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系统到账,判官公主刀刀见血 > 第54章万全之策
换源:


       更不知她是否有胆量出现在这里,直面这场由她丈夫之死引发的风暴。

如果她来了,是来看仇人落网,还是来送别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康王妃叶氏,来了。

她坐在一辆青篷马车里,停在广场西侧的巷口。

车帘半掀,露出她戴着素纱的脸。

马车周围没有护卫,也没人认出她是谁。

可她不在乎。

她知道,今天这一幕,她必须亲眼看见。

那天宫里把王太妃的尸首送回府,她差点当场笑出声。

当年她嫁入王府时,不过十七岁。

却被这位婆婆百般刁难,动辄责骂,连吃饭都要等她用完才敢动筷。

三十年来,她活得像条影子,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打扮,甚至不敢有自己的喜好。

她记得有一年冬夜,自己发了高烧,躺在床上浑身发抖。

王太妃却嫌她“装病偷懒”,命人往她被褥里倒冷水,还罚她跪在祠堂抄《女诫》一整夜。

还有一次,她因不小心打翻了王太妃最爱的茶盏,被逼着跪在碎瓷片上整整一个时辰。

鲜血顺着脚踝流下,染红了青砖,可她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康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外人面前,他是礼贤下士的贤王,可在府内,他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他发起火来六亲不认,动辄拳脚相加,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放过。

有一次,小世子不过顶了一句嘴,他就让人把孩子吊在树上,用藤条抽了整整半个时辰。

叶氏躲在屏风后,听着儿子的惨叫,心如刀绞,却连求情都不敢。

她知道,只要她开口,下一个受罚的就是她自己。

康王的暴虐不止于家人。

他有怪癖,专门设斗奴营。

那些斗奴不仅是他的玩物,更是他发泄欲望的工具。

他会在酒醉后,命人将奴仆当众剥去衣服,逼他们互殴至死。

有时,他还会亲自下场,用匕首划开对手的皮肤,只为听那一声惨叫。

而当他从斗奴营出来,心情烦躁时,后院的女人们便成了替罪羊。

小妾被罚跪冰地,婢女被剥去衣裳鞭打。

甚至连年幼的侍女,也难逃他的魔掌。

康王妃好歹是正室,打得轻点。

可她心里的恨,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在那段地狱般的日子里,小世子是她心头唯一的光。

那孩子聪明、温顺,待她极孝。

可就在前年冬,孩子在斗奴场上被康王逼着与猛犬搏斗,最终活活被撕咬致死。

那一刻,叶氏的世界彻底崩塌。

她抱着儿子冰冷的尸体,在雪地里跪了一夜,哭得撕心裂肺。

但也没持续多久。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看到镜中那个苍白憔悴的自己时,突然意识到。

她的孩子已经不在了,可她还活着。

她还有两个女儿,她们还年轻,还有未来。

如今康王一死,那个一直压她头上、折磨她的男人没了,整个康王府都归她管。

她下令烧了斗奴营的账册,遣散所有奴仆,关闭后院刑房。

她把王太妃的牌位请出宗祠,换上了自己母亲的灵位。

她还命人把康王的书房封了,钥匙亲手收进匣子。

她都没想到,年过四十,还能翻身当家作主。

她曾在无数个夜里问自己。

我这一生,是不是就这样完了?

可如今,答案变了。

她站在庭院中,看着初升的太阳,第一次觉得,活着真好。

她轻轻闭上眼,仿佛听见了女儿们的笑声,清脆如铃。

而这一切,全拜云衿公主所赐。

她不知公主为何要杀康王,也不知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可她不在乎。

她只知道,是那个被世人唾骂的“疯公主”,亲手斩断了束缚她半生的枷锁。

所以,她在佛前上了三炷香,虔诚跪拜,默默祈愿。

愿公主平安,愿她得善果,愿她长命百岁。

她今天不是来看笑话的,是怀着感激和担心来的。

她担心公主会被千夫所指,担心她受刑,担心她被人泼脏水。

她更怕,这场风波过后,真正的罪人依旧逍遥,而公主却成了替罪羊。

所以她来了,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见证。

为了在心底,为那个救了她一家的女子,留下一份无声的证词。

像康王妃这样,打心眼里感激南溪的人,其实并不少见。

比如,现在正在大理寺当差的张盘云。

他原本出身寒门,虽自幼聪慧,却因家中无靠,只能辗转在地方官府里做些文书杂务,勉强糊口。

然而,这份沉寂的日子在他被调入大理寺后彻底改变。

大理寺作为朝廷最高司法机构,审理案件极为严谨。

而张盘云偏偏擅长此类事务。

他头脑清晰,逻辑缜密,对律法条文熟记于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极富同理心,总能从细微之处察觉案情中的漏洞。

刚上任不久,他就协助主官翻查了一桩积年冤案。

这件事在大理寺内外引起轰动。

主官大加赞赏,同僚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从那之后,他的才能被真正地挖掘了出来。

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吏,而是能为百姓申冤、为律法护航的正七品评事。

而对于那个为他争取到这个职位的南溪,他心中自然是感恩戴德。

他知道,若非南溪向朝廷举荐,自己恐怕一辈子都只能困在地方低阶官吏的泥潭里。

没错,当初元武帝拿到那份由南溪亲自呈上的“人才名单”后,便直接下旨调人入朝任职。

元武帝心里想得非常清楚。

与其让公主将来接手一群对她毫无忠诚的旧臣,不如现在就用她的名义将人拢在身边。

这样一来,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公主党”。

心中感念的不是朝廷的施舍,而是云衿的知遇之恩。

可南溪自己却还浑然不知。

她只是如实举荐了几个自己了解的能人,没想到,元武帝竟如此大手笔地运作。

此时,元武帝就站在她身旁,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心中五味杂陈。

他眉头皱得紧紧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皇儿,你到底打算怎么办?这些人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若真要行此大事,可有万全之策?”

南溪轻轻抬起眼,望向远处巍峨的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