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在战国当公务员:技能点全加民生 > 第134章 郢都围城·智取江陵
换源:


       营帐外的风带着长江的湿气,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像一层浸了水的麻布,裹住呼吸,也裹住心跳。江陵城那灰黑色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头匍匐的巨兽,沉默地与我们对峙。石缝间渗出的露水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仿佛是这城池冰冷的汗。这已经是第十天了,项燕那个老狐狸,就像是把头缩进壳里的乌龟,任凭我们在城下如何叫骂挑战,他都置若罔闻。军心,已经开始浮动了。

“将军,这么耗下去不是办法啊!”亲卫队长魏小七一脸焦躁地走进来,盔甲上的汗渍已经结成了白霜,靴底还沾着昨夜泥泞的脚印。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像是被风刮得干裂的树皮,“兄弟们天天在这儿晒太阳喂蚊子,锐气都快磨没了。今天又有两个屯长为了一壶水打起来了,打得头破血流……”

我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地图上那代表着江陵的红点。指尖轻轻摩挲着羊皮卷边缘,粗糙的触感刺着指腹,像在提醒我时间的流逝。

我当然知道,项燕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他想把我们这支孤军深入的精锐,活活拖死在这楚国腹地。他有坚城可以依靠,有长江天险作为后盾,而我们,补给线漫长,每多耗一天,风险就大一分。硬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伤亡会大到我无法承受。

“小七,你说,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最怕的是什么?”我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死水,让魏小七愣住了。

他想了想,答道:“怕……怕没吃的?”

“不,”我摇了摇头,指尖在地图上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嗒、嗒”声,像战鼓的余音,“他最怕的,是看到别人有吃的,而自己碗里的最后一口饭,还要被人抢走。”

我的目光缓缓移向帐内最深的阴影处。那里站着一个人,像一块嵌入黑暗的石头,连呼吸都听不见。赵远山。我麾下唯一的“影子”。十年前他从魏国死间营爬出来时,全身被烙了九道刑印,却硬是一声没吭。从此,他成了我耳目所不及之处的利刃。

“远山,”我沉声道,“我要你立刻潜入江陵。”

赵远山无声地向前一步,靴底未起尘,像一片落叶滑入夜色。

“楚王熊悍昏聩,但他的弟弟负刍却野心勃勃,一直对项燕手握重兵心存忌惮。我要你在负刍的幕僚圈里,给我放一把火。”我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就说,项燕在江陵久战不退,是在拥兵自重,等待时机,欲效仿前朝故事,拥立新王。而他看中的,不是远在郢都的负刍,而是楚国另一支更有声望的王室宗亲。”

赵远山眼中精光一闪,如同暗夜中刀锋掠过月光,瞬间明白了我的意图。这道谣言狠毒无比,它直接戳中了负刍内心最深的恐惧。多疑的君主,最无法容忍的就是功高震主、且有不臣之心的将领。

“属下明白。”赵远山没有一句废话,躬身行礼,悄然退出了营帐,消失在夜色里,仿佛从未存在过。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依旧按兵不动,甚至故意做出疲惫懈怠的姿态。营地里酒气弥漫,士兵三三两两围坐,掷骰子赌水囊,盔甲堆在角落,蒙了灰。而我,则在等待那根从楚国内部递来的救命稻草。

果然,不出七日,我安插在楚军后方的探子传来消息——江陵城的军粮供应,被削减了三成。更糟的是,城内已开始征用民粮,百姓怨声载道。三日前,项燕斩杀两名克扣军粮的校尉以安军心,然士卒私下称:“将军能斩人,不能斩饿。”负刍,上钩了。

那个夜晚,月色昏沉,连虫鸣都显得有气无力。秦军大营中弥漫着一股焦躁和疲惫的气氛,许多士兵甚至连盔甲都未穿戴整齐,三三两两地靠在营帐边打盹。篝火噼啪作响,火星飞溅,像垂死的萤火。我站在帅帐门口,指尖掐进掌心,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越拉越紧。

