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苏沐妍坐在工坊的木桌前,看着老周的徒弟们给新做好的木雕上漆。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的清苦气味,混着窗外飘来的桂花香,有种踏实的安稳。
“苏小姐,您看这尊观音像的衣纹怎么样?”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徒弟递过作品,脸上带着紧张的红晕,“周师傅说您眼光准,让您帮忙掌掌眼。”
苏沐妍接过木雕,指尖抚过流畅的纹路。观音像的衣袂仿佛正随着无形的风飘动,衣角的褶皱里还藏着小小的莲花纹,是老周教的独门手艺。“很好,”她笑着点头,“尤其是衣摆的弧度,比上次进步多了。”
年轻徒弟眼睛一亮,转身就往里屋跑:“周师傅!苏小姐夸我了!”
老周从工具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把刻刀,看到苏沐妍时笑得眼角堆起皱纹:“这小子跟我学了半年,就盼着你能说句好呢。”
苏沐妍放下木雕,看到墙角堆着几个崭新的书架:“这是给孤儿院做的?”
“是啊,孩子们说书越来越多,旧书架都塞满了。”老周擦了擦手上的木屑,“我加了几个小抽屉,能让他们放文具。”
正说着,陆景琰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个食盒:“阿姨让我送点月饼过来,说快中秋了。”
他走到苏沐妍身边,自然地替她拂去肩上的木屑,动作熟稔得像做过千百遍。老周的徒弟们偷偷交换了个眼神,低下头憋着笑。苏沐妍的脸颊微微发烫,轻轻推了他一下:“这么多人看着呢。”
陆景琰挑眉笑了笑,打开食盒拿出块莲蓉月饼:“怕什么,合法夫妻。”
***午后的工坊突然热闹起来,张国立导演带着助理找上门,手里拿着个厚厚的剧本:“沐妍,给你带好东西来了。”
剧本封面上写着《春风化雨》,扉页上有张老照片,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孩子围着个女先生,站在漏雨的教室里,眼睛亮得像星星。“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张国立翻到某一页,“女主角跟你很像,都是在低谷里重新站起来的人。”
苏沐妍的指尖落在照片上,女先生的笑容让她想起院长奶奶。“张导,我……”
“别急着拒绝。”张国立按住她的手,“我知道你现在想安稳,但你看这几句台词,‘光不是只有耀眼一种样子,落在暗处的光,更能照亮人心’。这不就是你现在在做的事吗?”
陆景琰在旁边看着,轻声说:“你要是想拍,我们就试试。不想拍,我就帮你回绝。”
苏沐妍翻开剧本,看到女主角在火灾后拖着伤腿重建学校,看到她把奖牌融了换钱给孩子们买课本,眼泪突然模糊了视线。这哪里是剧本,分明是她和林姐、和老周、和所有温暖过她的人的影子。
“我拍。”她合上书,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我有个要求,道具必须用老周工坊的。”
老周在旁边听得直搓手,眼眶红了:“放心!保证给您做得漂漂亮亮的!”
***傍晚去孤儿院送书架时,正赶上孩子们在排练中秋晚会的节目。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看到苏沐妍,突然从队伍里跑出来,把一朵纸折的桂花塞给她:“苏姐姐,老师说你要拍戏了,是真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苏沐妍蹲下身,接过纸花。
“是陆叔叔说的!”小姑娘指了指正在帮老师搬桌子的陆景琰,“他说你要演一个很厉害的老师,就像林老师一样。”
苏沐妍抬头看向陆景琰,他正好转过头,对她笑了笑,眼里的光比夕阳还暖。她突然想起他早上偷偷给张国立打电话,问“剧本里的女主角有没有原型,我想多了解点故事”。
原来有些人的支持,从不需要说出口。
***回去的路上,车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陆景琰突然说:“星曜的老员工凑了点钱,想重新注册公司,问我愿不愿意当顾问。”
苏沐妍转过头:“你想回去吗?”
“不想。”他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无名指,“但我想帮他们一把,毕竟都是跟着我多年的人。”
“那就去啊。”苏沐妍笑了,“你当顾问,我拍戏,老周管工坊,我们各司其职,挺好的。”
陆景琰看着她眼里的笑意,突然把车停在路边,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前总觉得要给你全世界,现在才明白,你想要的从来不是全世界,是我们能一起做点喜欢的事。”
晚风从半开的车窗吹进来,带着桂花的甜香。苏沐妍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渐渐亮起的路灯,突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拨动了行,不是轰轰烈烈的悸动,是细水长流的欢喜,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柔的涟漪。
或许生活本就该这样,有安稳的底色,也有偶尔的波澜。重要的是,身边的人一直都在,心里的光一直都亮着。
《春风化雨》的开机仪式定在下周,老周已经开始打磨女主角的教具道具,陆景琰帮着联系了拍摄场地,孤儿院的孩子们说要去探班。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像初秋的天气,不冷不热,恰到好处。
开机仪式那天,苏沐妍穿了件简单的米色风衣,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站在摄像机前,看着“《春风化雨》开机大吉”的红色横幅,心里竟有了久违的雀跃。
张国立导演握着场记板,喊“开机”的瞬间,苏沐妍看着镜头里自己的倒影,眉眼间的沉静还在,却多了几分温润的底气。她知道,这次站在镜头前,不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把那些温暖的故事,好好讲给更多人听。
休息时,陆景琰发来张照片,是他在星曜旧址拍的。曾经的玻璃幕墙前,几个老员工正在挂新招牌,上面写着“新曜文化”,阳光照在字上,亮得有些晃眼。他附了句话:“旧的故事结束了,新的开始了。”
苏沐妍看着照片笑了,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出回复:“等我收工,一起去吃巷口的馄饨。”
远处的场务正在调试灯光,暖黄的光束穿过树叶落在她脚边,像撒了一地的金粉。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风雨,或许还会有波澜,但只要身边有值得奔赴的人,心里有愿意坚守的事,就永远有勇气,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