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丞相,我替您走完了长安之路 > 第六十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换源:


       公元305年的3月1日,我与秦红玉、诸葛倩完婚后,就从重庆回到了成都。参加完汉王刘玄的王宫落成和王后、王妃册封仪式后,又跟他商量了一些人事任命,完事我就前往汉中。

在那里,汇合了赵长风。除了整军备战、打造武器外,用了一年时间,于汉江建造了中型战船300艘。

随后,就由巴蜀商业总会郑厚德会长出面,开启了甘肃、西域丝绸之路以及长江沿线与司马睿的割据势力的贸易往来。

江南:青釉青瓷、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玳瑁、珠玑、兽角、皮革等特产。

?甘肃:汉阳大草原上的山丹马,非常适合短途冲刺。武威的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西域特产:麝香、犀角、青金石、朱砂以及胡粉、?胡椒、龙脑香?、?琉璃器皿?、乳香与安息茴香、和田玉、楼兰漠玉、玛瑙、瑟瑟、车渠、蓝宝石等。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蒜、胡葱、胡瓜、胡萝卜、胡麻等植物,胡床等器物的西域物产传入C国。

四川的丝绸、铁器、蜀锦、茶叶、荔枝、花椒、蜜饯、郫县豆瓣、汉源花椒、蒙顶山茶、张飞牛肉、泸州老窖。当然,还有我的一些发明也是暴利。

302年,戴克里先颁布最高限价法令,规定原丝每磅12000银币,与1磅金丝等值,丝价仍然与黄金相当。丝绸是罗马上流社会专享的奢侈品。

大汉朝开始富裕起来了。

公元305年5月10日,石勒在洛阳东北的赵、魏一带活动,王弥转战于洛阳东部的兖、豫、青、徐诸州,洛阳南面有王如带领的流民势力,刘聪直接控制了洛阳西北平阳、河东、上党等郡,对洛阳渐成包围之势。

于是,刘聪派遣刘粲及王弥、刘曜等率兵四万长驱入洛川。又以卫尉呼延晏为使持节、前锋大都督,配禁兵二万七千,自宜阳入洛川,命王弥、刘曜、石勒进师会之,呼延晏进军至河南。

汉赵大将呼延晏率领两万七千精锐,一路势如破竹,在河南与晋军展开激烈交战,在黄河南岸,晋朝虽有一些零星队伍,但完全不能阻挡。

晋师前后十二败,三万多名将士战死沙场。随后,呼延晏与刘曜、王弥、石勒等汉赵将领的大军成功会师,对洛阳城发起了总攻。

五月二十七号那天,最先到达洛阳的是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呼延晏没有犹豫,即刻向洛阳平昌门发起攻击。晋怀帝还是组织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对于吃饭成问题的晋怀帝来说,坚持是一个奇迹,竟然抵抗了三天。

呼延晏来到了洛阳城下。历史给了致命一击:刘聪的军队势如破竹,而西晋守将还在为“该用哪种熏香接待敌军”吵架。

最讽刺的是,当匈奴骑兵杀到洛阳城下,城墙上竟有士兵现场直播“魏晋风度”——他们宁可对着铜镜整理发型,也不愿拉弓射箭。破城时许多贵族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抓紧时间销毁自己的“丑画”,怕死后形象不美。

到五月三十号的时候,在汉赵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洛阳城的平昌门很快被攻破,入城第一件事就是摧毁西晋朝廷的政务机构,焚烧了东阳门和众多府衙。

石崇,这位出身贵公子,却靠抢劫致富,又官又盗,又以斗富出名的西晋的高层,死在洛阳城破当中,在城楼上吃着西瓜的他,看到匈奴人冲了上来,竟然抱着侍妾从缺口处滚了下去。

