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半盏温青汤 > 第四章 县里来的领导
换源:


       “最难的……是孩子们。”陈老师的目光扫过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年龄悬殊的学生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哽咽,“条件差,留不住老师。就我一个,得教六个年级……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娃娃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他顿了顿,看着刘副县长那张在镜头前显得格外凝重的脸,几乎是恳求地说:“刘县长,孩子们……不能一直这样啊!他们需要正经的教室,需要像样的桌椅,需要……能安心教书的老师啊!”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破庙里凝滞的空气中。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难得的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怯生生地望着门口这群光鲜亮丽的大人。

刘副县长脸上的沉痛之色更浓了,他重重地点着头,对着话筒(其实是摄像机)说道:“老陈老师的情况,困难,非常困难!我们县里绝不会坐视不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些问题,我们回去一定认真研究,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引来随行干部们一片附和。

主持人适时地插话进来,声音甜美而富有引导性:“刘县长说得对!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天真烂漫,一定也有很多闪光点吧?陈老师,能不能让孩子们表演几个小节目,给领导们看看,也让大家感受一下乡村孩子们质朴的童真和活力?”

这话一出,陈老师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了一半。表演节目?在这破庙里?让这群放羊娃、挖野菜娃表演什么?他脑子里一片空白,额角瞬间渗出了冷汗。刘副县长却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对对对!让孩子们展示一下!镜头,镜头准备好!”

不容陈老师拒绝,主持人已经笑盈盈地走进了教室,用哄孩子般的语气说:“小朋友们,不要怕!大家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吗?来,给叔叔阿姨们表演一个好不好?唱个歌也行!”

教室里一片死寂。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惊恐。唱歌?跳舞?那是电视里才有的东西。他们平时只会吼着不成调的童谣满山跑,或者在泥地里打滚。

“快,唱个歌!《小燕子》会不会?”陈老师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对着前排几个平时还算机灵的孩子使眼色。

被点名的几个孩子脸憋得通红,互相推搡着。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孩,在陈老师几乎要喷火的目光催促下,终于张开了嘴,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一嗓子:“小燕子!穿花衣!”声音又尖又直,毫无旋律可言,像只被掐住脖子的公鸡。

这一嗓子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他孩子被这怪调刺激,有的跟着瞎吼起来,有的忍不住咯咯直笑,有的则吓得往桌子底下钻。后排几个大孩子觉得丢脸,把头埋得更低了。瞬间,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歌声(如果那能叫歌)跑调跑到九霄云外,笑声、尖叫声、桌椅板凳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这混乱、滑稽又让人心头发酸的场面。

陈老师面如死灰,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徒劳地挥舞着手臂,试图维持秩序,声音却被淹没在孩子们的“交响乐”里。刘副县长的眉头也皱紧了,这跟他预想的“质朴童真”反差也太大了,简直是灾难现场!

主持人脸上的职业笑容也有些僵硬,但她经验丰富,目光迅速在混乱的教室里扫视,寻找着能“救场”的亮点。突然,她的视线定格在靠窗的一个角落。

那是杨青青。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尖叫乱跑,也没有害羞地躲藏。她就安静地坐在那张摇晃的小板凳上,微微仰着头,清澈的目光穿过混乱的人群,平静地看着眼前这场闹剧。窗外的光线勾勒着她小巧精致的侧脸轮廓,那双眼睛,在混乱的背景中显得格外沉静、透亮,如同误入尘嚣的林中清泉。她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干净的青草气息,似乎也在这片喧嚣中开辟出一方奇异的宁静之地。

主持人眼睛猛地一亮!这张脸!这双眼睛!这气质!简直是绝佳的镜头焦点!她立刻挤开混乱的孩子,快步走到青青面前,蹲下身,脸上堆起最温柔亲切的笑容,声音也放得极柔:“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呀?”

青青看着她,没有害怕,也没有局促,只是轻轻眨了眨眼,小声说:“杨青青。”

“青青,名字真好听!”主持人笑着夸赞,随即话锋一转,“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表演,青青想不想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呀?跳个舞好不好?很简单的,姐姐教你,你跟着学一下就行,拍出来一定很好看!”

陈老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跳舞?青青这孩子,走路姿势都还带着点前倾,像只随时准备跪下的小羊羔,她哪里会跳舞?

不等任何人反应,主持人已经站起身,稍稍退开一步,就在教室门口那片稍微宽敞点的空地上,摆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做作的舞蹈动作——双手在头顶比了个心形,同时踮起脚尖,身体微微侧倾,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来,青青,看姐姐!就这样,比个心,踮脚,侧身,笑一下!很简单吧?你试试!”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黑洞洞的摄像机镜头,都聚焦在了杨青青身上。陈老师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刘副县长也暂时忘记了混乱,好奇地看着这个格外安静的女孩。青青坐在小板凳上,看着主持人的动作。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没有困惑,没有胆怯,只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专注。仿佛那不是陌生的舞蹈,而是风吹过草叶时自然形成的某种韵律。

她慢慢地站了起来。小小的身体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没有一丝颤抖。她学着主持人的样子,轻轻抬起那双沾着些微泥土的小手,在头顶上方,指尖相对,比出了一个并不十分圆润、却无比自然的心形。她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初生小兽般的稚拙,却异常精准地复刻了主持人的姿态。

接着,她小心翼翼地踮起了穿着旧布鞋的脚尖。这个动作对她似乎有些陌生,小小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那双清澈的眼睛依旧专注地看着前方,仿佛在感受着身体重心的微妙变化。她努力稳住,然后,学着主持人的样子,身体向一侧,极其自然地微微倾斜。

就在她身体倾斜的瞬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她身上那股特有的、安静温顺的气息,仿佛被这简单的动作唤醒、注入了灵魂!那微微前倾的、如同小羊跪卧预备姿态的身体本能,竟与这舞蹈的侧倾完美融合!她的脖颈自然地扬起一个柔和的弧度,眼神依旧清澈,却不再是茫然地放空,而是带着一种……一种对某种看不见的、流淌的韵律的感知。

没有笑容。青青的脸上没有任何刻意的表情。但那份专注、那份肢体展现出的自然流畅与奇异和谐,以及那双映照着破庙光影、仿佛能洗涤一切尘埃的眼睛,构成了一种远超主持人示范的、动人心魄的纯净之美。仿佛她不是在模仿一个动作,而是在回应风拂过草原时草浪的起伏,是在月光下舒展自己新生的枝桠。