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仙子图鉴:开局被贬下凡尘 > 第七十五章:白莲离间菩萨
换源:


       灵山胜境,祥云缭绕,梵音渐远。大雄宝殿的庄严佛光被抛在身后,众佛菩萨、罗汉金刚各自化作流光散去,返回各自的莲台道场。

白莲童子收敛了那副懵懂天真的模样,眼中闪烁着与外表截然不符的精明与深邃。

她目光锁定前方两道并肩而行、气息祥和却蕴含无上智慧的流光——正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白莲身形微动,如同融入清风,悄无声息地缀在后面。

待到远离大雄宝殿核心区域,下方已是灵山外围的八德池水波光粼粼,四周杳无人迹,唯有清风拂过菩提枝叶的沙沙声。

“二位菩萨,请留步。”白莲的声音清越响起,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却无半分怯懦。

观音与文殊身形一顿,祥云散去,显出身形。观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法相慈悲庄严,目光温和却深不见底,看向白莲:“白莲童子?唤住贫僧与文殊师兄,可是有事?”

文殊菩萨骑乘青狮,手持智慧宝剑,面容清癯睿智,眼神如电,洞察秋毫,他并未言语,只是静静看着白莲,仿佛早已预料。

白莲童子对着二位菩萨深深一礼,姿态无可挑剔。再起身时,脸上的稚气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世事的沉静与智慧。

“二位菩萨智慧如海,普照十方,想必对今日殿上情形,心中早有明镜。

”白莲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直指核心,“二圣之言,看似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实则……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存了明哲保身、抽身退步之意。”

观音菩萨眉梢微动,依旧慈悲,却无波澜。文殊菩萨则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

“落霞道院已成风暴之眼,此劫之深广,远非封神可比。混沌母气踪迹难寻,无极铃已然现世,旱魃携四凶立院,其背后站着的,是那位沉寂万古、即将归来的‘无极娘娘’与其真身‘无生老母’。

”白莲语速平稳,条理清晰,无生老母复出后这银河大道姓鸿还是姓无,尚未定数。

二圣所言″那修真界学院背后之存在,其根脚之深,其手段之诡,亦非他二人所能轻易弹压。……此等言语,与放弃抵抗,坐看大厦将倾,有何区别?”

她目光灼灼,扫过观音与文殊:“我西方教,自二圣立教以来,渡尽苦厄,普度众生,方有今日之盛。

然值此天地倾覆、大道更迭之际,二圣却选择‘无为’?这是否意味着,在圣人眼中,我西方教亿万佛子、无量净土、累世积累的功德气运,在即将到来的混沌洪流面前,皆可……舍弃?”

此言一出,饶是观音、文殊道心通明,也不由得心神微震。

白莲的话,如同最锋利的智慧之剑,精准地刺破了二圣言语下那层无奈与避战的本质。

“童子此言,未免偏激。”文殊菩萨终于开口,声音清朗如金石,智慧之眼审视着白莲,“圣人俯瞰万古,布局深远,其深意非我等能妄加揣测。‘无为’亦是一种应对,非是放弃。”

“文殊菩萨所言极是。”白莲微微欠身,并不反驳,话锋却陡然一转,“然则,菩萨可知,那混沌母气,乃万物归墟寂灭之源头,亦是孕育新纪元的唯一本源?其力,非圣力,非佛力,非道力,乃最纯粹、最原始、最接近‘大道之根’的力量!掌控它,便意味着掌控了下一个纪元的话语权!”

她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诱惑:“而无极娘娘与其真身无生老母,便是这混沌母气真正的主宰!她之归复,乃大势所趋,非任何圣人意志所能阻挡!二圣选择‘无为’,实则是……无力争锋!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混沌母气滋养新的纪元主宰,看着我西方教在这新旧交替的洪流中,被冲刷、被边缘化,甚至……成为祭品!”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轻诵佛号,慈悲的面容上掠过一丝极淡的忧虑。

