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无限续货系统,我带百姓富甲一方 > 第34章 琳琅鼓行有请
换源:


       苏锦歌又然:“无妨,不过你家将军或许只懂得用兵,是战场上的纯臣,一身本领都用在排兵布阵、冲锋陷阵上,心思像出鞘的刀,直来直去。”

“对麾下将士肝胆相照,对君王赤诚坦荡,但文官官场多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一定会读懂朝堂上的眉高眼低与同僚间的暗箭冷枪,他或许心性太过纯粹,也不一定会对付得来。”

飞剑眸子一亮,竖起大拇指:“对,少公子萧子御都比我家将军心眼多。”

苏锦歌笑了笑:“你这么理解也对。”

他又眨了眨眼睛:“咦~您好像对我家将军很了解?”

“好啦,我们快回去商定一下木材和水泥怎么弄吧。”

云阙酒楼。

萧临渊听说了此事,不过他不为苏锦歌担心,因为这女人比他想象中强大的多。

他打着手语:【这回赵舟定是不敢在拖欠银子,不过......你可能之后的路会比现在更艰辛。】

男人眉心爬上淡淡忧伤。

苏锦歌淡然一笑:“该来的跑不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民与官未尝不可一斗!”

三日后的傍晚。

二类房屋快要修缮完,谢县丞的人来到酒楼,告知苏锦歌银子如数到了谢谟手中。

此人是丁书吏,等同谢谟的‘秘书’。

他提醒着道:“还请苏协理将采购的材料名单,在誊抄我一份,我也好交差。”

这话苏锦歌明白,虽然这银子赵舟是出了,但是银子并不会经她手中,而是交给了谢谟,毕竟他是官员。

按照名单清账单,这无可厚非。

“好,我这就命人重新誊一份。”

苏锦歌看了一眼前台的萧临渊。

男人也刚好在看她。

知会到意思,萧临渊开始研墨,动笔。

誊抄好后,苏锦歌将东西交给那人:“辛苦丁书吏。”

男人拱手:“那我就先行一步,苏协理。”

苏锦歌刚将人送到门口,就看见不远处的琳琅鼓行的小管事,朝着她这边走。

刚好人也看见她,男孩朝着她挥了挥手,笑着喊:“苏协理。”

苏锦歌跟他也摆了摆手。

到跟前,苏锦歌要将人往里请。

小管事靖风摆手婉拒:“苏协理我就不进去说了,我是给我家廊主稍话的,他说他想跟您合作。”

苏锦歌眸子弯了弯:“那就谢过琳琅主信任了。”

靖风又说:“苏协理,您得跟我回鼓行一趟,我家廊主说这次的料有些特殊,还是请您亲自看过的好。”

“可以,等我交代一下。”

苏锦歌望着已经偷听到谈话的萧临渊:“我等会儿回来。”

萧临渊打着手语:【那我让飞剑接你?】

“就那么一段路,你还怕我被人截了不成?”苏锦歌笑了笑,“走了。”

出了酒楼,靖风仰起脸庞:“萧将军刚才是担忧您吧?”

“说起来,我倒是觉得萧临渊与他弟弟不同,萧将军是正人君子,萧子御就是长得好看,但心性好似不如萧将军稳重。”

苏锦歌看着人,弯了弯眉:“小屁孩,懂得不少。”

靖风挠了挠头,憨厚一笑:“那日苏协理在县衙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回来我还跟我家廊主说,苏协理真的在与官斗,还斗赢了。”

“你猜我家廊主怎么说?”

苏锦歌看着滔滔不绝的靖风,饶有兴趣的问:“如何说?”