“你害死我了,给钱就能活命。”他最后的遗言。

明明是他连累美女绿珠坠楼,反倒说是绿珠连累了他。

当最后一支勤王军因“士兵嫌伙食差”哗变时,这个24年前还统一天下的王朝,彻底成了历史笑话。

匈奴士兵如饿狼般涌入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洛阳城内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大街小巷堆满了尸体,血水横流,昔日繁华的都城转眼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烧杀掠夺用了两天,皇宫已经尽在眼前,但这时呼延晏不高兴了,因为策应的三路人马一路也没按时赶到,大家都还在路上。

呼延晏做出了一个既不贪功,也不吃亏的决定,先抢掠一空,然后收兵。除了一个孤守宫廷的晋怀帝,值钱的东西基本抢光了。

晋怀帝原本是无望等死,没想到打到皇宫门前,呼延晏竟然收兵回营不打了。于是晋怀帝准备舟筏,想趁着匈奴汉军收兵之时,从洛水逃走。

没想到呼延晏虽然不打,也没想放走这个落魄天子,派人烧了晋怀帝的舟筏。

六月初五,王弥来到了宣阳门。六月初六,刘曜到了西明门。除了石勒没有及时到来,各路人马算是到齐了。

诸路人马到齐后,又磨蹭了五天,这才大举攻城,杀入皇宫。这五天出了什么事,是始安王刘曜与大将王弥发生了分歧。

刘曜的抱怨是王弥先到洛阳,没等自己到来,就进了洛阳城。

王弥当时也做了解释,因为前面呼延晏先到烧了官府,幸好皇宫尚在,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将来陛下迁都至此,都是现成的皇宫,稍微修修就能用。

至于石勒,他带兵出轩辕(今新郑),屯驻在许昌,就没有再前进。

至于为什么会留许昌,而不打洛阳,因为洛阳周边早都打烂了,呼延晏能抢的也没多少好东西。对于石勒这样心怀大志的人,不会贪恋珍玩、美女,而是把心思用到了战略物资上,屯驻许昌是为了粮食。

许昌自古以来都是粮食高产,对于破败的中原来说,占据许昌就是囤积战略物资,当年曹操就是从许昌起家。假如有一天,石勒想自立门庭,没有充足的粮食,就难以成大事,做好后勤保障,才能源源不断滋养兵马。

此一战,洛阳城内的士庶,死者多达三万余人。匈奴汉军为了劫掠珍宝,甚至把西晋几个皇帝的陵寝都挖了,毕竟张方、司马越等人先后都抢过宫廷,留下的珍宝根本没多少,西晋的宫庭、太庙、官府全都付之一炬。

司马炽最后成了笼中困兽。洛阳陷落时,他竟试图焚毁宫殿自尽未遂。

六月十一日那天,王弥和呼延晏打下了宣阳门,吕王弥、呼延晏攻打宣阳门,冲入南宫,进入正宫太极前殿,一番抢掠,把剩余的皇亲、宫人、珍宝全都抢了个精光。

晋怀帝从华林园逃走,欲逃往长安。吕大伟拿着上方宝剑斩杀了三个匈奴人,就被砍死在皇帝身边,晋怀帝不幸被匈奴士兵抓获,关在端门那儿。

被皇位坑惨的学霸皇帝:司马炽的逆袭与翻车

洛阳宫墙的苔藓被饥民啃尽时,这位抱着《汉书》逃难的皇帝才明白:在八王之乱的烂摊子里,学霸的宿命不过是给王朝陪葬的背锅侠。

永嘉五年六月的洛阳,蝉鸣聒噪得像在嘲笑晋怀帝司马炽——这位刚满27岁的皇帝,此刻正混在难民堆里,龙袍早被乱民扒去换了饼子,怀里却还死死抱着那卷批注过的《汉书》。

当匈奴骑兵的马靴踩碎他最后一块干粮时,他脑子里闪过的居然是《史记?孝文本纪》里“除肉刑”那段注疏。

作为晋武帝第25子,司马炽原本的人生剧本是“皇家图书馆管理员”——八王之乱闹得最凶时,他在书房校勘《后汉书》;诸王杀得人头滚滚,他给《三国志》写读后感。

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后,其皇后羊献容认为自己与皇太弟司马炽是嫂叔关系,不能当太后,于是催清河王司马覃入京即位。但侍中华混等急召司马炽:“小王啊,这皇位给你玩玩?”

