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就傍着骊山西边的山坡,沿着山势,宫墙曲曲折折地往西延伸。这时候宫墙里头,朝元阁上灯火忽明忽暗,映出五六个人影来——自打杨贵妃编出《霓裳羽衣曲》,先让永清、念奴把曲子背熟,之后每天晚上都叫伶官李龟年,带着唱曲的马仙期、打铁拨的雷海青、弹琵琶的贺怀智、打鼓板的黄幡绰,在朝元阁上教大家唱曲记谱,等练好了就传到梨园,配上舞蹈演出。所以每天夜里,阁上的歌声、笛声都顺着风飘下来,老远都能听见。
这动静早就勾住了长安城里一个叫李謩的年轻人。他打小就精通音律,一支铁笛吹得绝了,大江南北都有名气。这会儿他正好在京城游玩,听说杨贵妃编了首《霓裳羽衣》新曲,心里直痒痒,想听听这新声到底有多妙。可宫里的曲子都是秘不外传的,民间根本没机会听。
白天的时候,他偷偷跑到骊山脚下,绕到宫墙后面,一眼就看见一座高楼拔地而起,夕阳照着楼匾上“朝元阁”三个大字。又打听着李龟年每晚都在阁上教歌,到了夜深人静,就揣着铁笛,靠在宫墙根下,听楼上传来的仙乐仙歌。
等乐声一停,就有清亮的女声唱起第一阕:“骊珠散迸入拍初,惊云翻袂彤彤,飘然回雪舞风轻,飘然回雪舞风轻。约略烟蛾态不胜。”宫墙里唱得婉转,宫墙外李謩就跟着用铁笛和,一唱一和,别提多默契了。
第一阕刚唱完,又接着唱第二阕:“珠辉翠映,凤翥鸾停。玉山蓬顶,上元挥袂引双成,萼绿回肩招许琼。”紧接着第三阕也飘了下来:“音繁调骋,丝竹纵横;翔云忽定,慢收舞袖弄轻盈,慢收舞袖弄轻盈。飞上瑶天歌一声。”
李謩在墙根下听完整几阕,忍不住低声赞叹:“这曲子也太绝了!跟敲秋天的竹子、碰春天的冰块似的,清清脆脆,明明就是天上的仙音,根本不是人间能有的!还好我都用笛子记下来了,真是太幸运了!”他自顾自夸着,一抬头,阁上已经没了声音,灯也灭了。再看天上,银河斜斜地挂着,月亮落了,星星也换了位置,就揣着铁笛悄悄回去了。
这边李龟年在宫里学会了曲子,就去教梨园子弟,一句句抠调子、练节奏,又教歌伎们跳羽衣舞。没日没夜地练,等大家都练熟了,就去跟玄宗汇报。玄宗想着六月初一正好是杨贵妃的生日,特意下令在长生殿摆宴,让李龟年带着歌舞班子在殿下等着,听旨意表演。
到了生日这天,玄宗早朝结束,就去了长生殿。这会儿时间还早,宫女们正忙着摆宴席,李龟年已经在殿前候着了。玄宗让高力士去看看贵妃晨妆完没,高力士刚走没多久,就见一群宫女举着宫扇,簇拥着杨贵妃慢慢走上殿来。
再看贵妃,换了身特别鲜艳的云纹衣裳,走到皇帝跟前盈盈下拜,声音娇滴滴的:“臣妾杨氏见驾,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玄宗赶紧伸手把她扶起来,笑着说:“这长寿福气,我要和妃子一起享。”
贵妃坐下后,玄宗又说:“今天是妃子的生日,我特意摆了这长生宴,要跟你快活一整天。”杨贵妃赶紧起身谢恩:“臣妾生日这么普通,还能得到陛下的宠爱,我要给陛下敬一杯万寿酒。”说着,宫女端来金杯,贵妃捧着献给玄宗。玄宗喝完,又拿起自己面前的玉杯,让高力士斟满酒,递给贵妃:“这杯给妃子添福寿。”杨贵妃谢了恩,两人相对坐下。
台阶下仙乐响起,殿上你一杯我一杯地喝酒,正热闹着呢,高力士上来回话:“启禀万岁爷、娘娘,国舅杨丞相和韩、虢、秦三位夫人,送了寿礼和贺笺,正在宫门外等着朝贺。”玄宗拿过贺笺递给贵妃看,回头传旨:“辛苦他们了,丞相不用行礼,回朝廷办公去吧。三位夫人等着,等我和娘娘回宫,再赏她们宴席。”
高力士刚把旨意传下去,又快步回来说:“启万岁爷,涪州和海南进贡的新鲜荔枝到了!”玄宗赶紧让人拿上来,就见三个小太监头顶着大冰盘,盘子里堆得满满都是鲜红的荔枝。
杨贵妃一看见荔枝,立马笑开了花——原来贵妃生在四川,特别爱吃荔枝。自从进了宫,各路节度使就按时给她送。南海、涪州一带的荔枝,颜色鲜、味道甜,比四川的还好,玄宗就下令让地方官沿途设驿站、备快马,一到初夏荔枝成熟,摘下来装在冰囊里,快马加鞭一站站送过来。
为了送这荔枝,马跑累了倒在路边,人饿坏了也撑不住,还踩死不少行人,数都数不清。可等送到宫里,荔枝还是又红又鲜,味儿一点没差。花了几十万的钱财,糟蹋了上百条人命,就为了换贵妃吃荔枝时那一笑。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真是到了没边的地步。杜牧诗里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这真事儿啊!
