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半盏温青汤 > 第二十五章 步行街的奇遇
换源:


       星期日的晌午,阳光透过宿舍窗帘的缝隙,在杨青青眼睑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难得地睡过了头,醒来时宿舍里静悄悄的,室友们早已各自出门,奔赴她们的周末之约。

一种难得的静谧与自由感包裹着她。她起身,简单洗漱,随手扎了个松散的马尾,戴上耳机。世界瞬间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旋律在耳骨间轻盈流淌。

走出校园,乘坐着地铁出站后,喧嚣的人潮与热浪扑面而来。城市里的步行街果然名不虚传。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骑楼,复古的雕花与现代化的霓虹招牌交织碰撞。老字号茶餐厅飘出烧鹅的酥香,与新式奶茶店的甜腻气息在空气中混杂交融。巨大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时尚广告,底下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拎着大包小包的游客、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带着孩子的家庭、还有穿插其间的外卖小哥,构成了一幅活力十足又略显嘈杂的都市图景。

杨青青穿着一件简单的棉质白裙,外罩一件浅蓝色针织开衫,身姿纤细挺拔。她安静地走在人群中,像一道移动的清凉风景。她那双清澈得仿佛能倒映天空的眼睛,以及周身那种难以言喻的、既温顺又疏离的气质,不可避免地吸引了不少侧目。有人好奇打量,有人低声赞叹,但她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那些目光恍若未觉。

她随着人流行走,漫无目的地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听着耳机里流淌的音乐,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不知不觉,她来到了一处稍微开阔些的小广场。这里人气更旺,隐约有几个开着直播的人,对着手机屏幕又唱又说。

其中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约莫三十多岁,头发有些凌乱,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文化衫,下身是条宽松的工装短裤。最奇特的是他的装备:背上斜挎着一个长长的、用旧帆布自制的竹笛式背包,里面插着好几样乐器;左手举着一只口琴,正在吹奏节奏明快的布鲁斯旋律;右手也没闲着,用手腕和手指娴熟地敲击着固定在身前的一个小巧的非洲鼓,脚边还放着一个用脚踩击的踩镲!他面前立着一个麦克风,时不时地跟着节奏吼上几句歌词,嗓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唱的是些改编过的、带着戏谑和人生感慨的流行歌曲。

就像一个全副武装的、自弹自唱各种乐器的一个人乐队。旁边放了一个硬纸板牌子,上面用马克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宅叔玩音乐。”估计是这位弹唱歌手的艺名。

他的表演谈不上多么精湛绝伦,口琴声偶有急促的喘息,鼓点有时也会为了配合演唱而简化,但胜在极其投入,整个人散发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和一股子混不吝的劲儿。在他的周围,稀稀拉拉围了不少人观看,大多是好奇驻足的路人,地面上的琴盒盖子里,也散落着一些纸币与硬币。

杨青青被他这幅怪模样和身上那种纯粹的热情给吸引住了。她停下脚步,站在人群外围,安静地看着。

平心而论,他的弹奏技巧确实一般般,但歌唱得真不赖,那沙哑的嗓音里有一种未经雕琢的真诚和生命力,莫名地打动人心。他唱到兴头上,会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其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一首歌罢,宅叔停下来,拿起地上的水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然后用袖子抹了把嘴,对着寥寥几个观众嘿嘿一笑,露出两排不算整齐但很白的牙齿:“谢谢各位老板捧场!下面来首老歌,送给所有在路上的人!”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人群,恰好落在了杨青青身上。他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这个女孩安静地站在那里,气质干净得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那双眼睛看着他,没有好奇,没有评判,只是一种纯粹的……观察,甚至带有一丝极淡的了然,仿佛看穿了他这份热闹下的什么东西。

宅叔咧嘴一笑,冲杨青青的方向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深吸一口气,再次吹响口琴。这次的旋律,似乎比刚才更加悠远了些。

杨青青并没有因为宅叔的点头而露出羞怯或慌乱,她只是微微颔首回礼,依旧安静地站在那里,听着他的演奏。耳机里的音乐早已被她按停,真实的乐器声和沙哑的歌声流淌进她的耳朵。

宅叔似乎从这个安静的观众身上汲取了某种奇特的能量,接下来的几首曲子,他发挥得越发自如,甚至即兴加入了一些小巧的花样,引得围观的人群中偶尔爆发出几声叫好和掌声。但他眼角的余光,总会不经意地瞥向那个白色的身影。

杨青青听了几首,觉得很有意思。这种街头艺术家的生命力和随性,是她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她看到有人往琴盒里放钱,便也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一个干净的零钱包,取出一张纸币,等到宅叔一首歌结束的间隙,走上前,微微弯腰,将纸币轻轻放入琴盒。

她的动作轻柔而自然,没有施舍的意味,更像是对一种劳动和艺术的认可。

“谢谢小姑娘!”宅叔爽朗地道谢,目光落在她脸上,这次带上了更多的好奇,“喜欢听啥?叔给你唱一个?”

