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皇帝的情史有点上头 > 第四十四章 建成元吉自掘坟墓,李世民踏着鲜血登帝位
换源:


       夜里,秦王世民刚从蒲州回来,就接到彭将军求见的消息,两人钻进密室说话。世民见彭将军一脸怒容,忙问有何心事。彭将军冷笑一声:我为你李家出生入死,好几次差点把命丢了,如今连家里一个妻小都容不下,活活被你家太子逼死了!

世民脸色骤变,追问详情。彭将军便把夫人被太子威逼自尽的经过一五一十说出来,说到气愤处拳头捏得咯咯响,讲到伤心处,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掉了几滴泪。秦王听得怒火中烧,拍着胸脯保证:将军息怒!明天我就去奏明父皇,定要废了这淫恶太子!

彭将军哐当一声拔出佩剑,硬生生折成两段:我若不助千岁除掉这祸害,就像这剑一样!两人又密谈了许久,彭将军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世民独自进宫,刚要在便殿向父皇奏说太子的事,杜凤突然捧着奏本闯进来,说庆州总管杨文干起兵谋反,带五万人马直扑京师。唐皇急把奏本扔给世民,正看着,黄门又慌慌张张跑进来:不知哪里来的兵马围攻彭将军府,彭将军已经遇害!现在乱兵正攻打太和宫,喊着要捉拿秦王!

唐皇也慌了神,世民却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是太子搞的鬼,奏道:这事只有太子清楚,父皇快传他进宫!唐皇这时也琢磨过味儿来,赶紧下旨召太子。

建成正和元吉在府中调兵遣将,见宫里传旨,知道躲不过去。心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点齐两千勇士要冲进宫杀世民。刚要上马,詹事主簿赵弘智冲上来拉住马缰,苦苦劝谏:千岁万万不可妄动!还是轻车简从去谢罪为好,皇上待您不薄,千万别惊了圣驾啊!太子听了劝,只带几个卫士进了宫。

见唐皇满脸怒容,秦王也愤愤地站在一旁,建成扑通跪在地上谢罪。这时宫门外杀声震天,秦王也跟着跪下,求父皇杀了自己平息乱兵怒气。唐皇看着俩儿子并排跪着,心里不是滋味,命黄门把他们扶起。眼看天快黑了,宫外喊杀声越来越凶,唐皇没法子,只好带着太子和秦王从后宫溜出去,黑灯瞎火走了十多里,逃到南山离宫。一面传旨让魏征速平叛乱。

彭将军留下的两千兵士要为帅报仇,跟着魏征的人在宫门外杀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击退乱兵,宫门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魏征一边派人打扫宫廷,一边带着满朝文武步行去南山请唐皇回宫。

唐皇刚回宫,又有急报说杨文干攻陷宁州。唐皇吓得脸都白了:宁州离京师不远,谁去抵挡?话音未落,秦王出列奏道:杨文干不过是个竖子,儿臣愿带一旅之师擒他!

唐皇把世民叫到殿上,附耳说道:这事牵连建成,恐怕响应的不止文干一人,你此去务必小心。事成之后,我就立你为太子,封建成为蜀王。蜀地狭小,不足为患,万一他有异心,你要收拾也容易。

秦王磕头领旨,带十万人马杀向宁州。谁知杨文干的手下听说秦王来了,半夜就把杨文干杀了,提着首级来献。秦王留一半兵士守宁州,自己带着首级回朝。

他原以为这回进宫,太子之位稳了,谁知唐皇见了他,只说了几句安慰话,压根不提废立的事。出宫一打听才知道,他带兵在外时,宫里的妃嫔和元吉都在为建成说好话,建成又求封德彝劝谏唐皇,说国家不能轻易废太子,换储君会招来祸乱。唐皇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没了主意,最后竟下诏赦免建成的罪,让他留守东京。

怕兄弟俩矛盾加深,唐皇又让封德彝陪着秦王和齐王去太子府会面。建成留弟弟们喝酒,元吉早把毒药藏在衣袋里,趁世民不注意,用指甲把毒药弹进他酒杯。秦王喝下没多久,就捧着肚子喊痛,哇地吐出一口血,晕在椅子上。

当时淮安王神通也在陪饮,忙把秦王扶回府,请大夫抢救。幸好中毒不深,没闹出人命,秦王病了三个月才好利索。

这事传到宫里,唐皇反倒说是秦王府奴仆不小心,把秦王身边的奴仆抓去问罪,还下手诏说秦王不能喝酒,以后不许夜间聚饮。

过了几天,唐皇特意把秦王叫进密室:我从晋阳起义到平定天下,都是你的功劳。当年我想立你为太子,你坚决推辞,才立了建成,成全你的美意。如今太子已立多年,若再夺回来,不仅我不忍心,还会让你们兄弟仇恨更深。可你们终究互不相容,同在京师只会多生事端。我想让你回洛阳旧都,自陕以东都归你管,准你建天子旌旗,就像当年梁孝王那样,如何?

秦王听了,眼泪唰地掉下来,磕头谢恩:儿臣不愿远离父皇膝下。唐皇劝了又劝,秦王就是不肯接旨,只好出宫去了。

这消息传到东宫,建成赶紧拉着元吉等人开紧急会议。元吉拍着桌子说:父皇明显开始怀疑太子了,咱们得先下手为强!正说着,边关急报传来——突厥兵势汹汹杀过来了。建成眼睛一亮,立马进宫在父皇跟前保举元吉统兵北讨。这正是哥俩商量好的计谋:让元吉借着打突厥的名义带大兵出城,然后把京师团团围住,指名道姓要抓秦王,不杀世民就不解围。到时候太子在城里内应,里外夹击,还怕搞不定秦王?