玄宗看着杨贵妃,笑着说:“妃子,朕知道你爱吃荔枝,特意下令让地方官快马加鞭送来。今天寿宴刚开,这好果子就到了,得再陪你喝一杯!”杨贵妃领了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永清和念奴在旁边麻利地剥着荔枝,剥好一颗就递一颗给皇上和贵妃,两人吃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李龟年带着一群排练《霓裳羽衣曲》的歌童舞女上殿,对着天子磕头行礼,大声回奏:“乐工李龟年,率领梨园子弟,叩见万岁爷、娘娘!”玄宗赶紧传旨:“快把《霓裳羽衣曲》奏来听听!”
李龟年领了旨退下去,没一会儿,殿前就响起了悠扬的仙乐,各种乐器配合得恰到好处。玄宗听着,只觉得浑身舒畅,连精神都好了不少。接着,一队队舞女走上前来,跟着音乐又唱又跳,那娇柔的歌声、曼妙的舞姿,把满殿人的魂都勾走了。玄宗看得连连点头,忍不住赞叹:“这舞姿也太绝了!”
等歌舞停下来,杨贵妃起身奏道:“这些普通的歌舞,实在没什么看头。臣妾准备了一架翠盘,想在上面跳支舞,博陛下一笑。”玄宗一听贵妃不仅会编曲,还能在翠盘上跳舞,高兴得眼睛都亮了,连忙说:“妃子跳舞,朕还从没见过呢!”转头就喊永清、念奴,让她们和郑观音、谢阿蛮一起,伺候娘娘上翠盘。
杨贵妃暂时退下换舞衣,没多久,二十来个小太监扛着一架七尺多高的翠盘走了进来。那翠盘圆得像月亮,又滑又亮,颜色鲜艳;底座雕成莲花的样子,用一根柱子支撑着,底座下面还雕了四头玉鱼,抬着头把盘子顶起来。玄宗越看越喜欢,让高力士传旨,叫李龟年带着梨园子弟按谱奏乐,又让人把羯鼓搬到殿上,说要亲自打鼓伴奏。
只见杨贵妃头戴花冠,身穿白色绣袍,肩上披着重叠的锦云肩,绿色袖子配着大红色舞裙,别提多亮眼了。郑观音和谢阿蛮也穿着清一色的白色舞衣,手里拿着五彩霓虹飘带和孔雀云扇,挡着杨贵妃走上殿来。永清、念奴簇拥着贵妃登上翠盘,音乐一响起,那扇子就慢慢移开了。
玄宗“咚咚”地打起鼓,杨贵妃在翠盘上跟着节奏,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抬头,舞姿轻盈极了。她腰肢软得像没有骨头,旋转跳跃间满是风情。音乐越奏越高昂,她的舞姿也越来越急促,只见翠盘上鞋尖轻点,舞袖翻飞,转得越来越快,都分不清哪里是人影、哪里是钗光了。
就在这一片眼花缭乱的时候,音乐突然停了,舞蹈也跟着结束,扇子又合了起来。永清、念奴赶紧上前,把贵妃从翠盘上扶下来,走到玄宗跟前深深一拜。玄宗伸手扶住贵妃的腰,赞不绝口:“这舞跳得太妙了!姿态飘逸,风情万种,像风吹雪花飞舞,又像飞燕游龙穿梭,真是天下独一份的好舞姿!”说着就叫宫娥拿酒来,要和贵妃碰杯。
贵妃接过酒杯,玄宗又传旨,让人把自己的十匹鸳鸯万金锦、一个丽水紫磨金步摇取来,赏给杨贵妃当跳舞的酬劳。还亲自从腰上解下一个瑞龙瑙八宝锦香囊,递给贵妃说:“这个给你当跳舞的配饰。”杨贵妃一一接过来谢恩。
玄宗见贵妃脸颊泛红,额头还渗着细细的汗珠,心疼地说:“快备好温汤,朕陪你一起泡澡去。”说着就拉着贵妃的手,慢慢往华清池走去。
这时的龙泉凤池里,还有安禄山从范阳进贡来的白玉雕成的鱼、龙、野鸭、大雁,零散地浮在水面上。玄宗和贵妃脱了衣服下水,那些玉鱼、玉龙好像活过来一样,鳞片和翅膀都像在动。池子里有银镂小船,两人光着身子坐在小船上,互相划着船往来玩耍。还有人把锦绣缝成各种花朵,放在水面上,让贵妃随便拨弄。
玄宗在池子里玩了好一会儿,才把贵妃扶上岸。看她腰肢纤细,软得没力气,玄宗更心疼了,扶着她进了寝宫,一起躺下休息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