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逆袭:庐陵王苦尽甘来,重登帝位定朝局
这庐陵王自从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奉遗诏,在灵柩前即位,称中宗太和圣昭孝皇帝。可转脸皇太后武氏就临朝称制,改元嗣圣元年,到了二月,就把他废为庐陵王,和皇后赵氏、妃子韦氏三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后来赵皇后被则天女皇帝提进宫,受不了折磨,自己饿死了,就改把庐陵王和韦妃囚禁在均州。过了五年,又改囚到房州,一晃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里,庐陵王和韦后俩人守着一间屋子,整天担惊受怕,患难之中感情倒是越来越深。
那会儿则天皇帝动不动就杀唐朝宗室,庐陵王的弟兄叔伯都被斩尽杀绝了。每次杀人的消息传来,他都吓得心胆俱裂。在被囚禁的地方,只要见有京城来的使者,他总以为是来赐死的,抱着韦妃就嚎啕大哭,有时候急得没辙,还想先自尽算了。每次都得韦氏好言好语劝着,又偷偷在使臣面前献殷勤、送礼物,夫妻俩才得以保命。庐陵王常私下里跟韦妃发誓:“将来要是能重见天日,你想干啥就干啥,我绝不拦着。”
如今听说武三思又传圣旨来了,庐陵王心里咯噔一下——这武三思近来正铆足了劲想当太子,跟自己是死对头,这次来准是取自己性命的。他急得拉住韦妃的手,跺着脚哭,韦妃也被他哭得没了主意。眼瞅着武三思走进屋,口称“王爷王妃接圣旨”,韦妃也顾不上别的了,赶紧冲上前跪倒在地,伸出两条玉臂,一把攀住武三思的手,不让他宣读圣旨。
武三思本就是好色之徒,指尖一碰韦妃的玉臂,只觉滑腻香软,心里顿时一动。低头一看,见她肌肤莹洁,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胳膊扶她起来,嘴里说着:“王妃大喜啊!是咱家在万岁跟前费尽口舌劝谏,好不容易才挽回天心。如今圣旨下来,召王爷和王妃赶紧回京,说不定将来还有重登帝位的希望呢。”
庐陵王哪肯信他的话,直到拆开圣旨读完,夫妻俩才乐得眉开眼笑,当下就留武三思在府里摆酒款待,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天就收拾东西起程,路上武三思把除掉张易之兄弟的打算说了。庐陵王心想,如今母后病重,这次进京正好下狠手整治奸佞,当即在手谕里命令羽林将军李多祚通力合作,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还特意写上“格杀勿论”,让武三思先赶去军中传令。
李多祚带着三万人马直攻玄武门,张易之指挥城里的御军闭门抵抗。武三思让人对着城里的兵士高声宣读庐陵王的手谕,兵士们原本就心向唐室,一听庐陵王回京了,当即高呼万岁,一哄而散。李多祚趁机挥兵进城,张氏兄弟退进迎仙院,兵士们把迎仙院围得水泄不通,翻墙进去,把张易之、张昌宗俩人生擒了。
这时候庐陵王和韦妃已经到了城下,文武百官都跑到郊外迎接,随即把张氏兄弟绑到军前,庐陵王传谕斩首,武三思还亲自下手,结果了这俩人,之后庐陵王才摆驾进宫。
则天皇帝一听说心爱的易之、昌宗被庐陵王杀了,顿时一惊,原本就病倒在床,挣扎着要起来,左右赶紧上前扶着,可病得太重,连坐都坐不住,只好又躺下。有个叫桓彦范的亲信大臣进宫劝谏:“张氏弟兄在外作恶多端,如今死了也就死了,陛下别往心里去。您年纪大了,又病得厉害,该早点退位休养,下道圣旨传位给庐陵王吧。”则天皇帝没作声,桓彦范赶紧写好圣旨,在她床前盖了玉玺。正巧庐陵王和韦妃进宫朝见,则天皇帝亲手把传位诏书递给庐陵王,夫妻俩谢了恩。武三思、桓彦范一班大臣簇拥着庐陵王登上通天宫即位,还是称中宗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大赦天下,只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同党罪不可赦,被酷吏周兴、来俊臣陷害的人,全都平反昭雪。
则天皇帝迁居上阳宫,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国号又改回大唐。之后每隔十天,皇帝就带着后妃和文武大臣到观风殿朝见母皇帝一次。则天皇帝直到八十一岁去世,改称为则天皇太后,韦氏被封为皇后。一时间,武三思、张柬之、李多祚、桓彦范一班大臣,勾结韦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在朝廷内外把持朝政,大耍权威。