白莲描绘的前景,太过残酷,却也并非全无道理。混沌母气,寂灭归墟……这些词本身就代表着颠覆与重塑。

白莲趁热打铁,声音更加恳切:“二位菩萨!弟子并非危言耸听!试想,若无极娘娘真身复出,携混沌母气之威重掌大道,她将如何看待曾与其为敌、甚至试图镇压其归复的西方教?二圣或可凭借混元道果自保无虞,但吾等门下弟子,亿万佛国信众,又将如何自处?是随旧日荣光一同沉沦寂灭?还是……沦为新时代的尘埃?”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二位菩萨那深不可测的眼眸,抛出了最终的重磅筹码:

“弟子今日斗胆,实乃不忍见西方教亿万年基业毁于一旦,不忍见二位菩萨与无数同门在懵懂中走向未知的深渊!弟子受无极娘娘感召,深知娘娘胸怀无量,志在重塑乾坤,非为一己之私。

她老人家曾亲口许诺:凡于此时局,明大势、识时务,愿助其归复、共创新纪元者,皆为其‘混沌元勋’!”

白莲的声音带着一种神圣的蛊惑力:“娘娘真身一旦破封归来,必将以无上混沌母气,为‘元勋’重塑道基!届时,非但可保自身道果无损,更能借母气本源之力,窥视那超越现有圣道、直指混沌本源的至高境界!

此乃……真正的大超脱!大自在!非是苟安于旧日佛国,而是成为新纪元的开创者与执掌者!”

她再次深深一礼,姿态放得极低:“弟子人微言轻,然一片赤诚,天地可鉴!恳请二位菩萨,为自身道途计,为西方教亿万佛子计,为这无量众生未来计……三思!

只需在娘娘归复之前,暗中助力,留下善缘,待娘娘真身降临之日,便是二位菩萨登临混沌元勋、得享无上道果之时!此乃弟子肺腑之言,亦是……唯一的生路!”

清风徐来,八德池水波不兴。白莲童子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观音与文殊两位大菩萨的心湖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文殊菩萨沉默着,智慧之眼紧闭,手中智慧宝剑的剑穗无风自动,显示出其内心的剧烈推演。

白莲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要害,将二圣的“无为”解读为无力与退缩,将投靠无极娘娘描绘成唯一的生路与更大的机缘。

混沌母气的诱惑,超越现有圣道的可能性……这些,对于追求智慧与大道极致的文殊而言,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观音菩萨手中的杨柳枝轻轻拂过净瓶口,她慈悲的双眸凝视着白莲,又仿佛穿透了她,看到了那混沌翻涌、大道更迭的未来景象。

白莲描绘的“亿万佛子沦为尘埃”的前景,深深刺痛了她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愿。而“混沌元勋”、“重塑道基”、“直指本源”的许诺,又如同黑暗中一盏充满诱惑的明灯。

时间仿佛凝固。良久。

文殊菩萨缓缓睁开双眼,那锐利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决断,一丝对未知的探索欲。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观音,沉声道:“师妹,童子所言……虽惊世骇俗,然……未必无理。混沌母气,大道之根……此等机缘,亘古未有。”

观音菩萨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悲悯的容颜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复杂却又释然的神色。

她对着白莲童子,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柔和,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坚定与疏离:

“阿弥陀佛……白莲童子,你之所言,贫僧……记下了。未来之事,因果难测。

为渡众生,为求大道……贫僧愿……静观其变,若有缘法,或可……结一善缘。”

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没有明确的投效之语。但这“记下了”、“静观其变”、“结一善缘”,在此时此刻,在文殊菩萨的默契注视下,其含义已然不言自明!

白莲童子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谨与肃穆,她深深一拜:“弟子代娘娘,谢过二位菩萨深明大义!善缘既结,他日必有厚报!弟子告退!”

说完,她不敢再多停留,化作一道纯净白光,瞬间遁入虚空,消失不见。

八德池畔,只剩下观音与文殊两位大菩萨。祥云再次聚拢,遮掩了他们的身形。

文殊菩萨轻抚智慧剑,低语道:“师妹,这一步……是福是祸?”

观音菩萨望向灵山深处那依旧佛光普照的大雷音寺方向,目光复杂难明,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随风而散:

“阿弥陀佛……福祸相依,大道难测。唯愿……此善缘,真能……渡得更多苦海众生……”

清风拂过,池水微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西方教最核心的两位大菩萨,其道心深处,已然埋下了一颗投向混沌、静待新纪元的种子。

白莲童子的“七寸不烂之舌”,其威力,竟至于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