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昊在电流杂音中猛地睁开眼,剧烈的头痛让他几乎呕吐。他发现自己脸朝下趴在宿舍的地板上,脸颊贴着某种黏糊糊、散发着难闻气味的液体。耳边传来徐毅痛苦的干呕声,以及林达在墙角发出的、压抑不住的牙齿打颤声。
303宿舍。他们回来了。
或者说,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过?
泡面碗翻倒在他手边,红油和已经泡发的面条洒了一地,和灰尘混合在一起。他那本摊在桌上的作业本,被泼溅的辣油浸透,纸页上晕开一大片暗红色的污渍。陈默的衣柜门敞开着,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件孤零零的、看起来像是没人要的旧衣服挂在里面。
“陈默呢?“王宇昊撑起身体,他的声音嘶哑得几乎认不出来,喉咙里火辣辣地疼。
徐毅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他的衣服不再是那件浸血的白大褂,变回了普通的T恤和短裤,但领口边缘还残留着几点不起眼的、暗褐色的斑点,像是没洗掉的血渍。“我不知道...我头好痛...像被钻开一样...“他揉着太阳穴,眼神涣散。
林达突然指着洗漱台,声音发抖:“镜子!“
三人几乎是连滚爬爬地挤到镜子前。镜面光滑、完好无损,清晰地映出他们三个苍白、惊恐、挂着黑眼圈的脸。没有红色数字,没有裂痕,没有血字,就是一面最普通不过的镜子。
“只是一场...噩梦?“王宇昊喃喃自语,试图说服自己,但手臂上传来的—阵尖锐的刺痛感无比真实。他猛地卷起袖子,皮肤光滑,什么都没有,但那痛感却持续存在着,像是神经本身的记忆。
徐毅突然冲向原本属于陈默的床铺位置:“他的东西...他的东西全都不见了!“
那里整洁得令人窒息。床单平整得没有一丝褶皱,枕头蓬松崭新,仿佛刚刚铺好等待新人入住。他猛地拉开那个空衣柜,里面只剩下几个空荡荡的衣架,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不可能...“林达像是想起了什么,发疯似的扑向自己的书桌,拉开所有抽屉胡乱翻找,“我们刚才明明...那个U盘!我明明放...“
宿舍门突然被敲响,然后被推开。宿管阿姨探进头,脸上带着不耐烦:“大半夜的吵什么吵?其他宿舍投诉了!安静点!“
王宇昊像是抓到救命稻草,猛地冲过去问道:“阿姨!陈默呢?陈默去哪了?就是我们宿舍那个,睡那个铺位的!“他指着那个空荡荡的床铺。
宿管阿姨皱紧眉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陈默?哪个陈默?你们宿舍不就三个人吗?王宇昊,徐毅,林达。“她语气肯定,甚至抬手敲了敲墙上贴着的值日表。三人猛地抬头看去——那张表格上,清清楚楚只打印着三个名字:王宇昊,徐毅,林达。根本没有第四个!
“搞什么名堂,赶紧睡觉!“宿管阿姨不满地嘟囔着,关上了门。
门关上的声音在死寂的宿舍里格外响亮。三人僵在原地,面面相觑,他们一时还无法明白这是什么回事。
“看这个。“徐毅的声音干涩,他从翻倒的泡面碗旁边捡起一个东西——那是陈默的瑞士军刀,金属刀柄上,“CM“两个字母的刻痕清晰可见。
几乎同时,林达猛地扯下一直戴着的耳机,像是被烫到一样扔在地上:“里面有声音...一直有声音...“
王宇昊拿起自己扔在床上的手机,屏幕亮起:20xx年9月18日,00:47。日期旁边,有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极其不起眼的红色圆形标记。他下意识地点开,弹出一个简洁的提示框:【系统清理完成】。
“不是梦。“王宇昊的声音无法控制地颤抖起来,“陈默真的...被清理掉了...“
徐毅像是被刺激到,突然开始疯狂地翻箱倒柜:“我的注射器呢?那些药...那些镇静剂...放在哪了?“
“别找了!“林达猛地按住他几乎要痉挛的手,“都消失了!就像他一样...就像从没存在过一样!“
绝望的沉默。三人颓然跌坐在各自的床上,月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惨白而扭曲的光斑。王宇昊那本被辣油污染的作业本,此刻看起来像极了凝固的血迹簿。
“我记得...“徐毅突然开口,声音空洞,“在某个循环里...很多个循环里...我给他注射过镇静剂。他挣扎得很厉害...眼神像是要杀了我...“
林达把头埋得更低,声音闷闷的:“我见过他被电击...很多次...很多次...屏幕亮起来,他躺在那里...“
王宇昊走到那片属于陈默的空旷前,手指颤抖地抚过冰冷的床栏:“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们记得?“
这个问题悬在污浊的空气里,得不到答案,只带来更深的窒息感。
凌晨三点,宿舍楼死一般寂静。王宇昊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盯着上铺的床板木纹。他能清晰地听到徐毅在对面床上辗转反侧,布料摩擦的声音异常刺耳;能听到林达在角落里用极低的声音、反复地、快速地念叨着什么。
