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 > 第15章:《午睡治国论》
换源:


       寅时的梆子声刚敲过三响,太和殿外的汉白玉栏杆还浸在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老三澹台墨就抱着比他脑袋还厚的奏折,蹲在冰凉的台阶上打瞌睡。那本蓝皮册子封面上烫金的《论午睡对提高朝政效率的积极影响及实施细则(附图表)》几个大字,在朦胧的晨曦中闪闪发亮,活像块招摇过市的金字招牌,边角处还沾着点昨夜的墨汁,显然是赶工到深夜的杰作。小少年今日特意穿了身靛青儒衫,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却别着个鎏金小算盘,算珠上还缠着几缕红丝线,发髻上斜插着根狼毫笔——笔杆上刻着的“御赐“二字虽苍劲有力,墨迹却新鲜得像是昨儿个才描上去的,末尾还偷偷画了个小小的墨团,活脱脱是孩童的顽皮手笔。

“哎哟!“一声惊呼划破寂静。礼部尚书提着袍角匆匆赶来,差点被台阶上的小身影绊个跟头,官帽上的红缨子都歪到了后脑勺。老大人扶正乌纱帽,看清眼前景象时,气得山羊胡子直翘,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点朝露:“黄口小儿也敢在此妄议国策?!“他举起笏板直指澹台墨,正要点着小娃娃的鼻子训斥,却见那小不点慢悠悠从袖中抖出块羊脂玉牌,玉质温润透亮,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陛下特许的呀~“老三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把玉牌往老尚书眼前晃了晃,声音里还带着刚睡醒的奶气。牌上“御前行走“四个篆字金光闪闪,笔锋凌厉,背面还刻着行小字:“此子言论,朕甚悦之。“那笔迹走势活脱脱是皇帝亲笔——虽然印泥颜色鲜艳得像刚盖上去的,玉牌边角还沾着点可疑的糖渍,甜香混着玉的清润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金銮殿上,檀香袅袅,百官肃立。澹台墨踮着脚把奏折举过头顶时,满朝文武的表情堪称精彩纷呈。瑞王嘴角抽搐得像中风前兆,蟒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下闪得刺眼,袍下的手指捏得骨节发白;太子扶额叹气,腰间玉佩随着摇头的动作叮当作响,玉坠上的纹路都快被摩挲得发亮;几个年轻官员憋笑憋得满脸通红,有个翰林院编修甚至偷偷在笏板背面记起了笔记,笔尖在象牙板上划出细微的声响。

“来,念给诸位爱卿听听。“皇帝笑眯眯地招手,龙椅上的锦缎靠垫绣着日月山河图,冕旒上的玉串随着动作轻轻摇晃,撞击出清脆的声响。老帝王今日气色格外好,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仿佛早料到有这场好戏,手指还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

老三清了清嗓子,童声脆亮得能震碎殿角的琉璃瓦:“臣启陛下——《周礼》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现今朝会寅时即开,致使诸位大人哈欠连天...“他忽然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指向后排某个正在点头啄米的绯袍官员,“比如刑部侍郎张大人,方才站着梦游还判了个冤案呢!“

被点名的张侍郎一个激灵,手里的笏板“啪“地砸在脚背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不敢作声。这声响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殿内顿时此起彼伏地响起压抑的憋笑声。几个站在张侍郎附近的官员默默挪远两步——这位大人今早确实在殿外打盹时,迷迷糊糊把“流放三千里“听成了“赏银三两“,差点当堂释放了个江洋大盗,幸好旁边的御史及时提醒才没酿成大错。

老三翻开第二页,哗啦啦抖出幅工笔细描的《百官困觉图》。绢本上的朝臣们栩栩如生:丞相流着口水在奏折上画王八,龟壳上还写着“庸政“二字,胡须被墨汁染得漆黑;九卿们集体歪在蟠龙柱上打呼,有个尚书甚至把花白的胡子缠在了鎏金雀替上,睡得口水直流;最绝的是瑞王——他头顶飘着个云朵状的气泡框,梦里正数着成堆的金元宝,账本上赫然写着“江南赈灾银截留“七个朱砂大字,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元宝,笔触稚嫩却透着股机灵劲儿!