“我家廊主说,鼓行该做生意了。”

“......”苏锦歌一噎,“你家廊主还真是置身事外,两袖清风。”

靖风腼腆一拱手:“多谢协理夸赞。”

“然后我就跟廊主说,苏掌柜的病好了,不傻了,还成了县里的协理,苏掌柜的舅父也还在做商户生意,不如就在苏掌柜家拿货吧,反正上古斋的货慢,还贵。”

“廊主说刚好需要一批料,这就叫我亲自来请人。”

苏锦歌知道靖风口中的廊主,他说起来是个腿脚不利索,做轮椅的人。

年岁也才三十尔尔,哪怕身残志坚,也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事业。

这么多年都是一直走南闯北,乘船过海。

琳琅鼓行跟别家的鼓不同,琳琅鼓行的鼓面都是绘画过得,做的都是精品定制鼓。

鼓都是琳琅自己画的,画工好的不得了。

只是灾后,别说鼓行生意,就是大家的生意都不好,所以他就自己南下看看有没有鼓行的市场。

对于身处困境,还能顽强拼搏的人,她都是万分欣赏的。

便问道:“你家廊主腿可好些了?”

“多谢协理挂念。”靖风眉头微皱,一叹气,“没有,最近雨季,腿越是疼的厉害,轮椅还是您父亲在世时,从南边带回来的上好楠木做的,如今我家廊主四处游走,轮子都坏了,他也不舍得换,我又不会修。”

“那我等会看看。”

靖风眸子一亮,一拱手:“多谢协理照顾我家廊主。”

苏锦歌摸了摸他头:“你这么客气啊。”

“我家廊主教导我,为人定要礼貌有佳,尤其是苏协理这样的好友……”

苏锦歌微诧异:“你家廊主当我是朋友?”

“当然了,我家廊主朋友可不多,他认可的人也不多,嘿嘿,苏协理算是其中一个,怎么,你没把我家廊主当朋友吗?”

苏锦歌眨了眨眼:“当了当了。”

小屁孩还挺鬼精。

靖风咯咯的笑。

这一路上,有不少百姓跟着苏锦歌见礼。

“苏协理,这是去哪啊?”

“我去琳琅鼓行。

“苏协理空了来家里吃茶。”

苏锦歌莞尔:“好嘞。”

又遇一年轻孩童:“协理协理,我家房顶再也不漏雨啦,我身上也没有疹子啦。”

“没疹子就好,真乖。”

“苏协理我刚摘的小葱,您拿回去些?”

“不了不了,谢谢。”

“苏协理,您房顶修缮的好啊,什么时候县里地也修修就好了,我阿娘推着两轮车,磕磕绊绊总是推不过去。”

苏协理看着地面,赵六修的什么破玩意,糊弄人的。

这人压根就指望不上。

“行,我回头出个方案。”

百姓激动不已,双眸泛泪光:“真的吗?苏协理您是我们的贵人啊!”

家家户户炊烟正袅袅生起,那些新苫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均净的光。

西头寡妇垫着脚,用竹竿把晒好的干辣椒串往房檐下挂。

再看隔壁一妇女掐着腰看着他夫君:“快瞧!好好的瞧,小寡妇屋脊新抹的黄泥,光溜的照着人影呢。”

“谁的人影?”那夫君歪头问。

女人揪着她家夫君耳朵:“你的人影,看!给我好好的看!”

“哎呦呦,娘子,我错了,疼疼疼。”

在看见苏协理路过,俩人瞬间恭敬起来:“是苏协理啊,来家里吃饭不?”

苏锦歌笑了笑:“我怕在多一人影。”

那男人羞涩挠了挠头:“嘿嘿,苏协理打趣了不是。”

路过李家婶子,端着木盆出来泼水,水珠子打在半碎裂的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映着对面房顶崭新的青瓦,亮的晃眼。

连最腼腆的闺女端着一筐新枣,朝着苏锦歌走来:“苏协理刚摘得脆枣。”

苏锦歌拿了两颗,一颗给了靖风,一颗填到自己嘴里:“嗯~又脆,又甜,我吃一颗就够了。”

看着大家的房顶修缮好,她心里开心。

这不仅是屋顶结实了,是人心更齐了。

一阵风吹过,带着新草的清香,混着家家户户的饭菜香,在烟囱上空缠缠绕绕。

美好又安宁。

说着二人进了琳琅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