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也当一把阿斗 > 第二十三章琉璃盟约下的裂痕
换源:


       周瑜病逝巴丘的余波,如同投入江心的巨石,涟漪在荆州与江东之间不断扩散。

诸葛亮洞悉先机,迅速行动。

吊唁周瑜的使团携带重礼与沉痛哀思奔赴江东,同时带去的,还有一封诸葛亮亲笔致鲁肃的密函。

信中追忆赤壁并肩之情,痛惜周瑜英年早逝,更着重强调了曹操在北虎视眈眈、孙刘唇亡齿寒的严峻现实,字字恳切,句句以大局为重。

鲁肃,这位敦厚长者的上台,果然如诸葛亮所料。

他本就力主“联刘抗曹”,认为唯有合力方能抗衡强大的曹操。

如今骤登高位,面对江东内部因周瑜之死而涌动的鹰派声音(以吕蒙、甘宁等少壮将领为代表,对荆州耿耿于怀),他急需稳固外部联盟以安内部。

诸葛亮的信,恰如雪中送炭。

很快,江东的回应传来:鲁肃不仅热情接待了刘备的使团,更在孙权面前力陈维持联盟之利。

最终,在鲁肃的极力斡旋下,一纸虽无正式“借据”却意义重大的口头协定达成:

孙权“承认”刘备对荆州大部分地区(尤其南郡)的实际控制权,以换取刘备方面对江东在江夏部分区域利益的认可,并重申共同抗曹的盟约。

这便是后世演义中浓墨重彩的“借荆州”雏形,此刻更像是一份心照不宣的权宜之计。

消息传回公安,府衙内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荆州士族们似乎也暂时安定了些,毕竟头顶悬着的江东直接军事威胁暂时解除了。

刘备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舒展笑容,对诸葛亮道:

“军师妙算,子敬敦厚,此危局暂解矣!”

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眼神依旧清冽如深潭。

他看向厅堂角落里,正被糜夫人扶着,摇摇晃晃练习走路的刘禅(陈昊),缓声道:

“主公,此非长久之安,实乃饮鸩止渴,权宜之计耳。联盟如琉璃,美则美矣,其质甚脆。”

刘备闻言,笑容微敛,也看向蹒跚学步的儿子,若有所思。

这时,恰逢江东新任都督鲁肃,为彰显联盟诚意并处理周瑜身后交接事宜,亲自乘船抵达公安城拜访。

府衙内举行了相对轻松的接待宴饮。

鲁肃年约四旬,面容方正,气质敦厚儒雅,眼神温和坚毅。

他言谈举止从容有度,对刘备执礼甚恭,对诸葛亮更是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意。

席间,他谈笑风生,忆及赤壁旧事,感慨周瑜早逝,又盛赞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言语恳切,毫无骄矜之气。

他主动提及新达成的“谅解”,强调孙刘同心,其利断金。

他的真诚与务实,让在座的许多人,包括刘备,都感到心安。

刘禅被安排在靠近主位的软垫上,由侍女照看着,面前摆着几样精致的、适合幼儿的糕点。

他一边笨拙地用小手抓着米糕往嘴里塞,糊得满脸都是,一边却竖起耳朵,调动所有感官,观察着这场维系着脆弱和平的宴会。

他看到父亲刘备与鲁肃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看到相父诸葛亮与鲁肃低声交谈,气氛融洽;

看到舅舅糜竺代表荆州方面与江东随员客套寒暄。

刘禅被安排在靠近主位的软垫上,由侍女照看着。

他一边笨拙地抓着米糕,一边调动所有感官,观察着这场维系着脆弱和平的宴会。

父亲与鲁肃谈笑风生,相父与鲁肃低声交谈气氛融洽,舅舅糜竺与江东随员客套寒暄。

然而,当鲁肃带来的随员中,一个身形精悍、面容沉肃、眼神锐利如鹰隯的年轻将领的目光扫过荆州诸将,尤其在关羽身上停留时,刘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小手一抖,半块米糕掉在了软垫上。

“吕蒙!吕子明!是那个‘吴下阿蒙’?!不!是那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狠角色!”

陈昊的灵魂在尖叫。

眼前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年轻将领,与历史上那个白衣渡江、背刺荆州、直接导致二叔败走麦城的江东都督瞬间重叠!