登基大典上,司马越的亲兵比太监还多。司马炽想废除诛三族酷刑,司马越说“先把你自己三族保住再说”;他想减免百姓赋税,权臣们忙着把国库搬进自家仓库;他积极选拔贤能之士,期望组建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但司马越和王衍只允许他在人事任命上盖玺。

这位CEO连调用宫女都要打报告,堪称西晋版“职场PUA”受害者。

305年3月24日,司马炽终于硬气了一回——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结果呢?司马越吓死了,石勒却笑纳了十万晋军当经验包。洛阳成了空城,饥民开始啃宫墙苔藓,这位学霸皇帝的治国实践,活像个没带实验器材的理科生。

刘聪的宴会上,司马炽穿着青衣斟酒时,估计在后悔当年没跟刘渊好好学《厚黑学》。当旧臣哭着喊陛下,他只能尴尬陪笑,毕竟现在的KPI是活着。直到那杯毒酒端上来,他才明白:在亡国剧本里,学霸和学渣的结局都一样。

如果司马炽生在太康盛世,或许会成为批注《资治通鉴》的明君;但在八王之乱的烂摊子里,他只能是背锅侠。西晋的棺材板,早在司马炎封王时就钉死了,司马炽不过是那个恰好站在棺材上的人。

六月十二日,刘曜自西明门入屯武库,收缴了京师剩余的兵器装备。随后,就纵兵屠城十余日,下令大肆屠杀皇室成员、公卿大臣以及普通百姓。太子司马诠、吴孝王司马晏等大批皇室宗亲都惨遭杀害,连同士兵和平民在内,遇害者超过三万人。

整个洛阳城内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宛如人间地狱一般。刘曜还将魏晋以来积累的典籍付之一炬:“大家狗屎文盲勒,看你们汉人还嘲笑谁?”

之后刘曜到处挖晋朝皇帝的陵墓,把司马家祭祀祖宗的宗庙、宫殿、国家机构啥的都给烧了。后宫的嫔妃们全部被掳掠为奴,抢走了惠帝的羊皇后,把怀帝还有皇帝专用的六方玉玺一股脑儿送到了平阳。

到这儿,西晋实际上已经灭亡了,史称“永嘉之乱”。这一年是公元305年,距司马炎灭吴仅仅只有三十一年。

攻陷洛阳时,刘曜禁止王弥大肆抢掠,斩其部下王延以徇,王弥怒而与曜相攻,死者千余人。

刘曜与王弥的矛盾开始显现,虽暂时以和平局面相处,但这为后面石勒斩王弥并其众的变故埋下了引线,也从侧面证明汉国政权内部的不稳定性。

而刘曜烧洛阳宫城,汉国继续定都于平阳,这也反映了汉政权核心成员不愿离开故地的心态,不利于对冀、青、徐诸州的管辖控制,间接造成了石勒势力不断壮大以至于尾大不掉,破坏了刘聪一心想要建构的内重外轻的政治地理格局。

这里顺便说说汉主刘聪,晋怀帝司马炽被俘之后,在平阳受到了刘聪的礼遇,被耻辱地封了个会稽郡公的名号,开府仪同三司。

刘聪对晋怀帝起初的态度非常友善,刘聪说:

“卿昔为豫章王,朕与王武子造卿,武子称朕于卿,卿言闻其名久矣,赠朕柘弓银研;卿颇记否?”

已经成了俘虏的晋怀帝司马炽赶紧答复,这事臣下怎么敢忘掉,只是遗憾当时没有及早地认识龙颜。

“晋朝为何灭吴后,31年而亡?”刘聪道。

“皆因八王之乱!”晋怀帝理直气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