“我们应该告诉别人。“徐毅突然猛地坐起来,声音在黑暗中显得很突兀。
“告诉谁?说什么?“林达的声音立刻从黑暗中传来,带着浓浓的疲惫和嘲讽,“说我们被困在一个精神病院的记忆实验游戏里,我们的第四个室友牺牲了自己启动清除程序救了我们?然后呢?被当成精神病抓起来,送回'慈济'?或者说,你觉得谁会信?“
王宇昊的手指摸到枕边那把冰凉的瑞士军刀,紧紧握住。“他留了这个。“他轻声说,像是在告诉自己,“这就是证明。他存在过。“
第二天早晨,阳光猛烈得刺眼。三人顶着一模一样的浓重黑眼圈,机械地洗漱、收拾,走向教学楼。路上遇见相熟的同学。
“嘿,你们三个咋了?通宵打游戏也不能搞成这样啊,跟见了鬼似的。“
王宇昊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啊...嗯,熬夜了。“
教室里,辅导员点名,流畅地念过“王宇昊、徐毅、林达“,没有任何停顿,自然无比地跳过了那个不存在的名字。课表上,这个班级的人数清楚地写着:31人。但他们记忆里,明明是32人。
午饭后,徐毅突然拉住两人,眼神执拗:“去医务室。“
校医是个和蔼的中年女人,给他们做了最简单的检查:量体温,看舌苔,听心跳。“疲劳过度,精神紧张。没什么大事,好好休息几天,别熬夜就行了。“她在崭新的病历本上写下诊断,字迹潦草。上面没有任何关于记忆混乱、创伤或者药物注射的记录。
“医生,“王宇昊深吸一口气,装作不经意地问,“您听说过...慈济精神病院吗?“
校医正在写字的手猛地顿住了,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墨点。她抬起头,脸上的和蔼瞬间消失,被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警惕、惊讶和一丝...恐惧的表情取代:“你们...为什么问这个?“
“没什么,就是...偶然听到这个名字,有点好奇。“王宇昊努力让语气放松。
校医低下头,快速写着处方,不再看他们:“那地方...早就没了。二十年前一场大火,烧得干干净净。据说当年是在做什么不人道的实验...“她突然停住,像是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话,生硬地转开话题,“好了,拿点维生素回去吃,好好休息。“
回去的路上,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们拐进了图书馆。在灰尘弥漫的旧报刊区,他们找到了2003年9月的本地报纸合订本。
手指颤抖地翻到社会新闻版。2003年9月19日的头版下方,一则骇人听闻的报道映入眼帘:
【慈济精神病院深夜突发大火伤亡惨重疑为电路老化所致】
报道配着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显示着一栋被烧得只剩框架的建筑。文章内容简短,强调了事故性质,对具体死亡人数和细节语焉不详。但在不起眼的角落,附有一份极其简短的、据称是初步拟定的部分幸存者名单,其中有三个名字的位置,被浓重的黑色墨水彻底涂抹覆盖,无法辨认。
“日期...“林达的手指死死按在报纸的日期栏上——2003年9月18日晚发生火灾,“和今天...一样。“不是二十年,是二十整年?还是系统时间的错乱映射?
王宇昊的手臂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尖锐的刺痛!他猛地冲进图书馆的洗手间,卷起袖子——皮肤之下,一个淡淡的、蓝色的数字“4“正在浮现,清晰了几秒钟,然后又像渗入沙子的水一样,缓缓消失不见。
晚上回到宿舍,气氛比前一天晚上更加凝滞沉重。徐毅泡了面,但一口没动,任由它慢慢变冷凝固。林达戴着他那副耳机,但耳机线根本就没插在任何设备上。王宇昊坐在床上,反复地、无意识地用袖子擦拭着那把瑞士军刀,刀柄的“CM“被磨得发亮。
“我们得做点什么。“徐毅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比如?“林达摘下没插电的耳机,苦笑,“我们能做什么?“
“至少...记住他。“徐毅说,“不能让他就这么...没了。“
王宇昊像是被点醒,猛地从床底拖出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我昨天...之前...好像藏过这个。“里面是几本旧书和一个黑色的硬壳笔记本——那是陈默的东西!是系统清理的漏洞!
笔记本里,夹着一张彩色照片:四个少年在303宿舍门口勾肩搭背,笑得灿烂无比,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陈默站在最右边,比着有点老土过时的V字手势,笑容干净。“这是...“徐毅的眼圈瞬间红了,手指颤抖地抚过照片上陈默的脸。
后来,他们和夏雪一样,镜子中浮现出了半透明的系统界面,以及从未想象过的“道具栏”。尽管无人知晓这些游戏从何而来、又将如何终结,但徐毅下定决心——绝不让陈默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