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花丝吟 > 第57章:凤凰印(一)
换源:


       自德国远道而来的安德烈斯老馆长正坐在藤椅里喝茶。温之意和苏乔赶到时,双方的谈判已经到了尾声。

安德烈斯不同意售卖金凤银凰印,但他能够理解程春良的心情,答应在凤凰印修复好之后,留在京北市博物馆里免费展出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后,物归原主。

这已是极限,程春良咬了咬牙,接受了。

“正好我的徒弟们都来了,没有别的问题的话,让我们看一看东西吧?”

周助理将话翻译成德语,安德烈斯老馆长点了点头,助手在他的示意下,拎起了脚边那只包装严实的箱子。

箱子外壳是金属质地,看得出是经过特别加工的,防撞击能力很强,里面层层包裹着隔热与防震材料,最后一道保障则是透明的防弹玻璃容器。助手小心翼翼地将锁打开,将容器里的东西推到众人面前。

这比在照片上看着更要震撼得多。

凤身威武磅礴,鳞片倒竖,长须环绕着身形,通体金丝,非但不显得空洞,反而灵巧如斯,栩栩如生。凰身则更繁杂华丽,尾部金丝渐密,若仔细看,竟有至少五种不同类型的搓丝技巧,交错纵横中,令人眼花缭乱。

凤印和凰印下方,皆非实的金底,而是由无数金丝编织成形,捧在手里,竟也没有太大的沉重感,两印除了头部到尾部那条撕裂的伤痕外,各自都有难以修复的残缺部位。凤头部分金丝断裂严重,凰印则是金底已有四分之一损毁,缺失和变形没能影响它们带来的磅礴气势,华美得令人窒息。

温之意和苏乔都看呆了。

程春良更是激动不已,搓着手,前前后后地打量。

毫不夸张地说,这对凤凰印当真是他见过的杰出之作,工艺精良,手法纯熟,虽说地位可能不及六十年代时期出土的国宝——明朝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但也绝非平平无奇,修复工作顺利的话,它们一定会是花丝镶嵌作品里的一抹耀眼星光。

只可惜,这星光远在异国,照亮的不是自己脚下的土地。

程春良缓了缓心神,向安德烈斯伸出手去。

“感谢贵馆对我们的信任,我向您保证,一定会修复成功的。”

两天后,安德烈斯馆长搭乘飞机回了德国,国内的修复工作很快提上了日程。

文物修复分物理和化学两类措施,必须在尊重原来材料、原始状态和可靠的纪录档案基础上进行,绝不能天马行空。

凤凰印和之前修复过的一些含玉质的文物不同,小面积的、流于表面的损伤,修复起来不过是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像凤凰印这种极深的裂口,一直蔓延进凤和凰的身体内部,如果想完全修复,恐怕得先将它们通体破开,从内部开始,整个过程还不能损坏原始的结构,如此难度的修复工作,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这次的任务格外艰巨,且必须完成,否则连自己国家的东西都修复不了,是要闹笑话的。

仅凭程春良的一己之力,肩上的担子怕是太重了。

于是,在温之意的提议下,唐云美工厂向各地的工厂寻求帮助,希望有经验的匠人前来支援修复工作,这是件一致对外的事,大家自然没有旁门心思,纷纷倾囊相助,连之前和唐云美工厂有利益冲突的,也派来了专家,因故无法到达现场的,也会时常与这边视频交流,提供好的思路。整个行业的佼佼者都参与到其中,为修复工作保驾护航。

温之意和苏乔也没有闲着,随程春良奔走于各家博物馆,收集资料,为制定修复方案做准备。

花嵌行业本就小众,来的专家们都有绝活手艺,关于如何修复,大家提出了各自的想法,这其中有保守派也有激进派。江南美工厂的副厂长张思德老艺人,就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不建议采用冒险的方式进行修复,以稳为主,但程春良这边不是很赞同。

这天,温之意来厂里参加讨论会,最后一次商议修复问题,刚到工厂大门口,恰好就被路过的张老先生拦下了。

“小温啊,我仔细研究了一下那对凤凰印,那种程度修复起来,实在够呛,内部全都是垒丝工艺,中间断裂的话,整体结构都会变形,这几天我也听了很多人的想法,你们还是打算破开修复吗?”