“根据臣的统计——“老三变戏法似的掏出那把鎏金小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算珠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若将早朝改为午时,可提高决策正确率六成,减少冤假错案四成...“他小手翻飞,算珠上下跳动如蝴蝶穿花,“每年节省烛火费八万两,足够修两座堤坝!“

太子突然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扫过那本奏折。这小混蛋的统计数据,怎么和上月江南治水的工部奏报分毫不差?连“每座堤坝耗银四万两“这个数字都精确到一字不差——这可不是光靠观察打瞌睡能算出来的!他不动声色地瞥了眼站在殿角的老大澹台玄,只见对方眼神闪烁,嘴角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荒谬!“瑞王终于憋不住了,猛地踏出一步,蟒袍袖口甩得猎猎作响,袍角扫过地面的金砖,发出沙沙的声响,“按你这说法,干脆躺平治国算了!“他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腰间玉佩不知何时缠上了几根金线——细看正是老三算盘上崩断的弦,闪着微弱的金光。

“王叔说得对!“老三突然击掌,眼睛亮得像两颗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所以臣在附录里写了《平躺理政的可行性分析》...“他说着哗啦啦翻到最后几页,露出满纸鬼画符般的图表,最上方还画着个四仰八叉睡觉的小人,挺着个圆圆的肚子,旁边标注“陛下御容“,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惹得旁边的太监总管都差点笑出声来。

“噗——“皇帝一口参茶全喷在了龙袍上,明黄色的绸缎上顿时晕开一小片茶渍。老帝王呛得直咳嗽,却还指着那小人笑个不停:“像!真像!朕昨日小憩时......“话没说完又笑得直拍龙椅扶手,震得冕旒上的玉串叮叮当当跳起了舞,笑声在大殿里回荡,驱散了原本严肃的气氛。

混乱中,老大澹台玄悄悄蹭到太子身边。少年今日穿了身玄色劲装,腰间却挂着个格格不入的锦囊,绣着精致的兰草花纹,囊口露出半截炭笔,笔杆上还沾着点墨痕:“殿下,老三这篇论文......“

“又是你们搞的鬼?“太子咬牙切齿地问,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旁人听见。他眼角余光瞥见老二澹台战正猫在殿柱后,手里的金丝绳已经悄悄缠住了瑞王府长史的脚踝,绳子上还系着个小小的铃铛;老四澹台鹊则蹲在香炉旁,往里头撒着可疑的紫色粉末,粉未遇热腾起淡淡的烟雾,带着股奇异的清香;最过分的是老五,小团子不知何时爬上了瑞王的座椅靠背,正用糖浆在他蟒袍后摆上画王八,小舌头还伸出来舔了舔沾在指尖的糖渍!

“哪能啊~“老大眨眨眼,一脸无辜,眼神却透着狡黠,“您翻到最后一页看看?“他说着往太子手里塞了颗金瓜子,瓜子壳上刻着个小小的箭头符号,指向奏折的右下角。

太子狐疑地展开奏折末页——看似胡扯的“午睡时辰对照表“底下,竟用针尖戳出排微小的孔洞。阳光透过这些孔洞,在案几上投出清晰的南宫密码:“瑞王府账册藏于书房《论语》夹层“。更绝的是表格边角还画着个不起眼的小箭头,指向备注栏里一行蝇头小楷:

“午时三刻,瑞王约突厥使者在醉仙楼'打盹'“

太子指尖一颤,这分明是瑞王与番邦密会的情报!他猛地抬头看向老三,小少年正冲他挤眉弄眼,手里的算盘不知何时换成了块铜镜,镜面反射的阳光正好照在瑞王腰间——那里鼓鼓囊囊的,显然藏着什么东西,布料被撑得有些变形。

“陛下!“老三突然提高嗓门,声音清亮得能震醒殿外打盹的麻雀,“为验证理论,臣请现场演示——现在请诸位大人闭眼小憩半刻钟!“

不等皇帝回应,老四澹台鹊已经“不小心“踢翻了香炉,青铜炉身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淡紫色烟雾腾起的瞬间,满朝文武开始集体小鸡啄米——户部尚书抱着柱子流口水,花白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大理寺卿的鼾声震得房梁落灰,嘴角还挂着可疑的白沫;最绝的是那位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老人家歪在侍卫肩上,梦里还在念叨“臣有本奏“,声音断断续续,惹得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整个金銮殿只有三人还醒着——憋笑憋得满脸通红的皇帝,强打精神的太子,以及面色铁青的瑞王。

“咦?“老三歪着头,声音大得能吵醒午门外的石狮子,“王叔怎么不困呀?莫非是心里有鬼,睡不着?“他说着不知从哪摸出个铜锣,“咣“地敲响,声音震耳欲聋,“要不要臣给您唱首安眠曲?“

