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开局SSS模拟器横推全球 > 第60章 镜影星系的迷宫
换源:


       “嗡——”

“新芽号”的能量护盾撞上镜影星系的大气层时,发出一阵奇异的共鸣。陈默站在观测台前,相机镜头里的星空突然“碎”了——无数面透明的“镜子”悬浮在星系中,每面镜子里都映出星舰的倒影,但倒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舰身布满弹孔,有的船员面目模糊,还有一面镜子里,“新芽号”的驾驶舱空无一人,只有自动驾驶系统在闪烁着冰冷的绿光。

“空间结构异常。”凯尔的假肢在控制台上急促点动,屏幕上的星系模型被分割成无数个重叠的立方体,“这里的空间像被打碎的镜子,每个碎片都藏着‘可能性’——我们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会在镜中衍生出不同的结果。”

张狂一拳砸在舱壁上,金属的震颤让镜子里的倒影同步晃动:“他娘的!又是这种装神弄鬼的地方!”他看向其中一面镜子,里面的自己正举着钢管攻击陈默,眼神里充满了暴戾,“这啥玩意儿?老子怎么可能对兄弟动手?”

凌霜的指尖凝结出冰晶,贴在观测窗上。冰晶在接触镜面的瞬间,折射出更复杂的影像:镜中的她站在永冻星的废墟上,冰脉能量冻结了所有幸存者,脸上带着麻木的冷漠——那是她最恐惧的“可能性”:为了保护少数人,牺牲了更多人。

“这些不是幻觉。”凌霜的声音发紧,冰晶突然炸裂成细小的碎片,“是空白带放大的‘自我怀疑’。它把我们内心深处的‘如果’具象化成了镜像,只要我们相信镜中的可能性,现实就会被同化。”

莉娅摊开星灵族古籍,重生的书页上,镜影星系的星轨图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每个节点都标注着“选择的岔路”:“古籍说,这里曾是造物族的‘可能性实验室’,他们用镜像记录宇宙的所有选择,却最终被镜中的‘负面可能性’吞噬。”她指着书页边缘的小字,“信念丝线的黯淡,是因为居民们被困在‘最好的选择’与‘最坏的结果’之间,不敢再迈出一步。”

陈默的相机突然自动连续拍摄,镜头扫过所有镜面,最终定格在一面最模糊的镜子上——里面的“新芽号”正在坠落,五人的倒影都背对着彼此,像是在相互指责。而镜子的边缘,隐约能看到居民们的身影,他们蜷缩在镜像的夹缝里,用手捂住眼睛,不敢看任何一面镜子。

“他们不是被困住了,是自己闭上了眼睛。”陈默放大镜头,看到居民们的手腕上,都戴着类似手铐的金属环,环上刻着与镜像相同的纹路,“这是‘选择抑制器’,他们主动放弃了做出选择的权利,把自己交给了镜像的‘最优解’。”

通讯器突然亮起,江夜的影像带着雪花点,背后的屏幕上显示着镜影星系的紧急报告:“抑制器会强制居民‘理性选择’——比如为了节省资源,自动放弃老弱病残;为了避免冲突,主动接受空白带的同化。”老人的声音顿了顿,“但‘理性’不等于‘正确’,就像...你不能因为冬天会冷,就提前砍倒所有的树。”

张狂突然抓起一根钢管,朝着最近的镜面走去:“老子管它什么最优解!当年在虚空战,所有人都说放弃伤员是最优解,老子偏要背着三个伤兵爬回来!”他的信念烙印红光闪烁,钢管在接触镜面的瞬间,镜中的暴戾倒影突然溃散,“你看!这些破镜子就怕老子们的‘不理性’!”

