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娜:“振兴,重庆可是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物产。咱们这次去重庆开店,可得好好把这些特色融入到店里。”
振兴:“没错,柔娜。我听说重庆火锅闻名全国,还有各种特色小吃,说不定咱们能找到一些和农产品搭配的新思路。”
柔娜:“嗯,而且重庆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点,像洪崖洞那样的传统巴渝建筑,我们的店铺装修或许可以借鉴一些元素,让店铺更有地方特色。”
两人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程。一下飞机,他们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
他们首先来到解放碑附近考察。这里是重庆的商业中心,人流量极大。柔娜看着周围繁华的景象说:“这里人气很旺,就是不知道咱们的农产品店开在这里,能不能吸引到合适的顾客群体。”
振兴观察着周边的店铺:“这里消费层次比较多样,咱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过租金方面可能会比较高。”
他们在附近询问了一些路人对农产品的看法。一位年轻人说:“我平时比较喜欢吃水果和蔬菜,要是有新鲜又特别的农产品,肯定会吸引我。”
柔娜听了后若有所思:“看来咱们得突出农产品的特色和品质,才能在这里立足。”
接着他们来到磁器口古镇。古镇里古色古香,游客络绎不绝。柔娜兴奋地说:“这里好有韵味啊!咱们的店铺要是开在这儿,和古镇的风格融合起来,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振兴看着街边的各种特色小店:“是个好地方,但是这里已经有很多卖特色商品的店铺了,竞争也不小。我们得想想怎么突出农产品的优势。”
他们走进一家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小店,和店主聊了起来。店主说:“磁器口的特色就是这些传统的东西,你们要是开农产品店,得找到和这些传统特色结合的点。”
柔娜点点头:“有道理,我们可以把农产品和重庆的传统饮食文化结合起来,比如推出一些用当地农产品制作的传统小吃。”
离开磁器口后,他们又去了观音桥附近。这里是重庆的新兴商圈,年轻人聚集。柔娜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对时尚和新鲜事物很感兴趣。
柔娜对振兴说:“咱们可以把店铺装修得更时尚一些,推出一些适合年轻人的农产品创意产品,比如水果沙拉套餐,用漂亮的盒子包装起来,作为时尚的健康食品。”
振兴赞同道:“好主意,这样能吸引更多年轻顾客。而且我们还可以和周边的时尚店铺合作,做一些联合推广。”
经过几天的考察,他们对重庆的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他们在渝北区选定了一个位置。这里周边有很多居民区,还有一些写字楼,人流量比较稳定。
柔娜满意地说:“这个地方不错,周边居民多,对农产品的需求稳定。而且离一些写字楼也近,上班族也会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振兴:“嗯,接下来就是装修设计了。这次咱们要好好把重庆的特色元素融入进去。”
柔娜联系了装修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要在店里设置一些像重庆吊脚楼那样的木质结构装饰,再配上一些具有重庆特色的涂鸦墙,突出重庆的文化氛围。”
振兴补充道:“收银台可以设计成类似重庆火锅的造型,再在旁边摆放一些重庆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巫山脆李,让顾客一进店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重庆味。”
装修公司根据他们的要求开始设计方案。在装修过程中,柔娜和振兴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装修材料的运输遇到了困难,因为重庆的地形复杂,有些小路货车很难通行。
柔娜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装修进度不能耽误啊。”
振兴想了想:“我们可以联系一些当地的小型运输公司,他们对这边的路况比较熟悉,应该能解决运输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运输问题终于解决了,装修工作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了员工招聘。这次招聘的要求除了有销售经验和对农产品熟悉外,还希望员工能了解一些重庆的文化和方言,方便与顾客沟通。
面试时,有一位叫李启明的求职者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李启明操着一口流利的重庆方言说:“我在重庆生活了好些年了,对重庆的文化那是相当了解。我之前也卖过东西,对农产品也有点兴趣,觉得能在这儿干出一番名堂。”
柔娜笑着问:“那你对我们要融入重庆特色的农产品店有啥想法不?”
李启明自信地回答:“我觉得可以多搞些和重庆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在店里举办重庆方言讲农产品知识的比赛,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振兴对李启叼的想法很满意:“不错,很有创意。如果你加入我们,肯定能给店铺带来新的活力。”
最终,李启明也成功被录用。
随着装修接近尾声,员工也基本招聘到位,重庆店的开业准备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在开业前,柔娜和振兴组织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有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还着重教员工说一些常用的重庆方言,以及如何用重庆特色的方式向顾客介绍农产品。
柔娜对员工们说:“大家记住哈,在重庆做生意,就得有点重庆的味道。用方言和顾客交流,能拉近和他们的距离。”
培训过程中,员工们都学得很认真,李启明还主动教其他员工一些有趣的重庆方言俗语。
终于,重庆店迎来了开业之日。店铺门口张灯结彩,摆放着各种用重庆特色竹筐装着的农产品。线上同样开启了直播活动,展示着农产品从重庆各地运来的过程。
线下,顾客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店铺。一位大妈走进店里,看着满目的农产品笑着说:“妹儿,你们这店看着就安逸,有没得我们重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哦?”
柔娜热情地用重庆方言回答:“嬢嬢,肯定有噻!我们这儿有奉节脐橙,味道巴适得板,还有南川方竹笋,都是重庆的好东西。”
大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要得,给我称点脐橙嘛。”
李启明赶忙上前介绍:“嬢嬢,我们这脐橙都是新鲜采摘的,水分足得很。而且现在还有优惠活动,买得多划算得多。”
顾客们纷纷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农产品,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抽奖环节也吸引了众多顾客参与。一位年轻小伙抽到了二等奖,是一套重庆特色的农产品礼盒。他兴奋地说:“哇塞,运气太好了!这个礼盒看起来好有重庆特色,巴适得很!”
柔娜笑着对他说:“恭喜你哈,帅哥!希望你喜欢我们的农产品和重庆特色礼盒。常来光顾哟!”
忙碌了一天,看着店里热闹的场景,柔娜和振兴心里充满了喜悦。
柔娜对振兴说:“振兴,重庆店开业也很成功,看来我们把重庆特色融入店铺的想法很对。接下来四川店的筹备,我们得继续挖掘四川的特色,把店铺开得更有特色。”
振兴紧紧握住柔娜的手:“嗯,没错。我们不断探索,一定能让龙山村特色农产品连锁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然而,就在他们为重庆店的成功高兴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顾客反映,店里的部分农产品价格比周边市场略高,导致一些顾客有些犹豫。柔娜和振兴意识到,需要重新调整价格策略,既要保证利润,又要让价格更有竞争力。
柔娜有些担忧地说:“振兴,价格问题不解决,可能会影响店里的生意。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定价。”
振兴思考着:“我们可以对重庆的农产品市场做个更深入的调研,看看其他类似店铺的价格情况,再结合我们的成本,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
于是,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调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