来了。

“敌袭!”一声凄厉的嘶吼划破夜空,紧接着,喊杀声如同山洪暴发,从营地的西侧猛然响起!无数火把亮起,楚军如同黑色的潮水,越过我们简陋的防御工事,直扑中军大帐。

项燕果然老辣。他选择的正是我们防线最薄弱、士气最低落的时刻。“魏小七!率本部顶上去!无论如何,给我守住前阵!”我的吼声在混乱中炸响,震得耳膜发麻。

魏小七双目赤红,提着长刀怒吼一声,带着他的亲卫营如同一颗钉子,狠狠地楔进了楚军的攻势中。刀光与火光交织,血雾在空中弥漫,带着铁锈般的腥气。

然而,楚军这次是有备而来,攻势如狂风骤雨,魏小七和他的部下很快就被分割包围,陷入了苦战,眼看就要被吞没。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就在魏小七被围杀的最后一刻,战场忽然静了一瞬。风停了。火把的焰苗凝固如针尖。一声低沉的枪鸣,仿佛从地底传来……

火光摇曳中,一道修长的身影自烟尘里走出。他持枪而立,铠甲残破却气势如岳,眉宇间透着一股被岁月封存的怒意。没有人看清他是如何出现的,但所有目睹之人,心头皆是一震——仿佛看见了某个早已湮灭于史册的战魂,自黄泉归来。

楚军前锋的脚步,竟不由自主地顿住了。那不是人,那是传说。是百战不屈的猛将之影,是乱世中永不低头的魂魄。

只见那虚影缓缓抬起长枪,以一种看似缓慢却蕴含雷霆之势的动作,向前一扫!没有兵器碰撞的巨响,没有血肉横飞的惨状。但所有被那枪影扫过的楚军,都像是被无形的巨锤击中,齐齐惨叫着倒飞出去,他们没有受伤,却仿佛精神被重创,一个个丢盔弃甲,连滚带爬地向后退去。

这惊世骇俗的一幕,仅仅持续了不到三个呼吸的时间。那身影便如青烟般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这短短的片刻,已经足够了!“全军反击!”我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用尽全身力气怒吼道。

这神迹般的景象不仅震慑了敌人,更让本已动摇的秦军士气瞬间燃到了顶点!援军如潮水般涌上,瞬间冲垮了楚军因恐惧而出现的防线缺口,成功将魏小七救了出来。

战斗持续到天明,楚军丢下上千具尸体,仓皇退回江陵城。

我站在一片狼藉的营地中,脚下是粘稠的血泥,空气中还残留着焦油与铁锈的气味。心中却无比清明。

项燕今夜的突袭,看似凶猛,实则已是强弩之末。粮草不济,军心动摇,他才会行此险招。如果我所料不差,他下一步,必然是撤退。而江陵唯一的退路,便是水路。

“魏小七!”我叫来浑身浴血的亲卫队长。“末将在!”

“给你三千水性最好的锐士,今夜,我要江陵码头上所有的船,都变成一堆焦炭!还有那座连接南岸的浮桥,也给我炸了!”我眼中闪烁着冰冷的杀意,“我要项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当天深夜,魏小七率领的敢死队如幽灵般潜入江陵水寨。冲天的火光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成为了我胜利的号角。

第二天清晨,江陵城门大开。正如我所料,项燕率领残部,狼狈地朝着码头方向突围,企图乘船撤往长江南岸。然而,当他们看到那满江的船只残骸和被炸毁的浮桥时,所有楚军将士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后路已断,军心彻底崩溃。

项燕被部将簇拥着,放弃了城池,向西面山林仓皇逃窜。我们几乎兵不血刃地接管了这座坚城。

与以往不同,我严令禁止任何烧杀抢掠的行为,反而下令打开项燕囤积的军粮仓库,开仓放粮,安抚城中百姓。那些原本惊恐万状的楚国士绅和百姓,在看到秦军非但没有屠戮,反而施以援手时,眼神从恐惧变为了惊愕,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顺从与感激。

江陵陷落的消息,如同一场八级地震,撼动了整个楚国。远在郢都的楚王子负刍闻讯,雷霆震怒。朝堂之上,左徒屈平出列谏曰:“项氏三代为将,深得军心,若因一城之失而诛功臣,恐寒将士之心。”负刍冷笑:“项燕拥兵自重,贻误战机,此非失城之罪,乃不臣之兆!”他本就想削权,此次正好借题发挥。虽未立斩项氏满门,却已下令夺其兵符,遣使追责。

我站在高高的江陵城头,脚下是坚实的城砖,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江风猎猎,吹动我的衣袍,带着水腥与晨露的气息。胜利的喜悦并未让我沉醉。此战,我不仅为大秦拿下了攻略郢都的桥头堡,更向天下证明了,我齐骁,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我的目光越过宽阔的江面,仿佛能看到下游那座更加雄伟、也更加腐朽的都城。江陵既破,郢都就在眼前。项燕,你还能撑多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