自从则天皇帝登基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一种《苾挈儿》歌,词句挺妖艳,后来她宠幸张易之,易之小名就叫苾挈,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到咸亨年间,民间又唱:“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后来果然武后即位,孝和(中宗)成了皇太子,阿婆指的就是武后,孝和排行第三,所以歌里叫三叔。当时还有童谣唱:“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说的是张易之兄弟,唐朝天子姓李,李公醉,意思是唐朝天下要复兴啦。
唐宫秘事:酒令暗藏玄机,皇室风流韵事多
龙朔年间,老百姓中间流行一种酒令:“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这里的“子母”,说的是酒盏和酒盘。到了则天皇帝永昌年间,她大肆诛杀唐朝宗室,有一回宫里十几个侍卫在清化坊喝酒行这个令,被人告了密,结果这十个人全被砍了头。
后来庐陵王在房州被囚禁,还真应了“子母相离”这句;“连台拗倒”,说的就是除去则天皇帝的尊号。民间这些歌谣,居然都一一应验了。当时则天皇帝已经去世,凡是姓武的,官职都被革去了,唯独武三思因为有杀张易之、张昌宗的功劳,再加上上官昭容和太平公主在中宗跟前替他说好话,所以他的爵位反而越来越高,在宫里随便出入,毫无禁忌。
还有武承嗣的二儿子武延秀,娶了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中宗皇帝特别宠爱她,封她为左卫中郎将。安乐公主是韦后迁居房州途中生的,当时韦后在客店里生产,吃了不少苦,又因为安乐公主长得特别漂亮,所以也格外宠爱她,从小就她想干啥就干啥,从不阻拦,只要是她求的事,没有不答应的,久而久之,安乐公主就恃宠而骄,权势大得能左右天下。
那时候,中宗夫妇还被囚禁在房州,安乐公主就留在祖母则天皇帝宫里抚养。因为她聪明伶俐,则天皇帝也很喜欢她。当时有个叫武崇训的,是武承嗣的侄子,也就是武延秀的堂兄,只比安乐公主大一岁,长相那叫一个出众,经常在宫里出入。则天皇帝因为他是自己的内侄孙,就特别偏爱,还常让武崇训在宫里过夜。
这武崇训仗着自己年轻帅气,又有祖姑撑腰,在宫里就不安分,和宫女们闹出不少风流事,外面都传得沸沸扬扬,说武崇训和祖姑母有染。这话传到则天皇帝耳朵里,觉得太不像话了,就把安乐公主指配给了武崇训,想平息这些流言。其实这风流公子和风流公主,早就等不及皇帝下旨,暗地里勾搭上了。结婚后不到六个月,安乐公主就生了个男孩。武崇训精力过人,把安乐公主伺候得舒舒服服,夫妻俩倒也过得甜甜蜜蜜。
后来,武崇训的堂弟武延秀来了,他比武崇训还年轻,长得也更俊。武崇训看在兄弟情分上,经常带武延秀到驸马府玩。这时候,安乐公主和武延秀是嫂叔关系,一家人也不避讳,经常在一块儿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武延秀浑身都是风流劲儿,见了嫂嫂,有意无意地就卖弄风情;这位嫂嫂也是个懂情趣的,见了这风流小叔子,心里就像着了火一样。
叔嫂俩在府里整天打情骂俏,毫不避讳旁人。就算武崇训有时候撞见了,一来碍于兄弟情面,二来怕安乐公主的势力,也只能把这口气憋在心里,装聋作哑地过日子。
要说这武延秀,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这名声甚至传到了突厥国王默啜的公主耳朵里。公主听说大唐有这么个美男子,天天茶不思饭不想,一门心思想把他弄到手,和自己成双成对。这位外国公主,一天到晚惦记着武延秀,最后竟想出病来了。默啜可汗特别疼这个女儿,一打听女儿的心病,立马调动兵马,直逼大唐边界,嘴上说着女儿想招武延秀当驸马,让两国和亲。
边境的战报传到朝廷,则天皇帝就问武延秀愿不愿意去外国和亲。武延秀一听还有人倒贴老婆,还是个外国妞,他本就喜欢新鲜刺激,当即就乐意了。则天皇帝派中郎将阎知微护送武延秀去突厥成亲。那位默啜公主长得端庄美丽,见了武延秀,果然是个美如冠玉的少年,也对他出奇地宠爱。怕他在异国他乡闷得慌,就找来好多蛮姬在他跟前唱歌跳舞,默啜公主还在一旁陪着劝酒说笑。有时候,夫妻俩还一起骑马去郊外打猎。
武延秀本就是个好色的年轻人,见了这异国的风情美女,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就和几个绝色蛮姬暗地里勾搭上了,日子过得倒也快活。可他天天享受温柔乡,护送他来的阎知微却遭了罪,被关了起来。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