杨青青直起身,摇了摇头,唇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轻声说:“不用,您随意唱就好。很好听。”她的声音透过周遭的嘈杂,清晰地传入宅叔耳中,清泠如泉。

说完,她对他再次微微点头示意,便转身,重新戴上一只耳机,准备离开。她只是被短暂吸引,并未打算长久驻足。

宅叔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那纤细的身影很快就要融入人流。不知为何,他心头一动,忽然对着麦克风说道:“喂,那位穿白裙子的小姑娘,等一下!”

杨青青脚步一顿,疑惑地回过头。

只见宅叔快速地从他那“百宝箱”般的背包侧袋里摸了一下,掏出一个小东西,然后几步走上前,递向她:“喏,这个送你。算……谢你捧场。”

躺在他粗糙掌心上的,是一个用某种草茎或者细藤条编织成的小玩意儿,形状像一只抽象的小羊,只有拇指大小,却栩栩如生,带着一种拙朴的手工感。

杨青青愣住了。她的目光猛地从那只草编小羊抬起,看向宅叔。对方的笑容依旧爽朗,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她看不懂的、复杂的光芒,不仅仅是善意,好像还有……试探?

周围有人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杨青青迟疑了一下。她不太习惯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尤其是这样一份……奇怪的、似乎隐含某种意味的礼物。

但那只草编小羊,却莫名地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某个柔软的角落。那青草的气息、那温顺的形态,都让她无法生出拒绝之心。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拈起那只小小的草编羊。触感微糙,却带着奇异的生命力。

“谢谢。”她轻声说,眼中带着真实的困惑和一丝好奇,“您……为什么会编这个?”

宅叔嘿嘿一笑,挠了挠他乱糟糟的头发:“嗨,闲着没事瞎编的玩意儿,看着你挺有眼缘,觉得这小东西合你气质。拿着玩吧!”他语气随意,仿佛真的只是一时兴起。

——“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寻常至极的话语,此刻却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杨青青的心湖中激起了不同寻常的涟漪。她的思维仿佛被瞬间点亮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艺术来源于生活……”她无意识地低声重复了一遍,眼眸中闪过一丝豁然的微光。

对啊!舞蹈何尝不是如此?

那些刻板的技巧、那些被反复模仿的经典,其灵魂深处,不也正是源于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对生命情感的萃取吗?风的轨迹、水的流动、草木的枯荣、百兽的姿态、乃至喜悦与痛苦的震颤……这才是舞蹈最初、也最永恒的源头活水!自己那些源自本能、源自旷野、甚至源自灵魂碎片的舞动,不正是最贴近这种“来源”的表达吗?

这一刻,她再看向手中那粗糙却生机勃勃的草编小羊,感觉已截然不同。它不再只是一个陌生人的奇怪赠礼,更像一个无声的启示,一个来自生活本身的、朴素的提醒。

她眼中最后那点疑虑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亮而了然的感激。她将小羊轻轻握入手心,那微糙的触感此刻变得无比真切。

“谢谢您。”

“祝您演出顺利。”

这一次,她的道谢多了几分郑重。

手心里那只小小的、粗糙的草编羊,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一圈圈细微而莫名的涟漪。这个奇怪的街头艺人,他真的只是随手一赠吗?还是……

她微微握紧了手心,感受着那草茎的微韧触感,继续汇入步行街的人潮,但心境,已与来时略有不同。

城市的喧嚣依旧,但那缕来自幽冥的宿命感,似乎又因这意外的邂逅,而悄然弥漫开来。

杨青青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如同一滴汇入海洋的水珠。

宅叔站在原地,脸上的爽朗笑容慢慢收敛起来。他走回自己的“舞台”区域,却没有立刻开始下一首表演。他弯腰,看似随意地整理着琴盒里的钱币,手指却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轻轻叩击了三下,节奏奇特。

旁边一个一直蹲着玩手机、看似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悄无声息地站了起来,踱步到宅叔身边,低声快速地说:“‘牧羊人’,目标已接触。反应正常,未发现异常。馈赠已送达。”

被称作“牧羊人”的宅叔,眼神不再是刚才那种玩世不恭的嬉笑,变得锐利而深沉。他微微颔首,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嗯。‘羊羔’很警觉,但种子已经播下。继续观察,非必要不介入。”

“明白。”年轻人点点头,双手插兜,又像普通路人一样晃悠着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