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饼渣窝头勉强平息了工人的抱怨,但吃了没几天,新的问题又来了。
“这玩意儿吃多了烧心!”一个老工人捂着肚子,脸色发白,“昨天拉了三次肚子!”
“我也是,嘴里老反酸水!”
“再吃这个,不用干活,直接躺板车了!”
李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把何雨柱叫到办公室:“柱子,这豆饼渣不能再吃了!工人都吃出毛病了,你还有别的法子没?”
何雨柱也在琢磨这事。发酵的豆饼渣酸性大,吃多了确实伤胃。他想起现代的“人造肉”,眼睛一亮:“主任,要不咱把豆饼渣炒着吃?”
“炒着吃?”李主任皱眉,“那玩意儿硬邦邦的,怎么炒?”
“得先处理一下。”何雨柱解释道,“把豆饼渣蒸熟,再用刀剁碎,跟调料一起炒,做成‘假肉松’,拌在粥里或者夹在窝头里,说不定能行。”
“假肉松?”李主任半信半疑,“能好吃吗?”
“试试就知道了。”
何雨柱立刻动手。他把豆饼渣蒸熟,晾到半干,用刀剁成细末,然后在锅里放了点签到得来的猪油——这次没敢多放,就放了一小勺,足够增香了。
油热后,放入葱姜末爆香,再倒入豆饼渣末,加了点盐和酱油,小火慢慢翻炒。很快,一股类似肉香的味道飘了出来,虽然带着豆腥味,但比生啃好多了。
“闻着还行啊!”旁边的大师傅凑过来,抽了抽鼻子。
何雨柱盛出一点,拌在稀粥里:“您尝尝。”
大师傅舀了一勺,咂咂嘴:“嗯!有股肉味!比窝头强多了!”
李主任闻讯赶来,尝了一口,当即拍板:“就这么做!柱子,这事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几天,食堂的早饭变成了红薯粥配“假肉松”,午饭是掺了豆饼渣的菜团子。虽然依旧没什么油水,但至少能入口了,工人的抱怨声明显少了。
有个老工人拉着何雨柱的手,眼眶通红:“柱子,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熬下去。”
何雨柱心里暖暖的,嘴上却说:“大爷,这是我该做的。”他突然明白,这“悠闲人生”不只是自己过得舒服,偶尔帮别人一把,心里也能踏实点——当然,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利益。
这天下午,李主任把何雨柱叫到办公室,塞给他一个布包。何雨柱打开一看,里面是两斤玉米面,还有一小瓶鱼肝油。
“这是厂里给的奖励,”李主任拍着他的肩膀,“你小子救了急,我跟厂长申请的。鱼肝油给你补补,看你最近瘦了。”
何雨柱心里一热,连忙道谢。这年代,鱼肝油可是稀罕物,比粮食还金贵。
回到四合院,何雨柱把玉米面收进空间,鱼肝油却没舍得吃。他想起后院的吴奶奶——那是个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前段时间咳得厉害,怕是身体虚。
夜深人静时,何雨柱悄悄来到吴奶奶窗下,把鱼肝油放在窗台上,敲了敲窗户,转身就走。屋里传来吴奶奶的声音:“谁啊?”
“路过的。”何雨柱压低声音,快步离开。
回到屋,何雨柱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在这艰难的年代,一点微不足道的善意,可能比粮食更暖人心。而这种不张扬的帮助,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又积了德,何乐而不为?
他从空间里摸出个鸡蛋,打在碗里搅匀,蒸了碗鸡蛋羹。昏黄的煤油灯光下,鸡蛋羹泛着细腻的光泽。何雨柱慢慢吃着,第一次觉得,这被算计包围的四合院,似乎也没那么冰冷
【读友们,收藏,小鲜花走一波,存稿多多,会多多更新的】
【读友们,收藏,小鲜花走一波,存稿多多,会多多更新的】
【读友们,收藏,小鲜花走一波,存稿多多,会多多更新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