垒丝,就是把做好的花丝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成片、块的具体造型,为了保证成品的紧密度和形状不发生改变,通常会使用炭作为胎体,也就是一种支撑,将花丝排列其上,在焊接过程中,再将炭烧成灰烬,造型也就应运而出。

除了炭,也可以直接利用金属片进行固定焊接,保证作品的整体架构。

这对凤凰印自然也是这样做出来的,不过那是一开始,修复中如果想要保证完整性,肯定也得用到炭或者金属片,进行高温焊接,而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周围的金丝会在高温里发生变形,只要火候掌握得有那么一点点偏差,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整件作品受损,对修复工作来说,可谓是灾难性的。

但如果不采用高温,用来固定的炭形就无法化为灰烬。

这就是问题所在。

温之意明白他所担心的点在哪里,这也是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讨论的东西。

“张大师,您是担心破开修复的时候,焊接会融毁其他结构对吧?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发愁的问题。您具体是怎么想的?”

张思德语重心长地劝道:“要我说,咱们别冒这个险,用基本的粘合剂和塑型剂也能修复。文物修复本来就是弥补不足,尽最大努力挽救损失部分,而不是追求完美,把它们硬往最初的样子靠拢,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做起来危险性太大,毕竟已经受损,不可能还是完美的,就像人一样,生病做了个手术,你能说和之前没两样吗?”

温之意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

不管他们怎么追求完美,无法弥补的就是无法弥补,说破天,这对凤凰印都不是完好如初的时候,那就不应该冒险,而是规规矩矩地进行修复。

“不过我们还是想试一试。”温之意坚持道,“其实我和程老师想的一样,我们都觉得,既然要修复,就要尽量把东西往最初靠拢,虽然不可能,但这也是好事。粘合剂和塑型剂确实很方便,可那就不是凤凰印一开始的样子了。”

凤凰印刚被送到中国时,他们就利用X射线探查了内部结构,温之意还特意把它们带去专业机构,进行了3D模型打印,然后沿损害部位切开,仔细研究里面的纹路特征,这一切都是在为之后的修复做准备,她希望完完整整地将它们送进博物馆,虽然只会展出一个月,她不希望如此纯粹的作品中,出现粘合剂和塑型剂的身影。

张思德听了直摇头叹气,不同她多讲,转身就去了程春良的办公室。

温之意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聊的,反正讨论会开始的时候,两方还是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时间不等人,德国博物馆已经开始要求报告修复进度,这段时间,大家该说的想法也都说了,至于最后怎么抉择,还是得看程春良。

“诸位,今天是最后一次讨论了,最近我听了很多人的建议,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关于具体该如何修复,我已经有了决定,作品的纯正性是第一考虑要素,在这个基础上我愿意冒险,所以还是决定采用第一方案,焊接中产生的高温,可以利用冷却剂进行缓和,如果发生意外,那我也就认了,大不了再修复受影响的部分。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保守以年为单位,接下来还需要各位远程帮助,如果有意愿留在这边帮忙的,我老程自然一百个欢迎。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话至此,方案算是敲定了。

以张思德为首的保守派不免失落,同时也充满了担忧。

“程大师,既然您已经决定了,我也不再说什么。”张思德起身同他握手,不忘嘱咐道,“冷却剂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需要非常老道的经验,这一点要是把握得好,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您是大师中的大师,我们相信这种冒险是值得的。那就预祝你们修复顺利!”

“谢谢,谢谢。”程春良感激不尽,“借张老吉言。不过我这一把老骨头,比不了后起之秀,我这两个徒弟的手艺可都了不得,往后还得看这些小辈儿呐!”

众人开怀大笑。

坐在旁边的温之意和苏乔相视一眼,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