕上初绽的星辰,侧脸在渐浓的夜色里线条清晰,专注的神情一如当年在盐碱地里俯身观察那抹意外萌发的稻苗绿意。晚风拂过她额前碎发,带着戈壁独有的干燥与辽远气息。他垂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探入裤袋深处,指尖触到那枚用第三代抗盐碱水稻最饱满的稻穗精心编织的戒指——它静静躺在那里,已有一年多的时光,被无数次摩挲,仿佛汲取了他所有未能言说的勇气与等待的重量。
“全体都有,立正!”马明海浑厚的声音穿透清凉的夜色,在空旷的广场激起回响。他一身挺括的深色西服,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站在纪念馆大门延伸出的平台上,背后是巨大玻璃幕墙映出的、流动着星光的深邃天穹。这位新任指挥长,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年轻的队伍,那里面沉淀着戈壁风霜铸就的千钧重量。
“同志们!”马明海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踏上这片土地,你们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他顿了顿,无形的压力在寂静的广场上弥漫开来,只有远处光伏矩阵发出的微弱电流声,如同大地沉稳的心跳。
这“援疆三问”最开始是程知节所提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每届援疆队伍必须叩问内心的时代之问。
“第一问,你们为何而来?”他的目光锐利如探照灯,仿佛要穿透年轻人心灵的迷雾,“是为一纸履历镀金?还是心中真有那团能点燃戈壁荒凉的火?”
队列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青年下意识挺直了脊背,眼神灼灼;她身旁戴着眼镜的男生,镜片后的目光在马明海的逼视下有一瞬的闪烁,随即被更深沉的坚定取代。风卷起细沙,掠过他们锃亮的皮鞋。
“第二问,你们能留下什么?”马明海的声音愈发沉凝,目光投向纪念馆内隐约可见的展陈光影,“是建几栋楼?修几条路?然后像候鸟一样飞走?还是……”他抬起手,指向广场边缘那片在夜色中依旧能感受到磅礴生机的方向,“留下像‘白碱滩4号’那样,能在最贫瘠土地上深深扎根、抽穗扬花、泽被后世的种子?”他的指尖仿佛凝聚了戈壁十年所有的重量和光芒。
陈疆生感到身侧的苏晴气息微微一滞。他不用转头,也知道她此刻眼中必然映出了那片他们共同守护过的、如今已化为金色海洋的稻田。一种强烈的共鸣在他们之间无声传递。他口袋里的手指,将那枚稻穗戒指攥得更紧,坚硬的稻芒几乎要刺破掌心。
“第三问——”第五十五章、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穿透力,目光如炬,直射向无垠的星空,“**当有一天你们离开,或者留下,这片土地,这土地上的人,会如何记住你们的名字?是过客?还是亲人?**”
“亲人”二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陈疆生心上。父母长眠于此的墓碑、老马叔布满沟壑却真诚的笑脸、巴合提拜递来的滚烫奶茶、古丽娜求知若渴的眼神……十年间无数面孔在脑海中奔涌翻腾。他下意识地侧过头,看向苏晴。
恰在此时,苏晴也转过头来。四目相对。她的眼中有星河流转,有稻浪翻涌,有十年并肩的惊涛骇浪,更有一种近乎透明的、沉淀下来的安宁。这目光,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瞬间击溃了他心中最后一道名为“时机”的藩篱。
就在最后一个铿锵的音节落下,新队员们胸膛起伏、热血沸腾,即将跟随领誓人发出庄严承诺的刹那——
“苏晴!”
