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 > 第34章 《壮阳汤乌龙事件》
换源:


       御膳房的铜炉正咕嘟冒泡时,老四澹台鹊蹲在灶台后,用银簪子扒拉着黑黢黢的药渣子唉声叹气。昨儿个他捣鼓“发光包子“,本想给太子爹爹做份能安神的宵夜,谁知火候没掐准,好好的金线草、夜交藤全烧成了炭灰,连带着太医院偷来的脱敏药材也毁于一旦。

“四哥,你这堆黑炭能换银子不?“老五澹台铢突然从门帘后钻出来,小短腿蹭地跳到灶台边,手里还攥着本卷边的账本。他今早刚把太子爹爹的喷嚏手帕炒到十两银子一方,此刻满脑子都是新商机,连御膳房飘来的糖醋鱼香味都没心思闻。

老四没好气地把银簪子一扔:“一股子焦糊味,除了喂猪谁要?“

“你懂什么!“老五凑过去,用手指沾了点药渣在鼻尖嗅了嗅,突然眼睛瞪得溜圆,“这味儿里有金线草!上次西域商人来卖壮阳药,就这股子若有若无的苦香!“他说着就抽了张油纸,把药渣一股脑倒进去包成个圆鼓鼓的包袱,“咱们就说是西域进贡的'金枪不倒汤',保准户部那帮老财抢着买!“

老四还没来得及阻拦,老五已经像阵风似的冲了出去,连账本都忘在了灶台边。御膳房的太监们见惯了五小爷的折腾,只当是又在搞什么新鲜把戏,谁也没往心里去,依旧低头忙着给太和殿的早朝备膳。

此时的太和殿上,太子澹台烬正捏着奏折强打精神。自从五个崽进京认亲,他的早朝就成了大型社死现场——前几日老三把弹劾他“不举“的奏折改成了《论午睡对治国的重要性》,昨天老二又把御林军教头绑在午门当靶子,美其名曰“操练新兵“,今天刚一上朝,就见户部尚书揣着个油纸包,满脸堆笑地凑了过来。

“太子殿下,臣近日得了个西域奇珍,特来进献,保准能解殿下的烦忧。“户部尚书弓着腰,献宝似的打开油纸包,一股混杂着焦糊与草药的味道瞬间在殿内弥漫开来。他昨晚刚被夫人催着补身子,今早听五小爷说这是西域进贡的“金枪不倒汤“,当即咬咬牙花五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就盼着能在太子面前讨个好。

澹台烬皱着眉往后缩了缩,眼角的泪痣微微抽搐。他对脂粉香料向来敏感,这股怪味虽不是胭脂水粉,却也让他鼻子痒得厉害。可不等他开口拒绝,户部尚书已经殷勤地把药渣倒进了旁边的白玉汤碗,又舀了勺御膳房刚送来的高汤冲调,琥珀色的汤面上立刻浮起一层诡异的油花,看着就像掺了金粉似的。

“殿下快尝尝,这汤得趁热喝才有效验!“户部尚书捧着汤碗递到跟前,眼神里满是期待,连鬓角的汗珠都忘了擦。殿上的文武百官也都好奇地探头张望,连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澹台煊都摸着胡子直乐,显然是等着看自家太子出糗。

澹台烬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接过汤碗。他本想象征性地抿一口应付过去,谁料汤刚沾唇,一股辛辣的热气就顺着喉咙往下窜,浑身的血液瞬间像被点燃的柴火般沸腾起来。他只觉得脸颊发烫,手脚都有些不听使唤,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抬手就去解腰间的玉带。

“殿下这是要做什么?“旁边的丞相惊得差点掉了朝珠,手里的笏板“啪嗒“一声砸在地上。

澹台烬哪里还能说话,他脑子里只剩下老三去年教他背的《出师表》,只见他一边解玉带一边高声吟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话音未落,玉带“啪“地一声掉在金砖地上,他竟旋身转了个圈,宽大的蟒袍在空中划出个滑稽的弧度,活像个跳傩舞的伶人。

更荒唐的是,旋转间他鼻子突然奇痒难忍,一个响亮的喷嚏直冲云霄,殿前的三名御史来不及躲闪,官帽全被喷嚏震得飞了出去,落在地上滚了老远,露出三颗光溜溜的脑袋,惹得殿外的侍卫都忍不住偷笑。

“哎呀,爹爹打个喷嚏都这么厉害!“殿外突然传来孩童的笑声,只见老二澹台战扛着根比他还高的门闩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举着拨浪鼓的妹妹澹台星。原来老二早就在房梁上发现了两个鬼鬼祟祟的黑衣人,知道是瑞王派来的死士,正等着机会动手,见太子爹爹脱了腰带,当即抄起腰带就朝房梁甩去。