镜面溃散的地方,露出了星系的真实景象:一片被镜子包裹的大陆,地表上布满了透明的茧,每个茧里都睡着一个居民,他们的意识被拉入镜像迷宫,身体则在现实中缓慢透明——再这样下去,他们会彻底变成镜像的一部分,失去真实的“存在”。

“必须破坏镜像的核心控制器。”凯尔的屏幕锁定了大陆中央的尖塔,尖塔顶端的水晶正在发出脉冲,与所有抑制器产生共鸣,“但尖塔周围的镜像最密集,那里的‘负面可能性’会直接攻击我们的信念烙印。”

陈默的相机镜头对准尖塔,镜中的尖塔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景象:五人在镜像迷宫中自相残杀,最后只有一个人走出迷宫,却变成了没有感情的傀儡——那是空白带为他们准备的“最优解”:牺牲他人,保全自己。

“它在教我们‘背叛’。”陈默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但我们的‘可能性’里,从来没有这条路。”他举起相机,对着镜中的自相残杀画面按下快门,照片里,五个倒影突然停下攻击,背靠背组成了守护阵图,“你看,只要我们相信‘一起走出去’,镜像就会改变。”

照片的光芒穿透镜面,尖塔周围的镜像开始剧烈震颤。张狂扛起钢管,第一个冲出登陆舱:“走!让这些破镜子看看,老子们的选择从来不需要‘最优解’!”

?

踏上镜影星系的大陆时,脚下的地面像踩在镜子上,发出清脆的“咔嚓”声。周围的镜像不断变换,五人走过的每一步,都衍生出无数个“如果”:

如果陈默当年没有捡起相机,现在会是个麻木的流浪者;

如果张狂在虚空战放弃了伤员,现在会是个战功赫赫却孤独的战士;

如果凌霜选择了牺牲少数人,现在的冰脉能量会充满戾气;

如果莉娅没有离开星灵族,现在会是个守着古籍不敢前行的祭司;

如果凯尔执着于逻辑计算,现在会是个没有朋友的冰冷机器。

“这些‘如果’里的我们,好像都不怎么开心。”张狂的钢管扫碎一面镜像,里面孤独的自己正对着空酒瓶发呆,“老子宁愿断三根肋骨,也不要这种狗屁‘最优解’。”

凌霜的冰晶在身前组成屏障,挡住镜像中“冷漠的自己”射出的冰箭:“空白带以为‘理性’能带来秩序,却忘了...正是那些‘不理性’的选择,才让我们成为‘我们’。”她想起永冻星的孩子往她手里塞暖手宝的温度,那是任何“最优解”都计算不出的温暖。

莉娅的星图册在镜像中展开,星轨图与镜像的莫比乌斯环产生共鸣,将扭曲的空间矫正出一条通路:“星灵族的先祖说,真正的选择不是‘选A还是选B’,是‘选了之后,能不能守住初心’。”她指着通路尽头的微光,“就像我们现在,选的不是‘破坏控制器’,是‘让所有人醒过来’。”

凯尔的假肢连接上地面的抑制器,屏幕上的代码正在快速改写:“抑制器的核心逻辑是‘趋利避害’,但我给它加了个新参数——‘情感权重’。”他调出居民们的意识波动,原本平直的线条开始出现起伏,“你看,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想‘一起醒来’的。”

陈默的相机不断拍摄着周围的镜像,将五人真实的记忆注入其中:他镜头里的张狂,永远是扛着钢管挡在队友身前的样子;镜中的凌霜,掌心总握着孩子们送的暖手宝;莉娅的光翼旁,永远有队友的身影;凯尔的逻辑板上,写满了“保护同伴”的优先级代码。

这些真实的画面像病毒一样感染着镜像,越来越多的“负面可能性”开始溃散,镜中的倒影渐渐与现实中的他们重合。当五人抵达尖塔底部时,周围的镜像已经不再狰狞,只是安静地映照着他们并肩前行的背影。

尖塔顶端的水晶正在发出刺耳的尖啸,空白带的虚无能量顺着镜像的裂痕渗出,在塔顶组成巨大的虚影——那是个由无数“最优解”拼接成的怪物,它的每个肢体都来自不同的镜像,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放弃吧。”怪物的声音像无数面镜子同时碎裂,“你们的‘一起走出去’在逻辑上不可能实现,就像水不可能同时流向两个方向。”

张狂突然笑了,他举起钢管,红光在信念烙印上熊熊燃烧:“老子们早就证明过‘不可能’是狗屁!”他指向尖塔周围的镜像,那里的倒影正在同步举起武器,“你看!连镜子里的我们都知道,该往一个方向使劲!”

