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铁路治安员开始崛起! > 049 你们在院子里放个缸养着,家里没粮食的时候,就把鱼吃了
换源:


       他之前还一直在为这事担心呢,没想到现在竟然出现了一个天才。

两个小时之后,在各位叔叔的陪练以及四爷爷的指导下,李艾国算是对八极拳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熟悉。

接下来,就得靠他自己练习了。

即便这样,众人还是感到十分惊讶。

“好了,好了,该吃饭了,艾国吃完饭让你十九叔再陪你练一会儿,以后每个星期天你都过来。”

“咱们虽然不说要去惩罚坏人、铲除邪恶,但通过练武来强健身体还是可以的。”

“现在粮食越来越少,我们平时已经不早起练拳了,但你不一样,只要能吃饱,就给我坚持练下去。”

确实是这样,他们不敢练武了,因为练拳消耗的体力太大,需要吃肉来补充体能。

现在连粮食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肉呢?

就算四爷爷是个不错的猎户,打来的猎物也不够一家人练武消耗的。

饭桌上,众人看着面前的鱼、一大盘饺子和一大锅玉米饼子,忍不住直咽口水。

四爷爷先动了筷子,其他人才开始吃。

吃了一筷子菜之后,大家才开始喝酒。

十几个人分两瓶酒,还有一些散装的酒,每个人也就喝了两三口,但都觉得很满足。

这时候,李艾国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四爷爷,我爷爷为什么不会八极拳啊,我从来没见过他练拳。”

提到这个,四爷爷的神色有些低落,但还是解释道:

“你没见过他练拳,是因为那时候吃不饱,而且你爷爷受过伤,不能再练拳了,每练一次,身上的伤就会疼一次。”

“你爷爷的拳法可比我厉害多了,不然咱们家怎么能从安徽一路平安地来到这儿呢。”

说起自己的大哥,四爷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他就像个小粉丝一样,眼里满是崇拜。

“要说不会打拳的,就是你父亲了,你爷爷老来得子,你父亲备受宠爱,所以就让他读书来振兴家业。”

“你爷爷四十岁的时候有了你父亲,四十六岁有了你二叔,五十三岁有了你三叔。”

“这三个孩子,他知道练功辛苦,所以没打算让他们练拳。”

“你爷爷可是清朝最后一届的武榜眼、文探花,是真正的文武全才。”

这些都是李艾国不知道的,看来他爷爷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才不让大伯习武。

“你父亲没继承你爷爷的拳脚功夫,却继承了他的智慧。”

“你三叔的天赋也很高,他的拳脚比你十九叔还要厉害,他练过拳,还精通八卦掌、八极拳、通背拳等六种拳法。”

原来自己的三叔这么厉害,这一点李艾国还真不知道,因为在他懂事的时候,三叔每天都起得很早。

而且每天都很晚才回来,后来就去参军了,李艾国对他的印象也不太深。

李艾国下意识地看向二叔,想听听二叔的故事。

李天明好像也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

“你二叔我是文也不行,武也不精,什么都懂一点儿,但什么都不擅长。”

其实他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从懂事起就一直在逃难,根本没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和武艺,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后来他们安定下来,爷爷才教了他一些拳脚功夫,但那时候他的骨头已经长定型了。

来到四九城后,他有了心爱的人,根本没精力学功夫,而是为了养家糊口,向生活低头了。

这顿饭大家吃得特别开心,因为平时他们最多也就喝一碗野菜棒子面糊糊。

今天却吃到了玉米面、饺子、炖鱼和腊肉,还喝到了酒。

晚饭过后,四爷爷没有急着让李艾国去练拳,反而拉着他,讲起自己这些年对八极拳的领悟和积累的经验。

起初,李天明还想着早点回去钓鱼,可看到四叔拉着李东在这儿练拳,他也不好独自离开。

李艾国似乎看出了二叔的心思,从包里取出用纸包着的鱼饵和一套鱼钩,递给了二叔。

“二叔,您去钓鱼吧,我们晚点再走,这些您拿着。”

他还把自己的怀表也递给了二叔。

之后,李艾国就待在四爷爷身边,四爷爷乐意教,他也乐意学。

其他人呢,要么去上工了,要么上山了。

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哪有那么多时间在这儿练拳啊?要不是今天李艾国来了,他们根本不会多做运动,因为实在太累了。

但也正因为这些拳脚功夫,才让他们李家带着张家村站稳了脚跟,还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李家的男丁个个身强力壮,不仅农活干得好,打猎也是一把好手。

因此,李家的小伙子年满十八岁后,找媳妇根本不成问题。

女人嫁人图的就是能有衣穿、有饭吃,他们有能力让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在田地里劳作时,他们从不偷懒耍滑,每个人都尽心尽力。

上山打猎时,他们会结伴而行,每次出发都能有所收获。

以四爷爷家为例,无论何时,家里的肉都没断过,房檐下总会挂着腊肉,这便是他们家的底气所在。

不过现在他们不常上山了,因为玉米即将成熟,得守着村里的庄稼。

要是村里的庄稼被糟蹋了,今年的收成就彻底泡汤了,他这个治保主任的职位也保不住了。

整个下午,四爷爷对这个孙子越来越满意。虽说他有三个孙子,但都没有李艾国这样的天赋。

那三个孙子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儿捉蟋蟀、烤蚂蚱呢。

直到四点多,二叔带着七八条鱼回来了。

这些鱼是他在村后的小河钓的,小鱼分给了侄子们,大鱼则带了回来。

毕竟他难得回来一趟,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带走,这些鱼他打算留给四叔。

“四叔,这些都是我钓的,你们在院子里放个缸养着,家里没粮食的时候,就把鱼吃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