那玉带恰好缠在死士的脚踝上,老二猛地一拽,只听“哎哟““扑通“两声,两个黑衣人惨叫着掉了下来,正好摔在太子脚边,摔了个四脚朝天。

混乱中,那碗“壮阳汤“被撞翻在地,褐色的汤汁溅了妹妹一脸。小家伙以为是胭脂水粉,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往脸上抹了抹,谁知刚一碰到眼泪,脸上的汤汁突然变了颜色,竟显露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老五偷偷记的私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卖太子喷嚏手帕十两/方、裤腰带五两/条、泪痣拓印三两/张“。

“澹台铢!你竟敢私卖本宫的东西!“澹台烬又气又急,刚想发作,就见太医令钟离忧捧着药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连官帽都歪在了一边。

“殿下息怒!老臣有话要说!“钟离忧蹲在打翻的汤碗前,用银簪子挑了点残渣闻了闻,突然惊叫起来,“这汤里有前朝禁药'金枪不倒散'的成分!难怪殿下会如此失态!“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老五吓得手里的账本都掉了,结结巴巴地辩解:“我...我就加了点四哥的药渣,怎么会有禁药?四哥,你快帮我说说!“

老四这时也挤了进来,拿起残渣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这金线草被人换过了,里面掺了'金枪不倒散'的原料!“他说着突然看向老五掉在地上的账本,伸手翻了几页,“你这账本上记着瑞王府上周买过同款药材,难道是他们搞的鬼?“

澹台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瑞王不仅派了死士想刺杀他,还想借着这碗“壮阳汤“败坏他的名声,好趁机动摇他的太子之位。他刚想下令彻查瑞王府,就见钟离忧又凑了过来,一脸严肃地说:“殿下,依老臣看,您这症状不是壮阳汤闹的,是阳气过盛!需用女子胭脂中和一下,保管药到病除!“

话还没说完,就见太子突然打了个寒颤,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喷嚏——原来钟离忧昨天给皇后诊脉时沾了胭脂味,此刻正随着他的动作飘进太子鼻子里。满殿的官员看着太子涕泪横流、狼狈不堪的模样,再想想刚才他脱衣吟诵的荒唐场面,终于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连龙椅上的皇帝都笑得直拍扶手。

“好一个阳气过盛!“澹台煊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朕看这汤倒是歪打正着,治好了太子的'不举'谣言,就是这反应未免太热闹了点!“

澹台烬又羞又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瞪着五个崽,却见老大正偷偷给老三使眼色,老三则捂着嘴偷笑,老二还在把玩那根绑过刺客的门闩,老五忙着把账本往身后藏,妹妹则举着沾了汤汁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喊:“爹爹,胭脂好好看,再给我涂点!“

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太子通红的脸上,也落在五个崽叽叽喳喳的身影上。他突然发现,虽然这五个崽把他的东宫搅得鸡犬不宁,可每当危难来临,他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护着他——老大用智谋帮他化解宗室的刁难,老二用武力替他挡下刺客的刀,老三用伶牙俐齿为他辩驳,老四用医术照顾他的过敏,老五虽爱财,却也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线索。

就像此刻,老二的门闩还横在地上,挡住了可能袭来的暗箭;妹妹的拨浪鼓滚到了脚边,那是她最宝贝的东西,却愿意举着它陪在他身边;那碗打翻的壮阳汤里,似乎还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提醒着他,他不再是孤单一人。

“罢了罢了,“澹台烬叹了口气,弯腰捡起腰带系好,“传朕旨意,命大理寺彻查瑞王府采购禁药一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另外——“他瞥了眼老五,故意板起脸,“把你的私账交出来,本宫要算算你到底欠了本宫多少银子!“

老五苦着脸递上账本,却见老四突然凑过来,小声说:“爹爹,我刚才仔细看了,那禁药里掺的'金枪不倒散'虽然霸道,但和我原来的脱敏药混在一起,似乎能缓解您对胭脂的过敏反应,或许我们可以改良一下...“

澹台烬的眼睛亮了起来。或许,有这五个逆天的崽在,他的过敏症,还有这大周的江山,都会变得不一样呢?他看着殿上吵吵闹闹的五个孩子,又看了看龙椅上满脸欣慰的父皇,突然觉得,所谓的太子尊严,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太和殿的笑声还在回荡,阳光把六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幅热闹又温馨的画卷。谁也没注意到,落在角落里的药渣中,有一粒被炭火烤过的金线草籽,正悄悄吸饱了汤汁里的水分,准备在某个清晨,长出新的枝芽。而殿外的宫墙上,老五偷偷贴上去的“太子同款壮阳汤“广告,已经吸引了不少太监宫女的目光,一场新的闹剧,似乎又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