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南汉复兴:天师佐汉 > 第35章 袁使逞威,根基初成
换源:


       第35章袁使逞威,根基初成

刘志赶回考城时,张陵正在学堂看孩子们念书。孔先生正教一群半大的孩子读《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童声朗朗,倒是把乱世的阴霾驱散了几分。

“师父!”刘志跑进院子,额上还带着汗,“王虎叔在襄邑遇到袁绍的人了,说是特来见您!”

张陵放下手里的竹简,眉头微蹙:“袁绍的人?来得倒快。”他对孔先生道,“孩子们先自习,我去去就回。”

刚到县衙,赵烈就来报:“先生,袁绍的使者在大堂等着呢,态度傲得很,说要您亲自出去迎接。”

“让他等着。”张陵淡淡道,“孙勇从己吾送的铁料到了吗?”

“刚到,二十车生铁,老木匠说能打三百把犁、五十副铁甲。”赵烈道,“陈猛派人来问,雍丘的粮仓修好了,要不要把考城的粮食分过去一些存着?”

“分一半过去。”张陵道,“鸡蛋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对了,告诉陈猛,让他把雍丘的旧军械库清出来,我有用。”

正说着,大堂那边传来拍桌子的声音,一个尖细的嗓音喊道:“我乃车骑将军麾下从事张郃,奉袁公之命而来,张陵竟敢如此怠慢?!”

张陵这才缓步走进大堂。只见一个穿锦袍的中年文士正站在堂中,身后跟着四个佩刀护卫,满脸倨傲。

“张先生好大架子。”张郃上下打量着张陵,仿佛在看个乡野村夫,“袁公听闻你在考城有些手段,特来问一声:你这三县之地,打算归到谁的名下?”

“归百姓。”张陵在主位坐下,“袁公若有闲暇,不如多管管冀州的流民,少操心考城的事。”

张郃脸色一沉:“放肆!袁公乃讨董盟主,天下诸侯谁不敬仰?你借曹操的势占了三县,真当袁公不知道?识相的,就把三县户籍交出来,袁公或许还能赏你个县令做做。”

“户籍在王虎手里,你想要,自己去襄邑拿。”张陵端起茶碗,“只是提醒一句,襄邑的百姓刚分到田地,谁要是敢夺他们的地,怕是走不出县城。”

张郃身后的护卫忍不住喝道:“你敢威胁袁公的人?”

“我只说事实。”张陵看向张郃,“袁公若真是为了百姓,就该知道,这三县经了兵灾,十室九空,我花了力气招流民、种粮食,不是给袁公做嫁衣的。”

张郃冷笑一声:“张先生是觉得,有曹操撑腰,就能抗衡袁公?告诉你,曹操在酸枣不过是寄人篱下,袁公若动怒,他连陈留都保不住!”

“那不妨让袁公试试。”张陵放下茶碗,“赵烈,送客。”

张郃没想到张陵如此强硬,气得发抖:“好!好得很!张先生等着,不出三月,必有大军压境!”说罢甩袖而去,护卫们恶狠狠地瞪了张陵一眼,快步跟上。

赵烈看着他们的背影,怒道:“先生,这张郃太嚣张了!要不要……”

“不必。”张陵摇头,“袁绍现在忙着消化冀州,没空来打考城。他派张郃来,不过是试探虚实。咱们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次日,张陵带着刘志去了己吾。刚到城门口,就见孙勇领着一群流民在修路,夯土的号子声震得地都发颤。老木匠的铁匠铺就在路边,十几个铁匠光着膀子抡大锤,火星子溅得老远,把铁块砸成犁头的形状。

“先生!”孙勇迎上来,脸上沾着泥,“您看,这是新炼的铁,比市面上的硬三成!老木匠说,用这铁做的犁,能耕石头地!”

张陵拿起一把刚打好的犁头,入手沉甸甸的,刃口闪着寒光:“不错。流民里有会打铁的吗?”

“有!有个叫石匠的,以前在洛阳兵器坊当差,董卓焚城时逃出来的,他说能改进炼铁的法子,就是缺煤。”孙勇道。

“让王虎在襄邑找找,汴水沿岸应该有煤窑。”张陵道,“再建个兵器坊,先打一百把环首刀、两百杆长矛,给陈猛送去。”

刘志跟着他们在田里转,见几个流民正用新犁耕地,牛走得轻快,犁过的土垄又深又匀。一个老农擦着汗笑道:“小主公,这犁真神了!往年我家三亩地要耕三天,现在一天就完了,还不费牛!”

刘志心里热乎乎的,忽然明白师父为什么总说“根基”——这些翻新的土地、发亮的犁头、百姓脸上的笑,就是比玉玺、地盘更结实的根基。

从己吾回来,路过雍丘,陈猛正在校场操练乡勇。三百乡勇穿着统一的灰布甲,手里拿着长矛,列成方阵前进,步伐整齐得像一块移动的木板。

“先生!”陈猛跑过来,胸脯挺得笔直,“您看这队列,不比曹操的兵差吧?”

张陵点点头:“不错。但光队列整齐没用,得会打仗。让赵烈把他斩华雄副将的法子教给你,再让李忠带他们练射箭,下个月我要考核。”

陈猛大声应道:“是!”

回到考城时,已是傍晚。王虎从襄邑派人送来消息:张郃在襄邑转了一圈,见百姓都在忙着种地、修房子,乡勇巡逻得紧,没敢捣乱,灰溜溜地回冀州了。还说,孙坚派使者去见曹操,曹操真的借了三千石粮,周昂听说后,没敢再打阳城的主意。

“曹操倒是个明白人。”张陵笑道,“他知道,留着孙坚牵制袁绍、袁术,比占个阳城有用。”

刘志忽然道:“师父,李忠叔说刘备去救孔融了,咱们要不要帮他?”

“不用。”张陵道,“刘备素有仁名,救孔融正是扬他名声的时候,咱们掺和进去反而不好。倒是北海离徐州近,陈先生不是从徐州来的吗?让他写封信,问问徐州的情况,若陶谦那里安稳,将来或许能借条路。”

夜里,刘志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手里翻着白天从己吾带回来的铁犁图纸。他想起张郃嚣张的样子,想起老农感激的笑容,忽然觉得,师父说的“少提诸侯纷争”是对的——只要把考城、襄邑、己吾、雍丘治理好,让百姓有饭吃、有地种,就算袁绍、袁术再凶,也奈何不了他们。

就像田里的苗,只要根扎得深,风再大,也吹不倒。

而他自己,也要像这苗一样,好好跟着师父学,把根扎在这片土地上。将来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都能挺直腰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