瑞王的脸由青转黑,活像生吞了只癞蛤蟆。他袖中的手猛地攥紧,指节发出“咔吧“的脆响,腰间玉佩的穗子不知何时缠上了几根金线——正是从老三算盘上偷拆的弦,此刻却像绳索般勒得他心里发紧!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靴子踏在金砖上发出“噔噔“的声响。京兆尹慌慌张张闯进来,官帽都跑歪了,帽翅斜斜地指向一边:“禀陛下!醉仙楼抓获突厥细作,正拿着瑞王府的......“他的话被满堂响亮的呼噜声淹没了。老大人急得直跺脚,突然灵机一动,掏出个铜铃铛“叮铃铃“猛摇,清脆的铃声穿透鼾声,在大殿里回荡。

“什么?!“皇帝“蹭“地站起来,冕旒上的玉串哗啦啦乱颤,“爱卿再说一遍!“

京兆尹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那细作怀里揣着瑞王府的密函,约突厥使者在午时三刻......“他瞥了眼正在装睡的瑞王,硬着头皮道,“在醉仙楼天字号房密谈军马交易!“

满堂哗然。几个装睡的官员猛地睁眼,有个太仆寺少卿甚至惊得从椅子上滑了下来,摔在地上发出“哎哟“一声。瑞王的脸黑得像锅底,突然暴起冲向殿门——却被老二澹台战早就布好的金丝绳绊了个狗吃屎,蟒袍前襟沾满了灰尘,狼狈不堪!

“王叔别急呀~“老三不知何时挪到了瑞王跟前,小手一抖展开张绢帕,帕子上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您看这是不是您府上的印鉴?“帕子中央赫然是方朱砂印痕,旁边还画着个打盹的小人,正是瑞王在《百官困觉图》里的造型,连那撇翘起的胡子都画得惟妙惟肖!

太子突然发现,老三腰间不知何时多了个锦囊,和老大那个颇为相似,囊口露出的半截羊皮纸,分明是边关布防图的残片!他猛地想起今早老五鬼鬼祟祟往他茶里加的“提神散“,喝下去后神清气爽,此刻才明白原来是为了让他保持清醒;还有老二昨夜在瑞王府墙根下挖的“狗洞“,当时他还以为是孩童胡闹,现在想来竟是为了偷取密函......

这一切,都是五个小混蛋设的局!

“陛下!“老三突然正色,小手捧起那本厚厚的奏折,神情严肃得像个小大人,“臣请即刻推行《午睡新政》,就从......“他狡黠一笑,指向瘫在地上的瑞王,“就从彻查某些人为何睡不着开始!“

皇帝抚掌大笑,笑声震得殿角铜铃叮当作响:“准奏!“老帝王突然压低声音,冲老三挤挤眼,像个分享秘密的孩童,“不过爱卿得先告诉朕——那'安神散'的配方,能不能给朕也来点?朕那个爱失眠的毛病......“

老三变戏法似的摸出个小瓷瓶,瓶身上画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陛下,这是老四特制的'酣眠丹',睡前服用效果最佳......“他话没说完,瓷瓶就被皇帝一把抢走,急不可耐地倒出一颗塞进嘴里。

“甜!“皇帝惊喜地瞪大眼睛,“怎么是糖......“

话没说完,老帝王已经“咚“地栽倒在龙椅上,鼾声如雷,和满朝文武的呼噜声融为一体。老三吐了吐舌头,冲旁边的太子做了个鬼脸:“哎呀,拿错了,这是老五的'蒙汗糖'......“

满朝文武睡得正香,没人回应他的话,只有香炉里的青烟还在袅袅上升,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太子扶额长叹,这五个小混蛋,连皇帝都敢算计!他正要去查看陛下情况,突然发现自己的袖子被扯住了——老三仰着小脸,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殿下别急,陛下睡半个时辰就醒......“他压低声音,凑到太子耳边,“趁这功夫,咱们去瑞王府书房逛逛?《论语》夹层里可不止账本......“

殿外日头渐高,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大殿,在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得金銮殿前的汉白玉台阶闪闪发亮。五个小身影鬼鬼祟祟地溜出宫门,为首的澹台玄怀里揣着从皇帝腰间顺来的令牌,令牌上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二澹台战边走边往弹弓上缠金丝,弓弦被拉得紧紧的;老三澹台墨的《周律》里夹着刚画好的瑞王府地图,上面还用红笔标着几个可疑的地点;老四澹台鹊的药囊鼓鼓囊囊,不时传出可疑的“咕嘟“声,像是液体在晃动;老五澹台铢......老五正骑在老二脖子上,小手里攥着把金瓜子,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

“午睡好,午睡妙,午睡起来抓坏蛋~“

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瑞王府的管家正急匆匆往醉仙楼赶,手里拿着个油纸包,里面不知装着什么要紧东西,完全没注意到身后跟着只雪白的狐狸——白璃嘴里叼着的,正是他方才慌乱中掉落的密函副本,纸张在风中轻轻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