五人同时跃起,信念烙印的光芒在塔顶汇聚成守护阵图。陈默将相机里所有的真实记忆压缩成一道光柱,直射水晶核心——里面的“负面可能性”在光芒中消融,露出造物族留下的原始程序:“记录选择,不是为了寻找最优解,是为了证明‘即使错了,也敢承担’的勇气。”

水晶碎裂的瞬间,所有的镜像开始消散,地面上的透明茧裂开,居民们揉着眼睛醒来,手腕上的抑制器化作星尘。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看着陈默的相机,里面映出她刚才在镜像中做出的选择——即使自己会被空白带吞噬,也要把孩子推出迷宫。

“原来...我刚才做的选择,才是最好的。”母亲的眼泪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咯咯地笑着,伸手去抓相机里的光。

?

“新芽号”驶离镜影星系时,陈默站在观测台前,看着下方正在重建的大陆。居民们没有拆除剩下的镜子,而是在上面刻下自己做出的选择:“我选择相信队友”“我选择保护弱小”“我选择...即使会痛,也要记得”。

这些刻痕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个小小的信念烙印,与导航星的核心网络连接,让黯淡的信念丝线重新焕发出温暖的光芒。

“凯尔,你说空白带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最优解’?”陈默的相机里,最后一张照片是五人在镜像中背靠背的画面,旁边写着“我们的选择”。

凯尔的屏幕上,镜影星系的信念丝线已经变得稳定,他推了推眼镜:“因为它不懂‘过程’的意义。就像解数学题,答案固然重要,但演算时的犹豫、试错、突然的灵感...这些才是真正让‘答案’有价值的东西。”

张狂啃着从居民那里换来的镜面果实,果实的截面能映出人影,却不再扭曲:“管它懂不懂,老子们只要记住,以后做选择的时候,先摸摸自己的良心——要是觉得对不起兄弟,那肯定不是啥好选择。”

凌霜的指尖凝结出冰晶,里面清晰地映出五人的笑脸:“你看,真正的镜子,只会照出最真实的样子。”她的冰脉能量里,第一次有了镜子的光泽,却不再冰冷,反而带着种通透的温暖。

莉娅的星灵族古籍上,镜影星系的莫比乌斯环被画上了个小小的箭头,箭头穿过所有的岔路,最终指向同一个终点:“古籍说,宇宙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无论走哪条路,只要心是真的,终点就不会错’。”

陈默举起相机,对着窗外的星空按下快门。镜头里,镜影星系的镜子反射着导航星的光芒,像撒在宇宙中的碎钻,每个碎片里都映出五人并肩前行的身影。

他忽然明白,空白带的“最优解”从来不是威胁,真正的危险是自己先相信了“只能这样”。就像镜影星系的居民,不是被镜像困住,是自己困住了自己——他们忘了,选择的权利永远在自己手里,哪怕选的路再难,只要身边有彼此,就不算错。

“新芽号”的引擎发出平稳的轰鸣,下一个信念丝线黯淡的星系坐标在屏幕上闪烁。陈默知道,那里一定还有新的考验,新的“如果”在等着他们。

但只要他们的相机里还能照出彼此的笑脸,只要掌心的信念烙印还能感受到同伴的温度,就永远能在无数个“可能性”里,选出属于“我们”的那一个。

因为最好的选择,从来不是“最优解”,是“我们一起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