可秦王的眼线比筛子还密,建成这点小九九早被世民手下看穿了。当时秦王府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这帮谋臣勇士全聚齐了,七嘴八舌报信。房、杜俩人当年得罪尹淑妃她爹,被唐皇革职赶出京城,还是秦王偷偷把他们接回府,暗地里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这次的事也是他俩先嗅出不对劲。众人都劝秦王:事到如今别顾什么兄弟情了,赶紧进宫求万岁做主!世民也慌了神,立马从后门溜进宫。

那会儿刚擦黑,宫里灯火通明,唐皇正在后宫吃饭。黄门官报秦王有要事求见,唐皇赶紧让人把他叫到膳桌前。世民一见到父皇扑通跪下,眼泪哗哗流:父皇快救儿臣性命!唐皇见这阵仗,赶紧屏退左右,把他叫到跟前问话。世民开门见山:父皇是不是要下旨让元吉去征讨突厥?唐皇点头:这事我准了太子的奏本,明天一早就下旨。世民急得直摆手:父皇要是还疼儿臣,千万别下这道旨!接着把太子和元吉的反叛计划全抖了出来,索性连太子私通宫妃、强奸民妇、祸害百姓、逼死官妻的烂事全说了,赌咒发誓说半句虚言天打雷劈。

唐皇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即就要连夜把建成、元吉叫进宫问罪。世民又奏道:太子党羽多,仓促之间怕出乱子,不如儿臣先出宫召集兵士护着宫廷,再传唤太子不迟。

秦王退出宫,悄悄召集兵马在宫门外埋伏好,又让府中参军带一队人去太子府门口盯着,见有人出入就暗地里拿下,别惊动了太子。果然不出所料,当晚秦王在宫里跟唐皇说的话,早被小黄门偷听了去告诉张贵妃,张贵妃连夜打发黄门官去太子府报信。可这黄门官刚到太子府门口,就被埋伏的兵士逮住,连夜送进秦王府。秦王一审问,他就把太子怎么跟妃嫔通奸、怎么谋害秦王、怎么窃听消息派他来报信的事全招了,当晚就被关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秦王骑马带三十个勇士去玄武门巡察,见宫墙外兵马扎得严严实实,才进宫候着。过了会儿,圣旨传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一班大臣进宫,最后才传唤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唐皇驾临临湖殿,建成和元吉奉了旨,还不知道要出事,各带十二个勇士骑马赶来朝见。刚走到朝门,御林军就上来把十二个勇士拦在门外:万岁有旨,太子入朝不得带护卫。元吉一看这情形,心里咯噔一下。俩人骑马进了宫门,在甬道上走着,元吉眼尖,见两旁藏着兵士。快到殿门口时,守门兵士喝令下马,建成刚要下,元吉给他使了个眼色,建成也起了疑心。这时殿上喊着传太子和齐王上殿,元吉心知不妙,拨转马头就往门外逃。太子见元吉跑了,也转身拍马往朝门外逃,刚跑没几步,就听身后秦王喊:建成站住,父皇有旨!接着三支箭嗖嗖嗖飞过来,最后一支射中太子后心,建成啊哟一声摔下马死了。

秦王丢下太子,抢过他的马就追元吉。眼看要追上,元吉转过身来飕飕飕三支箭射向秦王面门,秦王一低头躲过,依旧紧追不舍。忽然前面横路上冲出个尉迟敬德,手起刀落把元吉砍死在马下。

俩人刚除了大害,就听玄武门鼓声如雷,飞马报来:太子手下两千兵马正猛攻玄武门!秦王举枪一挥,宫内伏兵全冲了出来,跟着他往玄武门杀去。顿时喊声震天,箭如雨下,有几支竟射到唐皇御座前,裴寂赶紧护着唐皇退入后殿。

萧瑀和陈叔达急忙跪在唐皇跟前奏道:臣听说内外猜疑就父子不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成、元吉从起兵时就没立过功,当了太子齐王还不安分,净搞窝里斗。秦王功盖天下,人心所向,不如立他为太子,把军国大事交给他,陛下也能松口气啊。唐皇听了说:我早想立秦王为太子了。当即草诏,让尉迟敬德捧着到玄武门城楼上宣读:建成已死,立世民为太子,掌管军国大事。叛兵一听建成死了,立马没了斗志,四散逃窜。

世民回进宫,扑在唐皇脚下大哭,唐皇好言好语安慰了半天。从此世民做了皇太子,搬进东宫,还替建成、元吉发丧。灵柩过宣武门时,唐皇带着他俩的旧臣在柩前哭得死去活来,世民赶紧扶父皇进宫劝住。

打这以后,唐皇总觉得精神恍惚、心里憋屈,便下诏传位给太子,就是太宗皇帝,改年号贞观。太上皇移居大安宫。

太宗即位后,拜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尚书左仆射,宇文士及、封德彝、杜如晦也都当了大官,又立长孙氏为皇后。到贞观九年,太上皇在垂拱殿驾崩,庙号高祖。太宗把从前高祖宠爱的妃嫔全迁到别宫,还放了三千宫女出宫,宫廷里顿时清净不少。

不过张、尹二妃当年和建成、元吉内外勾结,在高祖跟前天天说太宗坏话,害他受了不少委屈,这仇太宗可没忘。但转念一想,张妃的儿子元亨封了酆悼王,尹妃的儿子元方封了周王,俩孩子都还小,太宗挺疼他们,也就不忍心伤害他们的母亲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