“就是这个人!表面装孙子(阿蒙),背地里玩阴的!

为了拿下荆州,什么白衣渡江伪装商船,什么装病麻痹二叔,什么背盟弃约。

简直毫无底线!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典范!”

刘禅看着吕蒙那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无尽算计与冰冷野心的眼神,胃里一阵翻腾。

那目光在二叔关羽身上停留时,充满了审视、评估、不甘,以及一种猎人锁定猎物般的冷酷!

这绝非鲁肃那种基于战略的考量,而是赤裸裸的敌意和征服欲!

“完了完了!二叔啊二叔,您老人家现在看他不起眼,觉得他就是个‘阿蒙’,可这家伙是条毒蛇!是将来会狠狠咬死你的毒蛇啊!”

刘禅心急如焚。

“得想办法提醒二叔!可我现在是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奶娃,总不能扑过去抱着二叔的腿喊‘小心吕蒙,他会白衣渡江’吧?那怕不是会被当成妖孽给烧了!”*

更让刘禅心胆俱裂的是,在宴会中途,鲁肃离席更衣的片刻,他“无意”中听到吕蒙与另一名江东将领压低声音的交谈:

“…子敬都督太过仁厚!荆州膏腴之地,岂能长久假手于人?…”

“…哼,且看刘玄德能得意几时…主公(指孙权)心中岂无收回之意?…”

“…练兵…水寨…伪装之法…不可懈怠…待时…”

“伪装之法!”

这四个字如同冰锥,狠狠刺入刘禅耳中!这几乎就是“白衣渡江”的雏形计划在讨论!

联盟的裂痕之下,是江东磨刀霍霍的杀机!

而吕蒙,就是那把最锋利、也最阴险的刀!

宴会结束后,鲁肃为表达亲近,特意走到心神不宁的刘禅面前,温和地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精巧的彩线玲珑球递给他:

“小公子,此物赠你玩耍。”

刘禅勉强抬起小脸,看着鲁肃敦厚的笑容,又看看那个精致的彩球。

他能感受到鲁肃的真诚,这让他对这位“鸽派”都督心生感激和一丝悲哀(因为他知道鲁肃命也不长)。

他伸出沾着糕点屑的小手,接过了彩球,笨拙地摆弄着,小脸上努力挤出“开心”的笑容,奶声奶气地说了声:

“谢…伯伯!”

同时,他的小眼神却“不经意”地、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怕怕”神色,飞快地瞟了一眼站在鲁肃身后不远处的吕蒙。

鲁肃顺着刘禅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吕蒙,只当是小孩子怕生,并未在意,哈哈一笑,摸了摸刘禅的小脑袋。

然而,当夜,刘禅躺在糜夫人身边“装睡”,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彩球,仿佛抓着唯一的浮木。隔壁书房,刘备与诸葛亮在复盘。

刘备:“子敬诚人君子,联盟可期稳固。”

诸葛亮的声音冷冽:

“主公,鲁子敬诚然君子,然其非江东之主。

今日席间,吕蒙等人神色…孙权之心…此盟约,根基于曹操之威,维系于鲁肃一人之身…荆州之争,如同积薪之下埋藏的火种,只待时机!”

这番话再次印证了刘禅的恐惧。

“相父看得透,但二叔呢?二叔根本看不起吕蒙这个‘阿蒙’啊!”

他焦虑地想着。

“必须想办法!哪怕一点点暗示!明天…对,明天找机会去二叔那里!就说…就说那个黑脸伯伯(吕蒙)眼神好凶,像要抢东西!让二叔小心坏人!”

虽然这理由幼稚无比,但或许…或许能像之前的“童言”一样,在二叔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警惕种子?

陈昊(阿斗)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未来的蜀汉)正坐在一座名为“联盟”的活火山上,而吕蒙,就是那个随时准备点燃引信的人。

他手中的彩球冰凉,象征着这美丽而脆弱的和平。

为今之计,除了尽快图谋益州这稳固根基,还必须未雨绸缪,哪怕用最笨拙的孩童方式,也要尝试去撼动二叔那份致命的傲慢,为未来可能降临的荆州之劫,争取一丝微不足道的预警。

这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这个小小的身躯,在黑夜中蜷缩得更紧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