陈疆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撕裂寂静的果决,清晰地响起,压过了刚刚酝酿起的宣誓声浪。所有的目光,惊愕的、探寻地、好奇地,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他一步跨出队列,站定在苏晴面前。十年风沙磨砺出的轮廓在星辉下显得格外硬朗,唯有那双眼睛,此刻盛满了戈壁月牙泉般清澈而滚烫的柔情。
他深深吸了一口戈壁清洌的空气,那空气里混合着干草、远处稻浪的微甜和纪念馆新漆的气息。
“十年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从橘子洲头你‘混’上大巴车,到白碱滩的沙尘暴里你用衬衫给我包扎伤口;从菌剂箱冻伤我的肚子,到骆驼刺根下找到希望的密码;从云市集的‘新疆汉堡’,到阿姆斯特丹你把戈壁阳光带到全世界……”他顿了顿,每一个场景都像一颗星,在他和苏晴共同的天幕上灼灼闪耀。
“我看着你,在这片父辈流过血汗的土地上,把自己也活成了一颗最顽强的种子。”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她,仿佛要将她刻进灵魂深处,“你的根,扎得比骆驼刺还深,你的光,比光伏矩阵还要亮。苏晴……”他缓缓地、无比郑重地,从口袋中取出那枚被体温焐得温热的稻穗戒指。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紧密地编织成一个圆环,在星光和纪念馆透出的光线下,流转着朴素而坚韧的生命光泽。
他托着这枚独一无二的戒指,如同托着十年的岁月与全部的未来。
“我想做你扎根的这片土地,做你头顶的那片星光。白碱滩的每一个明天,我想和你一起种下去。你…愿意吗?”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风停了,远处光伏矩阵的低鸣也消失了。广场上落针可闻,只有几十道屏住的呼吸和心跳声在寂静中鼓噪。
苏晴的眼中瞬间涌起一片巨大的水光,如同戈壁罕见的甘霖瞬间蓄满了干涸的湖泊。星光在她蓄满泪水的眼眸里碎成璀璨的钻石。十年风雨同舟的画面在她眼前急速倒流——盐壳地上徒手挖掘的刺痛,沙尘暴中他宽厚背脊带来的窒息安全感,菌剂箱紧贴他腹部时传递来的滚烫体温与心跳,国际领奖台上他隔着人群投来的、比聚光灯更亮的笑容……所有的艰辛、喜悦、默契与无声的扶持,在这一刻汇聚成汹涌的暖流,冲垮了所有的矜持与壁垒。
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重重地点头,一下,又一下。泪水终于挣脱眼眶的束缚,滚烫地滑过她带着笑意的脸颊,滴落在脚下这片滚烫的土地上。她伸出手,不是去接那枚戒指,而是紧紧地、紧紧地握住了陈疆生托着戒指的那只手,连同那枚象征他们共同奋斗与爱情的稻穗圆环,一同紧紧握住。仿佛握住了过去所有的风雨,也握住了未来所有的阳光。
“轰——!”
就在这一刻,仿佛是命运最默契的喝彩,纪念馆巨大的玻璃幕墙内,精心设计的全息星空投影系统被瞬间点亮!无数璀璨的星点喷薄而出,银河如光之绸带倾泻流淌,巨大的星云在穹顶缓缓旋转,将整个广场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宇宙奇景之中。新队员们仰着头,发出无法抑制的惊叹,仿佛置身于无垠太空。点点星光温柔地洒落在陈疆生和苏晴身上,洒落在他们紧紧相握的手上,将那枚稻穗戒指映照得如同星河中最恒久的星辰。
马明海站在高台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严肃的脸上,一丝极淡却无比真实的欣慰笑意,如同戈壁初春悄然融化的雪水,缓缓爬上他坚毅的嘴角。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麦克风,在浩瀚的星海背景下响起,带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和深沉的祝福:
“看来,”他的目光扫过那对沐浴在星光与泪光中的身影,又缓缓移向被宇宙奇景震撼的年轻队员们,“你们有些人,已经开始用生命,回答新的‘援疆三问’了。”他微微颔首,声音里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记住!”这声音如同洪钟,在星辰大海间回荡,带着戈壁磐石般的坚定,也带着燎原星火的希冀,“你们要种下的,从来不只是稻子!更是民族团结的基因!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未来!”
他的话语,如同最终落下的定音锤,敲定了今夜的誓言,也敲响了通往未来的征途。星海之下,誓言无声,却已深深烙印在每一颗年轻而炽热的心上。陈疆生与苏晴的手指在稻穗戒指上交缠紧扣,指缝间流淌着星辉与泥土的气息——那是他们亲手开垦的未来,在无垠时空里,深深扎下了第一缕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